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10:13:52 股吧网页版
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茶产业发展 肇庆加快打造茶产业品牌
来源:南方日报

  2022年,一部名为《茶滘往事》的小说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在这本书中,作者李慕江以干练的笔触,讲述了一群来自山区的茶农茶商,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大山,在省城广州芳村一带卖茶叶、开茶行,闯出一番天地的故事。

  李慕江是肇庆广宁县人,《茶滘往事》这部现实题材小说中描绘的故事,就取材于她的家乡广宁。广州芳村从“岭南第一花乡”转变为全国闻名的茶叶市场的历程,恰恰也是几代广宁茶农茶商的奋斗史。

  广宁人会卖茶,历史悠久,各类茶商早已在广宁县的各个圩镇兴起。直到数十年前,每年的采茶季,当地总会上演成千上万群众挑着茶叶上街贩卖、街道水泄不通的盛况。

  广宁产好茶,尤其是竹芯茶,以色泽金黄、甘香四溢而闻名。2023年,肇庆学院学生与外国青年导演曾共同创作了一支名为《竹茗》的获奖短片,讲述的正是勤劳淳朴的广宁人民制茶致富的故事。

  竹林回响,茶韵绵长。如今再提到广宁,竹与茶都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广宁茶香穿越历史长河,氤氲在这座山区县城的角落之中,并从这里飘向整个珠三角。

  来到广宁的江屯镇,在江合村乡道的一侧,坐落着一座茶文化“博物馆”,这个名为“快乐普洱茶产业基地”的园区,是广宁县于2019年引进的项目。走进贮藏室内,茶香扑鼻而来,高大的置物架上,整齐码放着成箱的普洱茶产品,在其他区域内,一些电商主播正在拍摄宣传视频。

  广宁人胡志伟是该基地的负责人,除了管理整个基地的运作之外,有时他也会出现在直播间里,向天南地北的观众介绍、推广各类茶产品。“建设这个基地的初衷是想要为在外的广宁茶商提供一个仓储基地。”胡志伟说,“我们希望能将茶叶从广宁输出给全世界。”

  事实上,这一基地所承载的功能不止茶叶仓储。这里还为附近乡村的茶农、茶商提供免费的营销培训,还与广宁县的中小学开展合作教育,将茶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后续,我们还要发展本地的清桂茶、红茶等品种,让广宁本地茶能够被更多人知道。”

  因为茶商,广宁县扬名在外。而肇庆市作为广东省主要的茶叶生产地区之一,山地多,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雨水充足,故而这里出产的各类茶叶也受到越来越多茶客的欢迎。

  怀集多高山,云山雾罩间,好茶自此出。眼下的市面上,新岗绿茶、新岗红茶等多款怀集高山茶正在热销。过去十余年间,曾有多家茶企在怀集开山建园,投资设厂,将怀集好茶卖出大山。

  德庆自古以来就是岭南茶叶的重要产地,明代德庆茶被列为贡品。目前,德庆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超2万亩。近年来,德庆通过推动“茶产业+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巢顶山茶、金山茶、贡黄茶等品牌影响力。

  封开县杏花镇,群山环抱间,亦有鲜醇回甘的白马茶。清朝道光年间《封川县志》记载,“白马山产茶,色红味香,产于文德小江者曰文茶”,1969年,海拔900多米的白马茶场建成,自此,深山之中飘来了白马茶香……

  在肇庆全市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茶园共6.23万亩,而来自山区县怀集、德庆、封开、广宁的茶园面积占据了近九成。

  要让各地分散的茶产业形成合力,让“肇庆茶”从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突围,这是一条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路。今年,肇庆将进一步加强茶产业品牌和“12221”市场体系建设,通过推出“潮饮”系列加工产品、引导本地企业共同发展、挖掘茶文化内涵、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牌、开拓省内外以及出口市场等方式,全面提升肇庆茶产业综合实力。

  此外,肇庆还将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品牌,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创建为契机,扶持13个村发展茶产业,基本覆盖肇庆主要茶叶品牌生产区域,进一步打响肇字号茶品牌,助力肇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卢逸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