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07:05:40 股吧网页版
东莞发布新版公共汽车乘车守则 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 电子设备不可外放声音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余宝珠

  羊城晚报讯记者余宝珠报道:东莞公共汽车乘车守则新规发布,市民乘车不得携带充气气球、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等危及行车安全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物品。记者6月20日从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局对2017年8月颁布实施的《东莞市公共汽车乘车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进行了修编,形成了新版《东莞市公共汽车乘车守则》,并于6月18日正式发布执行。

  据介绍,新版公共汽车乘车守则旨在加强东莞市公共汽车管理,进一步结合东莞公交行业运营实际,维护文明乘车秩序,营造良好乘车环境。记者发现,新版公共汽车乘车守则更契合当下实际,在票款支付、安全乘车要求、文明乘车要求、遗失物件指引等四大领域新增了内容,包括增加对电动自行车等物品禁止携带要求,不得有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不文明行为等。

  强化安全乘车要求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

  对比之前的乘车守则,东莞新版公共汽车乘车守则增加了多项乘客安全乘车的要求。记者了解到,守则增加对乘客上下车的要求,在车辆驶离站点后,不得上下车;同时,增加乘客乘坐途经高速公路的公交线路时规范佩戴安全带的要求。此外,还结合实际情况,增加对电动自行车等物品禁止携带要求。守则提出,禁止携带“危及行车安全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物品(含充气气球、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等其他充电辅助交通工具及其电池,但用于无障碍用途的电动轮椅车除外)”。记者了解到,守则进一步规范乘客禁止携带乘车的物品,之前备受市民关注的“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具有强烈异味水果、食品)”及“活禽和猫、狗等宠物以及其他可能妨碍公交运营的动物(盲人及视力障碍人士携带已采取保护措施的导盲犬除外)”仍在禁止之列。

  与此同时,新版公共汽车乘车守则增加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相关要求,提出“有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传染病人士不得乘车”。此外,守则鼓励和倡导乘客共同维护公共汽车运行安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制止侵扰公交司机安全驾驶等违法行为。

  增加文明乘车要求增加车内遗失物品指引

  新版公共汽车乘车守则对文明乘车有了新的要求和指引,要求乘客乘车过程中不得有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不文明行为。

  根据守则,乘客乘车应遵守公共道德,语言举止文明,衣着得体,爱护车内设施,保持车厢安静、整洁,不得有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不文明行为。乘车时应坐稳扶好,注意安全,身体不得靠压车门和车门开关处,严禁将头、手等任何身体部位伸出窗外。

  倡导文明乘车,一些行为在公共汽车乘车中也是明令禁止的。守则提出,禁止在车厢内高声喧哗、打闹、赤膊等身体裸露、乞讨、卖艺、推销、散发宣传品、乱刻乱画、饮食(婴儿、病人除外)、饮酒、使用明火、吸烟(含电子烟)、吐痰、吐口香糖、乱扔废弃物、向车窗外扔掷垃圾、躺卧、踩踏座席、悬吊拉环扶手、大小便等。

  此外,新规增加车内遗失物品的指引,乘客在公交车内遗失物品,可通过公交企业客服热线问询,并凭相关证明领回物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