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07:06:01 股吧网页版
社工成为香饽饽 行业如何发展好?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高焓

  羊城晚报记者高焓

  又一个考试热了。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到188.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我是社工,不是志愿者。”在报考热之下,或许不少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在工作中还会面对公众的误读。和人人可为、无偿性的志愿工作相比,社工是一个需要时间和专业沉淀的职业,他们帮助人们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生活困境。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内地高校恢复了社会工作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率先探索引入社会工作;2007年至2008年,深圳和广州也开始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试点。据报道,截至2022年底,我国社工人才队伍已达160万人,其中持证社工93万余人。

  如今,社工行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当前的社工报考热能否转化为社工行业的发展热潮?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业多年的资深社工,他们表示,对于仍处在发展初期的社工行业,有短板是正常现象,重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认可社会工作的价值,是推动社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离不开坚持“长期主义”。

  热现象:考证增加职业晋升砝码

  一位在广州工作的社区专职人员已从业十多年,并在10年前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今年,她因为工作时间冲突而放弃了中级社会工作师的考试。

  为何没有进入社工机构工作,也想要参加这一考试?她坦言,社工机构曾是她考虑过的另一条职业赛道,但最终她还是选择留在社区工作。

  社工机构大多有着自己的专精领域。如果把社工机构比作“专科门诊”,分别聚焦老年人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助残、医务等不同领域,那么社区工作更像“综合门诊”。“对我来说,在社区工作更有挑战性。”作为在职考生,理论考试是她的痛点:“实际工作比理论要复杂,但在答卷中却要简明扼要。”

  对更资深的从业者来说,“考证”是职务晋升和待遇提升的基础。有从业十多年的社工今年报考了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考试。虽然他们的工作已聚焦至流浪救助、医疗等细分领域,考试不会直接涉及相关内容,但在他们看来,考试与热点结合非常紧密,同样也是学习的过程。

  冷思考:实务是社工学习的富矿

  和考试相比,实务是社工学习的富矿。据统计,2023年广州运营的社工服务项目达430个,服务覆盖民政、禁毒、医务、流浪救助、精神健康等20多个服务领域。如何在真实场景里与人打交道、助人自助,需要经年累月地学习。

  “一名社工适应一个领域至少要1年,培养一名独当一面的社工要好几年的时间。”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刘鹏从业13年,在他看来,有无社工证不是入行的门槛,他更看重新员工的工作理念和态度,“技巧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是构筑社会支持网络的过程,也是服务落地、本土化的过程。”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鹏飞指出,这就是社工的专业价值所在。他举例,当人们遇到心理障碍,第一时间会想到去医院,“但在非药物康复方面,社工能帮人们拨开迷雾,在生活里找到疗愈的工具。”

  段鹏飞进一步解释,社工熟悉社区,能帮助他们找到合作伙伴,搭建起共同走出心理障碍的平台,“大家可以一起运动、做园艺等,在长期、具体的生活情境里,促成康复。”

  谈发展:广州社工在借鉴发展中壮大

  截至2023年末,广州从业社工达1.38万人,全市持证社工约3.7万人、高级社工师26人。在段鹏飞看来,十多年来,广州社工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借鉴他山之石、政策鼎力支持都是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广州已有部分机构探索引入香港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服务手法。2008年,广州启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2009年,广州制定实施《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

  “香港的社工行业发展已有超70年的历史,在技术实践和价值实践层面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段鹏飞说。广州在2008年刚刚起步试点时,缺少资深的社工人才,香港的督导在广州社工专业服务指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的报道显示,此前三年,香港资深社工和香港社工服务领域的专家在广州累计投入647人次,培训和顾问督导广州社工近万人次,受惠服务对象逾3万人。

  在政策方面,2019年1月1日,《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地方综合性的社工服务法规。该条例明确将社会工作纳入广州市国民经济与发展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近年来,广州社会工作服务稳中有升,离不开这一条例的支撑。”段鹏飞介绍,广州每年有约6.5亿元社会工作服务经费方面的投入,包括政府购买服务、人才培育等间接投入。在加强民生福祉领域,社会工作已经在迸发能量,一些广州的社工组织已成为全国同行借鉴的对象。

  此外,广州通过“社工+”战略,将社会工作服务从民政快速拓展至司法矫正、禁毒、医务、工会等20多个领域,分工越来越细,从业者不断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朝着专精化方向发展,是社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段鹏飞说。

  破困境:提升薪酬待遇解决“留人难”

  2019年起,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每年都会给已坚守10年的社工颁发“拾穗芳华”奖励,至今已有500多名社工获奖,他们在不同的服务领域发挥着领头羊作用。“从业超过10年的社工,是行业里的稀缺资源。”段鹏飞说。

  “稀缺”的背后反映了社工行业“留人难”的困境,“拦路虎”之一是薪酬。

  记者搜索广州几家社工机构近期的招聘公告了解到,一线社工的税前月薪在3500元至5500元之间。“一线社工的平均工资远低于广州的社会平均工资,这对人才很难有吸引力。”段鹏飞说。

  “社工需要很多专业技能,而我们不能总是靠情怀来留人。”有社工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工机构多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工发工资,这就锁定了待遇的上限。

  目前,在我国内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但社会工作收费服务、慈善组织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政策。

  “社工和慈善都有着关心弱势群体的价值取向,如果能打通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合作的障碍,完善相关政策,将有助于增强社工机构的造血能力。”段鹏飞表示,在香港社工机构的运营资金中,约七成来自政府购买服务,其余三成来自企业与个人的服务付费、公益慈善组织资助,部分社工机构在申请后还可获得公开募捐资质。

  拓宽社工机构的资金收入来源,离不开社工机构过硬的专业能力,也离不开社会对社工专业度的认知和肯定。

  “如果社工的技能不够专业、不能提出创新想法,他们就很难打动合作伙伴,社工行业的发展空间就会被进一步压缩。”段鹏飞表示,社工机构是推动社会治理和行业进步的重要主体,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主体。政府能否推动培育一批专精尖型的优质机构,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优质头部机构越来越多,才能有效带动行业发展,有利于留住和培养社工人才。“此外,社会各界对社工的专业能力与价值认可度越高,社工机构和社工在专业服务方面的空间也会越大。如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工在专业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大,那么行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