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19 20:42:09 股吧网页版
更好扛起粮食生产的重任——“天府粮仓”新实践扫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欣

  微风拂青苗,良田育稻秧。仲夏的川蜀大地,田间地头一派火热劳作景象。

  四川有着“天府之国”盛名,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素有“粮猪安天下”的美誉。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四川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多产粮、产好粮,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良田筑“耕”基 “粮仓”再升级

  夏日的水稻田,满眼翠绿,一望无际,远处高架铁路桥上,一列列高铁列车疾驰而过。

  这是成都平原南端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属于“天府粮仓”的核心区。

quality,Q_80

  2024年6月7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一列高铁列车从高标准农田上方的高架桥上疾驰而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进摄

  种粮大户王元威感慨道,以前永丰村的农田不少是“巴掌田”“鸡爪田”,如今,细碎零散的耕地变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高标准农田,连片农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

  有良田才能种好粮。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标准。2023年,四川全面摸清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中高标准农田底数,实施“天府良田”建设攻坚提质行动,围绕“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标,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25万亩。

  “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高标准农田建设离不开农田水利设施。农业大市四川绵阳,自2023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提水、输水、蓄水、管水”四大工程,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超100万亩。绵阳市水利局局长马建光说:“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将惠及群众超100万人。”

quality,Q_80

  2024年6月13日拍摄的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双埝村的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包成摄)

  随着家门口农田水渠的完工,四川绵阳梓潼县石牛镇种粮大户白其军已在新流转的200余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水稻。“这儿的农田有灌溉保障,可用很多年。”白其军说。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四川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常态化保护耕地,在省级层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若干措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成为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一系列“组合拳”正在全力夯实“天府粮仓”根基。

  眉山、绵阳、达州等市分级分类建立耕地利用和撂荒地整治“两本台账”,明确任务、责任、时限“三张清单”。经过集中整治,四川全省大面积撂荒地基本消除。

quality,Q_80

  2024年6月13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双埝村的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内,几名农民在水稻田里除草。新华社记者高健钧摄

  绵阳市的粮食产量连年位居四川各市州前列,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绵阳在逐村逐户摸清撂荒地底数基础上,分析撂荒原因,明确复耕承担主体、复耕方式、复耕品种,形成整治方案。

  2023年,绵阳完成全部撂荒地整治340余亩;2024年,成都市将腾退低效果木地,恢复粮食等重要农作物种植5万亩以上……

  建良田、稳耕地,四川正以扎实举措夯实根基,推动“天府粮仓”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聚焦种子创新守护粮食安全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6月中旬,成都平原已“关秧门”,田间插秧结束。大邑县种植大户万富旭每天都会查看秧苗生长情况。去年,他种植的水稻亩产超过800公斤,使用的稻种是“川康优2115”。

  “今年种了2200亩,产量高,还很省心。”看着绿油油的秧苗,万富旭露出满意的笑容。

quality,Q_80

  2024年5月13日在四川省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拍摄的成熟小麦田块(左上)和水稻育秧场(右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进摄

  “川康优2115”是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掘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实验室党委书记任万军说,实验室围绕粮食生产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发掘培育的“川康优2115”入选全国农技中心公布的2024年度超级稻确认品种名单。

  据介绍,近3年来,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50多个新品种、10多项新技术年推广面积已超过4000万亩。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供种保障能力建设,培育壮大种业领军企业……四川正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quality,Q_80

  2023年9月9日拍摄的准备入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保存的种质资源。新华社记者杨进摄

  走进成都邛崃市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农用植保无人机、墒情监测仪等设备对水稻新品种进行全方位“看护”。天府现代种业园已建成国家级制种基地2.8万亩,制种大户、技术专家、种子研发公司、品种测试中心……这里已逐渐形成四川种业发展的“产业圈”。

  种业园里,还有占地面积约10亩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可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2.4万份,保存期可长达50年。

quality,Q_80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试验田(2023年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杨进摄

  种业振兴,不断“开花结果”。眉山市东坡区目前已有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8万亩,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560万公斤以上。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何涛说,永丰村建成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每年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今年,基地正在对70个水稻新品种、5项新技术进行中试。

  没有种质资源,育种就是无米之炊。作为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之一的四川,为全国贡献了五分之一的杂交水稻种子、三分之一的杂交冬油菜种子,如今,以种业为重要抓手,提出到2025年,全省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

  培育“新农人” 蹚出“兴农路”

  粮食生产,关键在人。当前,川蜀大地涌现出一批批开得了新农机、懂得用互联网的“新农人”,给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蹚出一条条“兴农路”。

  “90后”种粮大户王涛是土生土长的永丰村人,2019年底,他辞去深圳一家外贸企业的工作,回到家乡流转150亩土地种植水稻。

  “我从小就在田里干活,过去农民主要靠经验种地,现在是靠科技种地。”王涛说,向其他种粮大户“取经”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培训,学到不少新技术。

quality,Q_80

  2024年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兴镇,农机手王李锐在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冬小麦田间病虫害防治。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四川多地积极建机制培育“新农人”,出台各类支持政策,让他们留得住,干得起劲,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中江县是四川粮食生产大县,“90后”常滔是该县永太镇长河村的一名返乡“新农人”,也是中江县永太镇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现在农业政策这么好,大户有补贴,农技有培训,农水、农田等基础设施都建得好,只要有好想法,掌握新技术,就有很大机遇。”常滔说,合作社服务面积已从2022年的1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万亩,覆盖区域从本县扩展至周边县区。

quality,Q_80

  2024年4月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天府粮仓数智水稻示范基地,新农人罗凯在循环式育秧机上查看水稻秧苗长势。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扶持“新农人”、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队伍,四川作出实施粮食扩面增产工程、量质并重建好“天府良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系列部署。今年,四川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3.8万余个。

quality,Q_80

  2024年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兴镇,新农人王伶俐(左)和拖拉机手交流。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四川粮食生产的方式正在悄然变化,新型经营主体以更高的效率推动“天府粮仓”朝更高水平迈进。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2023年四川粮食总产量达718.8亿斤,创下26年来新高,“天府粮仓”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坚实保障。

  肩负历史使命,扛起时代责任。川蜀大地上,正呈现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图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