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10:16:30 股吧网页版
英德持续深化“1+6+N”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 最多跑一地”
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清远市召开表扬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网格员信息员座谈会,通报表扬和奖励7名表现突出的网格员、信息员,其中,英德英城街道网格员张英乐被列入表扬名单。

  在今年4月的汛情中,英城街道岩前村委会网格员张英乐前往所在“网格”进行巡查,并成功将低洼地带的临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以来,英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力地护航英德高质量发展。

  策划:焦莹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冯进祎郑继誉

  建强1个中心打造“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

  “感谢浛洸镇综治中心,没想到当天提出来的诉求,当天就解决了!”工人代表激动地表达自己的喜悦。近日,英德市浛洸镇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劳务纠纷,切实保障了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当天,贵州籍务工人员(约二十名工人)受雇对山林施肥修整,但工作一天后因工作质量标准,用工方与其发生了纠纷。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用工方不愿意结算当日工资。根据警调衔接机制,浛洸派出所向镇综治中心报告了这一案件。

  镇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联调机制”,召集司法所、人社所和派出所等相关工作人员对双方进行联动调解,各职能部门积极了解双方情况,实事求是,情法融合,最终双方都充分认识到自身问题并达成和解协议。

  该案件是浛洸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缩影。

  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英德、法治英德,2023年6月,英德印发《英德市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各镇(街)要以建强乡镇综治中心为抓手,筑牢“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基石,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最大限度地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其中,“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平台;“N”指其他政法综治和社会力量。

  “英德以各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整合政法力量和综治力量进驻综治中心,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综合网格化服务中心等平台,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英德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镇街综治中心设置“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受理窗口,为群众提供信访调处、调解、心理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集中接待群众来访,联动开展矛盾调处,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依法解决问题。

  在九龙镇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五室一厅”一应俱全(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大厅的墙上还挂有不少群众送来的锦旗。

  “我们通过整合各方力量进驻综治中心,强化综治中心枢纽功能,设立一站式受理窗口,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行‘一个中心听诉求,多个部门解困难’工作模式。”九龙镇党委副书记邓雪辉表示,九龙镇建立“网格化+排查+化解”机制,网格员与信息员,每天穿梭于各网格之间,深入到群众中去,高效开展网格事件上报、社会治安处置、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方面工作。

  同时,九龙镇打造“法官+人大+宗亲力量+N”的模式,依托人大代表、法官与有威望的村民,参与处理涉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侵权损害赔偿等多类传统民事纠纷的化解,深入融合法、理、情“三张牌”。

  联动6方资源合力共治推进多元解纷

  “真的太方便了,有了矛盾,可以找身边的人大代表聊一聊;出了事,在英城就可以咨询法官检察官的专业意见,大事小事都给解决好了,可靠又贴心。”谈及英德市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家住英城街道城西社区移民新村的唐先生高兴地说。

  此前,唐先生因为装修工程引发人身伤害赔偿,与同乡好友产生了纠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唐先生走进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向值班人大代表、法官和检察官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在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们邀请双方当事人到场,先是以情感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又现场解释民法典侵权责任中涉及损害赔偿相关法律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双方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当场迅速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在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英德整合6方资源力量,统筹政法力量下沉基层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深化警调、诉调、检调等衔接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多元共治格局。

  “英德把能动履职作为基层政法干警和综合网格员的工作要求,持续强化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主动排查。”英德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各部门在及时调处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推动问题高效化解。

  如英德市法院在6个基层人民法庭成立“法官工作室”,负责诉前调解工作,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构建“巡回法庭+村(居)委员会”矛盾化解格局,组织业务庭室优秀党员法官和法官助理组成巡回审判团队,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村委会或群众家中,实地化解矛盾纠纷,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英德市检察院利用大数据赋能,创新建立“网格+检察”法律监督工作模式,将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触角延伸到全市1347个网格单元中去,让身处基层一线的1414名网格员通过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英德市公安局打造“警格+网格”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收集社情民意、处置矛盾纠纷前哨作用和“警格”洞察矛盾隐患、沟通处置问题服务岗作用,切实推动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将平安建设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英城街道、九龙镇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将“法、理、情”融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当中,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早化解,最大限度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当地。

  ……

  通过对政法资源的有机整合,英德构建起多元解纷大格局,实现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据统计,2023年至今,网格队伍通过“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录入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治安防控、群防发现事件共8455宗,已办结8449宗,办结率99.93%,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化解在小。

  凝聚N种力量不断提高群防共治效能

  今年4月,英德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北江水位不断上涨,英城街道岩前村等地势低洼的地方遭受内涝的侵袭。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岩前村委会网格员张英乐深入居民区进行巡查,发现洪水上涨迅速,威胁着低洼地带居住群众的安全。张英乐立即将情况上报,并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村民尽快转移。其中,岩前村下张组有一位老人因腿脚行动不便无法自行转移,张英乐毫不犹豫地开车帮助老人安全转移到应急避难场所。

  “作为一名网格员,守护群众安全是我的职责所在。在灾害面前,我们必须挺身而出,确保每一名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张英乐说。

  网格员是“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英德建立起综合网格化服务中心,优化调整网格1347个,配备网格员1414人,通过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认真做好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建立事件流转、分级受理、分类处置的信息流转机制,对问题实行全流程跟踪、全链条闭环办理,用更贴心、更接地气的方式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为进一步凝聚群防共治力量,英德在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过程中,不断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方式方法。

  在浛洸镇洭州社区,经常能看到网格团队走街串巷与群众唠家常的身影,他们收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现场解决或上报上级网格统筹处理,将困难化解在源头。洭州社区通过“党建+大网格”模式,突出党建引领作用,转变理念方式,变命令为协商,变管控为服务,逐一突破难点、堵点,坚决落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望埠镇望埠社区采取“1+N+e+4”模式全面推行“一网工程”,通过“两队”(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四团”(团支部志愿服务队、妇联志愿服务队、居民代表服务队、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四团”联系行业协会和乡贤,着力将广大党员群众凝聚在网格上,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全面凝聚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

  英城街道则通过搭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信息员”的架构,组建起一支82人的楼栋长和信息员队伍,多次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发放“包楼党员联系卡”,充当党的声音传递员、楼宇事务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平安稳定巡防员,形成集民声、议民事、理民情、解民忧、评民意的“五员五步工作法”逐步解决社区邻里烦心小事。

  ■一线实践

  浛洸镇:

  “寓情于法”解民忧

  英德浛洸镇是清远市“1+6+N”工作的首批试点乡镇。去年以来,该镇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社会矛盾化解系统治理、源头防范、“一站式”吸纳、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浛洸镇是英德市中心镇,亦是人口大镇,辖区内共有17个村(社区),常住人口7万多,各类矛盾纠纷较多。

  “以往化解纠纷矛盾主要靠单一部门,虽然我们有经验,但是涉及到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很难解释清楚,也没有司法部门权威,如今多种力量同时发力,不仅能及时发现矛盾,化解过程也更加专业、顺畅。”浛洸镇综治办工作人员感慨道。

  去年以来,浛洸镇积极探索“1+6+N”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小、解决在早。

  该镇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实施,成立领导小组,并将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派驻检察室等10多个部门纳入综治中心,形成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同时,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优化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超市等平台,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并持续强化综治中心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平台作用,规范配备“五室一厅”,设置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受理窗口,建好用好吹哨报到、分流交办等机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综治中心“1”的核心作用,浛洸镇积极探索建立普法调解队伍,将普法融入调解,情理法结合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一站式”维护群众权益,真正做到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实现农村纠纷的“软处置”,达到“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的良好效果。

  目前,该镇已组建18支调解普法队伍,队伍人员组成主要由业务骨干、驻村律师、村干部等组成,建立26个普法阵地。2023年运用“普法+调解”工作模式累计化解矛盾56宗,在调解中普法群众102人次。

  溯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5月,浛洸镇成功化解辖区一起养殖纠纷。案件涉及7名养殖户,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浛洸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上报给镇综治中心,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原来7名养殖户与韶关一农牧公司合作养殖肉猪,肉猪出栏后,公司以肉猪生病为由,要求养殖户赔偿公司损失,但该公司一直没提供具有国家检测资质机构开具的检测检验报告,证明该批次的猪肉质量出现问题。

  了解案件缘由后,浛洸镇综治中心立刻通知“6”中的成员单位以及农技中心,人社所等“N”元力量到综治中心,就养殖纠纷开展调解。最终,浛洸镇综治中心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并促使调解人达成书面协议,由公司结算代养费,至此养殖户与企业的矛盾纠纷化结事了。

  浛洸镇党委副书记唐启荣介绍,浛洸镇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方法,发挥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的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对于短期内难以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解疑释惑、理顺情绪、排忧解难,逐一落实稳控措施,防止矛盾激化。2023年,浛洸镇调解案件共115宗,已调解成功102宗,终结13宗,涉案金额约453万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