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0 21:05:00 股吧网页版
IPO受理 回来了!
来源:上海证券报

  6月19日,证监会刚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便有企业“叩响”科创板IPO大门。

  6月2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金新能”)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泰金新能是新“国九条”发布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科创板拟IPO企业。

  同日,深交所也迎来2024年首个拟IPO“新生”。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铀业”)拟募资41.1亿元,冲刺深主板上市。

  由此,泰金新能、中国铀业不仅成为新“国九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批IPO受理企业,也是2024年以来沪深两市首批IPO新受理。

  科创板IPO“迎新” 泰金新能拟募资15亿元

  招股书显示,泰金新能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5G高频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氢能等领域。公司掌握了高端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了行业“卡脖子”问题,可满足高强极薄铜箔的生产需求。

  此次IPO,公司拟募资15亿元,用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上交所

  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泰金新能纳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还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企业认证。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9亿元、10.05亿元、16.6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498.28万元、9829.36万元、1.55亿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79.28%。

来源:上交所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2021年至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17.34万元、3755.39万元、4854.30万元,三年累计研发费用为1.07亿元。同时,截至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合计101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7.57%;公司拥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2项。

  股权结构方面,泰金新能控股股东为西北院,直接持有公司22.83%的股份、通过西部材料控制公司20.00%股份,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42.83%。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财政厅,持有公司控股股东西北院100.00%股权。与此同时,西北院、西部材料亦是泰金新能国有股份持有人。

来源:上交所

  中核集团送“子”IPO

  中国铀业拟募资41.1亿元

  深交所2024年迎来的第一个IPO“新生”是中国铀业,为中核集团旗下公司。此次IPO,公司计划募资41.1亿元,用于4项天然铀产能项目、3项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中国铀业是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的矿业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公司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海外铀资源开发业务,重点布局非洲、亚洲等主要产铀区。其中,公司位于纳米比亚的罗辛铀矿2022年产量位列全球铀矿山第六位。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3年,中国铀业营业收入分别为89.06亿元、105.35亿元、148.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亿元、13.35亿元、13.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6.79亿元、16.10亿元、8.86亿元。

  从股权架构来看,中核铀业直接持有中国铀业65.77%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中核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中核铀业、旭核基金、中国核电、中国原子能、核化冶院、中核大地合计间接控制公司79.48%股份。

  合作客户方面,2021年至2023年,中核集团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5.36%、48.02%、53.54%。此外,报告期内,中国铀业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4.93亿元、82.37亿元、119.7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14%、78.18%、80.93%。

  强化“硬科技”定位

  科创板审核呈现五大特征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科创板八条”提出,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在“科创板八条”引导下,科创板审核将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有接近监管的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称,科创板IPO审核作为全面注册制的试点,严格遵循板块设立的初心,从制度建设到实践检验、完善优化,始终坚持资本市场与中国科技发展历史阶段相适应,与推进全球竞争力相对接。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是科创板与生俱来的成长基因。

  具体而言,科创板审核将呈现五大特征:一是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将有限资源向新质生产力精准投放。“硬字当头”,持续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从制度层面提高科创属性审核标准的客观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截至2024年5月底,科创板共上市572家公司,总市值5.17万亿元,IPO融资总额约1万亿元,占同期A股市场IPO融资总额的40%以上。

  二是设置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特征,科创板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精简优化发行条件,取消了强制盈利等不适应的条件,设立了以“预计市值+”为基准的多元化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并设置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但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的企业上市,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需求。

  三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结构与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发展领域高度契合,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占比超过80%。集成电路领域上市企业113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六成,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大主要生产环节,并不断向设备、材料等上游薄弱环节延伸。生物医药领域上市企业111家,重点介入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治疗领域,成为全球主要上市地之一。

  四是适应科创企业特点,支持硬科技与企业成长性和盈利性要求有效结合。充分考虑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国情,对属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重点支持的领域、处于跟跑和追赶阶段的科创企业,纳入科创板支持的范围,加强对经营模式、经营业绩、未来发展等综合研判。同时,适应新质生产力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依法依规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将可持续发展的“硬科技”企业推向资本市场。

  五是优化科创企业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助力科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核心竞争力。再融资方面,科创板进一步畅通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精简优化发行条件、缩短审核及注册时限、建立简易程序融资制度,提高了融资的便利性,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并购重组方面,在并购重组条件及标准、股票发行价格、审核程序与时限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安排,优化“小额快速”审核机制,落实好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政策。2022年至2024年5月15日,科创板通过再融资工具持续支持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共有165家次科创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约2279亿元。支持科创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加快技术突破、优化资源配置、赋能科技创新,共有11家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可转债)购买资产或现金类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其中5家已完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