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0 19:45:49 股吧网页版
曾经“灰色”产业 如今绿色“智造”——江西宜春红狮水泥有限公司以数字化驱动“智造”升级
来源:新华财经

  飞舞的粉尘、灰蒙蒙的天空……一提起水泥厂,很多人的印象还是尘土飞扬、“灰头土脸”。但眼前这座厂区,绿树环绕、红顶白墙、干净整洁,既有浓浓工业气息,又满眼绿意盎然。

  给矿山穿绿装,江西宜春红狮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春红狮水泥)通过智能化管理,精准控制原材料用量和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及污染排放,着力打造成为“公园式”绿色生态企业。

 

  行走在生产厂区内,所到之处,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只见一辆辆水泥散灰罐车正在自动装车,同时,自动采集数字化实验室、非接触在线分析仪实时获取数据。而在采矿区,多辆喷雾降尘车同时作业,远远望去,仅有的粉尘只停留在采矿车周边,很快被喷雾打落。

  “从2019年7月取得采矿许可证后,公司就不断加大对绿色矿山建设的投入,高标准、高要求、全方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宜春红狮水泥电气科副科长黄洋介绍。2021年,宜春红狮水泥被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评为省级绿色矿山。

  降本增效,加“数”蓄能,江西红狮水泥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早在2019年建厂之初,宜春红狮水泥就按照智能化标准进行建设,让传统水泥制造搭上“数智化快车”,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为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目前,宜春红狮水泥拥有一条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智能制造水泥生产线,日产水泥熟料4500吨,年产高标号水泥200万吨。

  如今,这家水泥厂的数字化又有了新进展。

  在宜春红狮水泥的智能生产集中管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拖动鼠标,对多个模块进行实时监控。“从能效管理入手,公司上线APC专家优化控制,通过应用先进传感器、智能算法、大数据建模等技术,融合水泥行业生产装备专家经验,实现设备无人巡检、维修保养、故障预测、远程诊断等,以优化成本、节能降耗。”黄洋介绍,精细化管理还能及时给出生产反馈,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用能。

  宜春红狮水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智能设备+远程协同”的智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生产现场无人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生产管理数据化。

  不仅如此,借助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宜春红狮水泥构建三维可视化的水泥生产车间数字孪生系统,应用5G技术实时采集现场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场景,模拟设备在生产中的运行,监控驾驶员操作行为,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水泥行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而智能改造将“傻大黑粗”变成智慧化工厂。通过智能化管理,宜春红狮水泥生产线设备有效运转率达到100%,自控系统投运率达到95%,预计能耗能在现有基础上下降3%,产生效益约500万元/年。

  “在监控室里可以实时控制水泥生产工艺,及时调整质量参数、优化配比,生产实现一键下达指令、全程智能控制,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稳定性。”黄洋介绍,公司通过应用先进传感器、智能算法、大数据建模等技术,精准采集实时生产数据,对生产工艺进行全流程精准控制。

  目前,宜春红狮水泥已建成水泥行业风机、皮带机、磨机、旋风机等64类设备模型,系统预警准确率达95%,帮助企业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设备预测性维护。

  宜春红狮水泥的数字化历程,是宜春市持续夯实企业数字化基础,加快推动企业数智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23年,宜春市出台《宜春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赋能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覆盖,同时,宜春市本级每年安排8000万元工业企业技改专项资金和6000万元科技基金,重点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大规模设备更新。

  政策加持之下,宜春市着力打造“小灯塔”企业、“数智工厂”标杆,提前建立相关企业清单库,其中“小灯塔”企业入库企业120家、“数智工厂”入库企业216家;在此基础上,加快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建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遴选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化服务和产品,确定第一批数字化服务商19家、“小快轻准”数字化服务和产品75项。

  据介绍,下一步,宜春市将全力揭榜省锂电新能源、建材、医药、纺织“产业大脑”,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国家级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刘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