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01:40:30 股吧网页版
汕头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
来源:南方新闻网

  最近,汕头市澄海区澄华街道华冠社区的快递员小张有了一个“新身份”——华冠社区流动网格员。“在平时送外卖的途中,如果遇到电动车违规停放、路灯损坏等现象,我们就会及时拍照上传到小程序,交由社区处理。”小张说,他们借助平时工作中对辖区内的点位、地理环境比较熟悉等优势,通过完成各项基层治理小任务,换取积分分值,用以兑现奖励。

  这是华冠社区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探索实施的“新就业群体+积分制”社区治理新模式,也是汕头以党建引领不断提高基层治理体系效能水平的生动缩影。

  从持续推动4.25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到探索开展周末“不打烊”服务,从实施线条业务“大培训”到实施岗位职责“大练兵”,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到培育壮大乡土人才,今年以来,汕头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之年。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应变克难,实现稳中求进的艰巨任务。

  汕头突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走深走实。通过总结运用主题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并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下功夫。

  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组织生活开展难,如何为他们“筑巢安家”,是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近日,濠江区依托达埠公辽山党群服务站开展“学党纪知敬畏”流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全区流动党员和青年党员代表围坐一起,聆听党纪专题党课,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首先是在理论上,对党纪有了一个更明确的了解,能够从底线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其次,我的工作经常面向群众,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能够促使我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好地守底线,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造福人民。”濠江区青年党员黄权锋说。

  为了抓好党员全覆盖学习教育,汕头巩固拓展省“三个一百”活动成果,突出党员中的“关键少数”,开展“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活动,有计划分层次抓好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兜底培训,带动党员教育师资、课程、阵地建设,推动基本培训要求在市、区两级党校基本上同质等效落实。

  “为我们实施‘百千万工程’打开了思路”“推动‘百千万工程’要因地制宜”……近日,为期5天的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培训班采取“市委党校主课堂+区(县)委党校分课堂”的视频连线方式,对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集中同步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打开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此次培训是汕头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在全市开展“千名书记、万名党员”进党校大轮训的第一期,推动干部走进党校集中“充电”,走出去拓宽视野,汲取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升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进“百千万工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达到以学促干的良好效果。

  除安排在党校集中学习外,还组织51名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党组织书记到清远市、惠州市等地开展现场沉浸式教学,帮助学员贴近先进地区,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完善知识。

  在清远市佛冈县,学员们走进典型镇水头镇,近距离感受乡村高质量发展成果,探寻“数字水头”的奥秘;深入水头镇魔芋产学研创新中心,聆听当地如何利用已停止办学的闲置小学打造全国第一个魔芋推广服务平台,推动镇建设成为全国最大商品魔芋种植基地的生动实践经验……

  鲜活的案例让学员们对于如何更好推进“百千万工程”也有更深的思考。学员们纷纷表示,将学以致用,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努力破解各自在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绿化等方面遇到的难题,推动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添能蓄势。

  激活经济深化村企联建“先锋工场”试点

  盛夏午后,从汕头市区驱车约40分钟,便到达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小楼整齐排列,一条小河蜿蜒流淌、绕村而过。潮风水韵赋予东华村宜人的生态环境,富民强村则是村党总支部奋力打造的“金色名片”。

  东华村是汕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缩影。近年来,汕头在全市范围内,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县)创建50条举措,安排3.4亿元财政资金加强工作保障,开展村(社区)“堡垒指数”星级评定,着力打造100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17条示范带。

  为推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汕头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去年,汕头开展“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实践活动,针对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医院、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8个领域特点,组织全市1.2万个党支部开展“八大实践活动”,推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在前、干在先、见实效。

  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发展之本,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

  去年,汕头针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的209个村(涉农社区)实施“消薄攻坚”行动,在全市选取20个有基础的村(社区)试点推行村企联建“先锋工场”。

  通过推动企业党组织和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搭建村企合作平台,以项目到村、就业到户、培训到人为载体,引导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或结合农村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艺等创办工场,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我们村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打造先锋工场,茶农、茶企点单,组织、党员接单,扩大产品知名度,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潮南区红场镇审者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罗烈周开心地说。

  潮南区红场镇是汕头最大的茶叶产地,现有茶农2500多户。面对茶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山区群众致富愿望日益强烈等难题,潮南区开展村居与企业联合建设“先锋工场”的崭新探索和有益尝试,抓实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搭建村企合作平台,蹚出一条“以茶富民、以茶兴商、以茶强镇”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目前,包括澄海区溪南镇梅浦村莲子产销、濠江区滨海街道里前社区特色农产品加工、潮阳区西胪镇尖山村姜薯产销、潮南区成田镇东盐“裸品工坊”等在内的多个“先锋工场”试点项目,解锁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密码,成功探索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拓宽村民增收门路。

  党群连心拧绳聚劲共绘绿美汕头新图景

  “目光所及皆是绿水青山,随手一拍就是蓝天白云,怎么拍都好看。”趁着周末来汕头旅游,广州游客张女士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南澳,沉浸式体验海岛的自然风光。漫步在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山间树木郁郁葱葱,黄女士特别喜欢这处“天然氧吧”。

  离开南澳岛来到汕头市区,不论是在美丽的城市绿道,还是在葱郁的公园广场,总能见到市民锻炼的身影。行走在汕头,公园、广场等城市中的“绿洲”棋布星罗,乡村充满绿意,生机与希望扑面而来。这是今年汕头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开展乡村植绿集中攻坚行动所取得的成果,这背后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

  今年以来,在汕头市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带领下,一场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火热开展,一份份乡村绿化示意图新鲜出炉,一支支乡村绿化技术服务团队下沉基层,在汕头大地掀起一波波乡村绿化小高潮。

  数据显示,汕头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组织义务植树活动超4600场次。

  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方面,汕头将植绿护绿纳入村规民约、村民积分项目,引导村民自发建设美丽庭院、参与日常绿化管养。依托“双百双联”和“党群连心”机制,广泛动员“两企三新”,结合系统、行业的资源特点植绿增绿。用好侨胞乡贤资源,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举办专场植绿活动等方式,募集1亿多元,营建主题林238片。

  乡村植绿要突出规划先行,合理利用房前屋后边角地等,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对此,汕头市、县两级组织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协助镇村做好规划,推动全市870个村逐一制订乡村绿化工作计划,形成“乡村绿化示意图”,做到苗木种植点位清楚、种类清楚、数量清楚、规格清楚、时间清楚,以及计划投入资金清楚等“六个清楚”。

  此外,汕头建立绿化管护机制。依托村级党建网格,发挥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作用,加强日常巡护;组建63支“市级+县级+乡土人才”技术服务团队,下沉镇村开展管养技术指导和现场教学等2700多场次;落实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到植树点位回访,形成“村居主导兜底、技术力量指导、职能部门协助”的管护体系。

  以濠江区为例,该区整合市、区两级12名乡村绿化专业技术人才以及23名来自街道社区的“种植能手”“土专家”,依据人才专业、经验、年龄合理搭配,组建7个乡村绿化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团,全覆盖联系对接7个街道61个社区,建立“即呼即应、有需必应”工作机制,推动专业力量下沉指导。

  “前期我们统筹市、区乡村绿化专业技术服务队,根据各社区资源禀赋、可绿化用地情况、群众意愿等,围绕在哪里种、种什么树、种多少树和苗木怎么准备等问题加强规划指导。”濠江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该区编制全区乡村绿化一张图,组织开展乡村绿化专题技术培训会,为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奠定了基础。结合各社区种植安排,及时下沉力量,现场指导做好挖坑、回填、栽植、覆土等,并常态化走访,了解树木长势,指导做好浇灌、施肥、修剪、防护等。

  ■记者观察

  组团出去 “取经”归来

  汕头干部走出去学习充电赋能“头号工程”

  今年的汕头有点不一样。无论从全市层面,还是从各区县、镇街层面来看,虽时间各有不同,但都做了同一件事——走出去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进“百千万工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第二年,是巩固“一年开局起步”成果、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对于汕头而言,“百千万工程”是一场大考。如何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下好人才“先手棋”尤其关键。

  这是自上而下的动员,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呼应。让干部从理论到实践中增长见闻,汲取好经验,避免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才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头雁”推进“百千万工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从“百千万工程”建设一线到“千万工程”起源地,很多培训把地点定在了浙江。

  浙江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省,自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积累了大量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宝贵经验。深学深悟“千万工程”经验,对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汕头各地的培训均紧扣“百千万工程”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采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培训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聚焦新时代农村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针对基层干部存在的理论短板,坚持“让打过仗的人来传授战法”,确保参训学员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动力。

  实地观摩,更能让理论“活”起来。在理论培训之余,所有培训班都安排参训学员通过实地走访,近距离感受先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成果,探寻实践发展奥秘。

  1068公里,40学时,59名干部,6个现场教学点,3种教学模式……5天时间里,金平区的培训班走过余杭永安稻香小镇,走进杭州湖滨商圈、安吉县余村等,学习农村职业经理人引育和乡村运营模式,感悟“两山”理论下的美丽经济发展之路。

  为了让学员学到“真东西”,不少培训班安排面对面交流经验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增强学习培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在专家作专题辅导的基础上,精挑细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面对面讲经验、手把手教方法,分享基层组织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招妙招。

  ■一线实践

  汕头城市治理涌现“新”力量

  骑手变身“前哨兵”

  汕头市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国家经济特区,人口密度高。随着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引领好、服务好、关爱好这类群体?

  近年来,汕头市专门制定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0条措施,组织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结对联建活动,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党组织和属地镇(街道)党(工)委与全市35家新业态企业党组织结对联建,着力在夯实组织堡垒、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发挥作用上下功夫,以点带面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前不久,澄海区华冠社区一批新就业群体成员被聘任为社区“兼职网格员”,他们借助平时工作中对辖区内的点位、地理环境比较熟悉等优势,利用工作时间同步参与社区日常巡逻工作,完成各项基层治理小任务,通过“随手拍”的形式及时向社区反映电线掉落、电动车违规停放等问题,并协助社区处理,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贡献力量,广受群众好评。这是华冠社区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探索实施的“新就业群体+积分制”社区治理新模式。

  华冠社区地处澄海中心城区,辖内人口密集,住宅众多,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全天候流动于大街小巷开展配送服务。在华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个暖心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歇脚、免费饮水、手机充电、共享网络等暖心服务。

  暖心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送去温暖。去年以来,华冠社区积极探索暖“新”党建模式,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优势,制定《华冠社区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小哥”化身基层治理的“前哨兵”,及时将公共设施损毁、环境脏乱、安全隐患等现象向社区反映,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派单解决,形成“以服务助治理以积分享兑换”的新模式,推动建立“双向奔赴”的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目前,已有25名骑手小哥注册成为华冠社区‘流动网格员’,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累计积分超5000分。”澄华街道华冠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卢伟岗说,他们开发了“华冠社区党群智慧积分+”小程序,增设“随手拍”功能,鼓励骑手小哥将遇到的突发情况、违法行为、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一键上传,补足社区“八小时”之外的工作短板。

  “随手拍”功能上线以来,有效发挥“及时解决小问题、有效避免大隐患”的工作效能。目前共收集到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线索78条,均在短时间内落实解决。

  立足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的独特优势,汕头探索实施新就业群体积分制量化管理工作,引导新就业群体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发放志愿服务联系卡,聘任部分热心“小哥”担任“兼职网格员”,主动认领文明宣传、民意收集、安全巡查等服务岗位。

  如今,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纷纷进社区、入网格,收集问题线索、开展志愿服务、帮解矛盾纠纷,成为汕头城市治理中的“新”力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