•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19:10:30 股吧网页版
机遇湾区|大湾区金融脉搏稳健:引领创新赋能实体经济 互联互通持续深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伟泽

  6月11日-6月18日,以“机遇湾区”为主题的走访活动在粤、港、澳三地进行,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全程参与,切身感受大湾区在这五年间所取得的建设成果。

  白驹过隙,转眼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发布五年。大湾区中,香港是重要的核心发展引擎之一,而支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大湾区的发展重点之一。面对新时代的变化和挑战,如何擦亮金融这块金字招牌是香港特区政府的工作重点。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仍然稳固。”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机遇湾区”的采访活动上表示。

  从电子交易兴盛前,穿着红背心的出市代表电话不断;到现在,数字化的交易系统上成交数字实时滚动,香港的金融市场历经岁月洗礼,唯一不变的是香港股市的活力。

  尽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香港股票市场仍然保持韧劲。恒生指数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始触底回升,从今年1月触至14961.18点的低点后不断回升,至6月15日收于17915.55点,较最低点上涨约20%。而股市交投量也随之上涨,5月港股日均交易额1398亿港元,同比增长38%。

  制度持续创新保持市场活力

  一直以来,创新是香港金融市场保持活力的秘诀。近年来,港交所先后推出“18A”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改革,以及“8A”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上市改革等多项上市规则改革。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邓希炜在“机遇湾区”的活动上表示,香港需加强并保持金融稳定,“香港经济多元化不等于不需要搞金融,而是要通过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支持新兴行业发展,开展新经济活动”。

  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适应交易所的发展需要,2023年3月,港交所正式推出18C“特专科技”上市机制改革,放宽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门槛,允许未盈利的科创企业来港融资。

  6月13日,晶泰科技作为首家根据18C规则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晶泰科技股价最高达到6.58港元,较定价5.29港元,大幅上涨24.6%。晶泰科技当日最终收盘价为5.8港元,涨幅近10%。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陈志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特专科技企业来说,18C规则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融资选择。据报道,晶泰科技之前曾向美国提交上市申请,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因此选择改道来香港上市。这充分凸显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能够让内地的科技企业通过香港的平台触达海外投资者。”

  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理事吕志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8C规则会为港股带来多元化的上市企业,从而吸引不同行业的高科技企业来港上市。企业可以通过香港吸引国际投资者,由此提升公司或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帮助其开拓海外市场。

  除了晶泰科技,黑芝麻智能国际日前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成为第二家以18C申请上市且成功通过聆讯的特专科技公司。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内地业务主管周健男在“机遇湾区”的活动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期望有更多满足18C要求、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战略安排和发展方向的科技企业,来到香港市场上市融资,以更好地发挥香港交易所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平台作用。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除了上市规则的改革,港交所也在积极使其交易安排与国际接轨。

  6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港交所将于9月23日起实施证券市场在恶劣天气下不停市,维持运作。投资者在新安排下,可以在8号风球及以上台风讯号,甚至黑色暴雨警告期间,照常买卖香港股票及衍生产品,并通过沪深股通买卖A股等。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香港作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本地、内地以及国际投资者可以在香港的交易平台上投资和管理风险。恶劣天气之下维持证券以及衍生产品市场运作可以让投资者不再受香港天气情况影响而失去交易或者投资机会。

  吕志宏对此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在国际主要的金融市场都能做到恶劣天气继续运行,香港推进这项改革是与国际市场接轨,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免于担忧天气情况对金融市场的干扰。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

  在“机遇湾区”的采访活动上,李家超表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仍然稳固,但他强调衡量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能单看股票买卖,而要综合考虑一个城市能否帮助国际融资、银行业活跃度、保险业发展水平、货币流动等诸多因素。

  从资产管理的维度来衡量,香港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相当成熟。截至2022年年底,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超过30.5万亿港元,其中64%的资金来自非香港投资者。家族办公室,作为服务财富管理金字塔顶端人群的行业,近年来香港也推出了多项相关措施。

  许正宇表示,香港需要用好香港金融和专业服务生态圈以吸引家族办公室来香港发展。他指出,要实现“有为政府”与“高效市场”的高度结合,在此前提下必须战略性地聚焦某些领域,让全世界投资者了解香港有哪些重点发展的领域具备投资机遇。

  去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提出了8项政策措施,推出包括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税务宽减等8项举措,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家族办公室枢纽。根据德勤推测,截至2023年底,香港约有2700家单一家族办公室,其中实际可投资金额为5000万美元以上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占比超50%。

  除了家族办公室以外,目前香港还拥有中国内地以外最庞大的人民币资金池。截至4月末,香港人民币存款达108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根据SWIFT的统计数字,全球70%以上的人民币支付通过香港进行结算。同时,作为重要的人民币融资中心,香港也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

  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在“机遇湾区”的活动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作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可以打造更多离岸人民币产品以满足离岸人民币投资需求,构建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圈。香港的优势在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所无法比拟的。

  互联互通持续深化

  “未来,港交所将继续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独特优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境内投资者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同时为全球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周健男说道,港交所还将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优化拓展互联互通机制。

  从2014年“沪港通”启动,到2023年“北向互换通”推出,中国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互联互通机制的建立,不仅促进了跨境资本的流动,也提升了市场效率。

  截至2023年10月31日,北向沪港通和深港通(沪股通和深股通)九年累计总成交金额达111.8万亿元,累计1.8万亿元净流入内地股票市场。南向港股通(包括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九年累计总成交金额达37.3万亿港元,累计2.9万亿港元内地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

  “债券通”的开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直接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便捷渠道,进一步拓宽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2024年1-4月,债券通“北向通”交易额2.7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截至2023年底,已有822家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北向通”模式入市,全年交易量达到9.97万亿元。

  “互换通”自2023年5月启动以来,将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拓展至金融衍生品领域,为境内外投资者开展人民币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也带动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稳步发展。该渠道下已有5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累计共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成交名义本金总额近1.77万亿元,日均交易量从上线首月约30亿元,增长至2024年4月的超120亿元。

  今年以来,围绕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新政频发。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其中明确,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具体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我们正推动调整ETF新的纳入门槛,可能很快大家就会看到。同时,REITs等方面我们也在努力推进,希望这些促进两地互联互通的措施能够尽快在香港市场落地。”周健男表示。

  为落实中国证监会发布的5项措施,6月1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修订后的《沪/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实施办法》,此次修订主要是降低沪深港通ETF的纳入门槛要求以及下调沪深港通ETF的指数权重占比要求。

  围绕ETF纳入规模,沪深股通方面,ETF纳入门槛由不低于15亿元调整为不低于5亿元;ETF调出门槛由低于10亿元调整为低于4亿元。围绕ETF的指数权重占比要求,沪深股通方面,ETF调入比例调整为“跟踪的标的指数成分证券中,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股票权重占比不低于60%,且沪股通股票和深股通股票权重占比不低于60%”。

  吕志宏指出,新规定下ETF产品对于上交所以及深交所的上市股票权重降低,这将会为沪深港通ETF带来更多空间。相关ETF产品的深度以及广泛性将会有明显提升,这为国际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在5项措施中提到的基金互认方面,中国证监会6月14日也发布了关于《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本次主要修订内容涉及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以及放松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的转授权限制两个方面。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表示,放宽管理职能转授的规定,意味着基金公司更能全面发挥全球专业投资团队的专长,提供更多不同种类的基金产品。对于国际基金公司而言,在此互认安排下,其可以通过香港满足内地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香港作为内地与世界其他地区“超级联系人”的地位会越发巩固。

  面对香港在新时代中所扮演的角色,许正宇强调,在当下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更需要“联通者”、“增值者”,香港可以扮演“不可取代”的角色,“香港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服务全球,而且高度国际化、法治化,所以想获得资本的人或说想投资的人都会在香港汇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