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07:07:20 股吧网页版
广东推出全国免佣、先租后售等创新举措—— 粤16城联手暖楼市 穗房产交易逐步活跃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陈玉霞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玉霞

  随着房产“以旧换新”行动的开展,其参与企业和楼盘的数量、影响面和积极效应持续扩大。6月18日,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部分地市房协和相关机构共同开展“1+4+N”广东商品房促消费全产业大行动,推动16个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及配套行业推出优惠政策激活房地产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以旧换新”是突破目前市场低效状态的交易模式创新,而“1+4+N”广东商品房促消费全产业大行动可谓“以旧换新”的升级版。随着不断探索实践,“以旧换新”模式还将持续丰富,而在此过程中,购房者也将获得更多的实惠。参与“以旧换新”的企业纷纷表示,将推出专属的折扣优惠和灵活的交易方式等,全力促进房地产交易。

  全国近70城已实施房产“以旧换新”

  合富研究院院长谢宇晗表示,“卖旧买新”群体是目前市场中最确定的置业消费群体,市场流动性不足和资金瓶颈抑制了这部分需求的释放。该院统计情况显示,从近两年的成交结构来看,在经济下行、交易收缩周期中,通过“卖旧买新”的方式来实现房产置换的群体占了相当的比例。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卖旧买新”对当地新房市场的贡献大于55%,二线城市(南京、成都、合肥等)“卖旧买新”对当地新房市场的贡献大于30%。

  谢宇晗认为,“以旧换新”是突破目前市场低效状态的交易模式创新。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四种“以旧换新”模式,其中,以政府补贴、回收,或者将旧房转为保障房这三种模式会给地方财政带来较大负担,唯有“帮卖”模式最为灵活,不增加财政负担,适用于绝大多数城市。据介绍,自2023年下半年起,江浙鲁皖的三四线城市自发探索施行“以旧换新”;到2024年4月起,以郑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等开始推出国企定量收购的模式;从2024年4月下旬起,深圳、上海、广州一线城市则以帮卖+收购模式加入“以旧换新”。到目前,全国各地“以旧换新”力度逐步加大,目前已有近70城参与。

  广东推出多项创新举措促“换新”

  6月18日,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部分地市房协和相关机构共同开展“1+4+N”广东商品房促消费全产业大行动,全国免佣、先租后售等实施方案让“以旧换新”的模式进一步优化创新。

  据悉,大行动中的“4”,指的是4项促交易行动,包括粤团购、商品房“以旧换新”全国免佣、先租后售和大宗交易对接。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可认为,以上四项措施是更能产生实际效用的措施。比如,“以旧换新”全国免佣,可以让全国范围内所有“以旧换新”的消费者凭中介服务机构开具的二手房交易佣金发票(包含买卖双方)抵扣房款,改变了以往让中介在交易佣金上让利的模式,更能激励他们加快促成房产交易,更符合商业逻辑。对于先租后售,指的是鼓励企业支持购房者“先租再买”,双方约定租期、租金并配套金融服务,在租赁期间已缴付的租金可以抵扣该房屋出租约定的买卖价格。“考虑到部分消费者资金压力较大,首付能力有限,就可以鼓励他们先去租赁一手房现楼,去体验房子、物业服务和生活配套等,如果满意,租住过程中消费者可以购买,租金用以抵扣房款,也能规避交付风险。”常可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广州花都的中诚璟珑湾,该项目已率先推出“先住后买”模式,为购房者降低购房风险免除后顾之忧,目前该模式仍在持续推进。

  据介绍,此次广东商品房促消费全产业大行动首批参加的企业有53家,共计191个项目,其中参加粤团购的项目有176个,参加“以旧换新”全国免佣的项目有81个,参加先租后售的项目有18个,参加大宗交易的项目有64个,整体覆盖了广东省内16个城市,省房协人士表示,后续仍将会有更多企业和项目参与。

  广州“以旧换新”暖市效应将会更明显

  广州自今年5月底推出房产“以旧换新”行动以来,叠加“5·28”楼市新政,楼市交易氛围逐渐活跃。合富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27日-6月2日,广州新房认购套数环比上升37%,二手住宅网签宗数上涨10%;6月3日-6月10日,新房认购套数再度上升22%。首批就参与活动的越秀地产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专业力量包装和多渠道销售,目前该公司转换成交房源占全部已委托房源50%。海珠区热门高端项目“中海大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5·28”新政后该项目交易量稳步增加,其中“以旧换新”的买家约占40%。

  本周一(17日),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联合发布全市第三批住房“以旧换新”项目清单,再新增22个项目、23家中介机构参与该项活动。据统计,广州全市住房“以旧换新”活动成交(已签认购书)的客户数量262组,有意向参与“以旧换新”购房客户数量603组。谢宇晗表示,随着政策叠加效应发力,广州“以旧换新”效果显现也将更加明显。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