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0 20:53:10 股吧网页版
年内1583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 回购总额已超2023年全年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张敏 见习记者 梁傲男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记者发稿,年内已有1583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共回购92.37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955.29亿元,已经超过2023年A股市场全年回购总额的914.15亿元。

  “今年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既是政策引导的结果,也是上市公司整体信心增强的体现。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票,通常是稳定股价、提升投资者信心、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或用于股权激励等目的。”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5家公司已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从回购实施进展来看,截至6月20日,药明康德、三安光电、宁德时代、九安医疗、顺丰控股年内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分别为20亿元、19.90亿元、11.37亿元、11.02亿元、10.70亿元。此外,还有韦尔股份、格力电器、上汽集团、中国建筑、晨光生物等212家公司已回购金额均超过1亿元。

  在回购股份的目的及用途上,多家上市公司提及,基于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和未来发展的信心,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立足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增长,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及骨干人员的积极性等方面。

  在田利辉看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向投资者传达了公司对经济和行业的信心,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振市场信心。

  6月20日,洽洽食品披露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当日晚间,南侨食品、和邦生物、爱建集团、上峰水泥、光峰科技先后发布关于回购的公告。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2023年底以来,A股回购政策不断优化,2024年不到半年,回购实施规模就已超过去年水平。随着回购制度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近年来主动型回购预案后股价相对中证全指的超额收益愈发显著,相关策略的有效性正在逐步提升。在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监管层持续强调股东回报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适时提升对于回购的关注度。

  “注销式回购”渐成趋势

  在A股市场今年的回购热潮中,实施“注销式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伊利股份、顺丰控股、东方财富、科沃斯以及药明康德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推出了“注销式回购”计划。

  记者注意到,在新增的回购预案中,采用“注销式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同时,部分已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也主动将回购目的调整为注销。比如,6月20日,美克家居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前期已回购的4254万股股份的用途进行变更,由“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变更为“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此前,东方财富也公告称,回购方案实施完成,董事会拟调整已回购股份用途,由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调整为全部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新“国九条”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证监会在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方式、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回购注销金额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增强稳市效果”。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国九条”及陆续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分红成本压低,特别是股份回购的注销金额能够纳入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较好地调动了上市公司实施注销式回购的积极性。

  有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进行注销,二级市场流通的股本会相应减少,能让公司在净资产、分红比率等不变的情况下,改善每股净资产、每股分红、市盈率等财务指标,让股价更具“含金量”。

  “整体来看,注销式回购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能有效彰显公司业绩实力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给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有利于公司市值的稳步提升;对于投资者来说,注销式回购能有效增加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分享企业发展红利。”陈雳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