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1 10:16:50 股吧网页版
【镇域进化论】清远新增一镇闯入“全国五百强” 做大做强市县经济“支点”和“增长极”
来源:南方日报

  6月蝉鸣,各级政府一年一度“期中考试”的日子即将到来。镇域作为上联市县、下接农村的重要节点,其工作落实多少、成色几何显得尤为关键。

  放眼清远大地,为了交出“漂亮答卷”,也为了在实施“百千万工程”巩固“一年开局起步”、夯实“三年初见成效”基础的关键一年作出关键之为,各镇都铆足了劲,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有关机构研究报告,继去年有五个镇上榜广东“百强镇”后,2024年,清远又有一镇闯入“全国500强”,此外还有30个乡镇获得省级卫生乡镇称号。

  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镇街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清远把镇域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发力点,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和突破方向,不断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以镇域之力夯实发展根基?清远正在“镇”兴路上探索,一步一个脚印。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江绮雯贺欢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策划:达海军统筹:刘秋宜

  强工

  “承”梦启航 “转”出未来

  马达回响,机杼声声。在清城区石角镇新基村委会榄岭村小组乡村振兴卫星工厂内,配备有智能芯片纺织车衣等系列特种车械,一批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熟手工”上岗,工厂承接来自中大时尚科技城的加工业务订单正有序开展生产。

  镜头切换,运输车辆飞驰,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公司(下称“约克”)、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下称“雅迪”)沿106国道分布,车水马龙的国道见证着镇域发展的“龙”跃之姿。

  镇域要强,发展产业是关键,培育产业集群是重要举措。

  如同榜单头部的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依靠紧邻广州的区位优势发展形成汽车产业供应链,东莞市长安镇以电子信息和机械五金模具制造为特色与OPPO、VIVO两家知名品牌相辅相成……清远市各镇同样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让镇域高质量发展落实在日益健壮的工业基础之上。

  石角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作出了乡村振兴卫星工厂“星链矩阵”建设规划,以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为中心,在全镇22个村(社区)至少打造一间乡村振兴卫星工厂,创新推动“统一培训、居家就业、产品回收”新业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卫星工厂(家庭作坊)”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赋能提升乡村振兴。

  不定期召开纺织技能培训班,创新开通运营环镇公交线路,揭牌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保护工作站……系列“组合拳”之下,“小场地”激发“大潜能”,“小针线”撬动“大发展”。当前,石角镇已建成界牌村东头村小组、新基村榄岭村小组乡村振兴卫星工厂,黄布钱屋村、城中五队村等5个乡村振兴卫星工厂正在有序推进。

  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石角镇的工业实力不容小觑。截至2023年8月,石角镇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99.37亿元,同比增长19.8%,占清城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1.3%。

  石角镇成为清远市乃至粤北唯一连续3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的镇,排名更是逐年上升。

  镇域发展的喜讯接二连三传到清远。年初消息,佛冈县龙山镇入选省科技厅发布的2023年度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名单,并已挂牌。

  作为佛冈县的南大门,近年来,龙山镇坚定以“经济思维”抓产业,通过“链长”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锻造机车制造、空调冷冻设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雅迪于2018年落户龙山镇,鉴于行业发展态势逐年向好和当地的营商环境优良,该企业决定在原有的园区基础上增资扩产,进驻同样位于龙山镇的聚宝工业园B区,打造华南区域最大的电动车产业园。

  以约克为龙头,佛冈县空调制冷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家产业链内规模以上企业落户龙山镇。眼下,约克的增资扩产项目正在密集筹备谋划中。

  依靠产业链“链长”带动,小镇的发展势头一路飘红。2023年,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全县排名第二,同比增长15.6%,增速全县排名第一;完成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全县排名第一。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龙山镇快马加鞭规划建设万亩园区龙山智造城,依托机车制造、空调冷冻设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已引进12个项目,总投资超86.4亿元,预计达产值174.42亿元,目前4个项目已交地。

  智动优谷项目厂房建设如火如荼,其中两幢厂房已封顶;标旗磁电、正源环保项目稳步平整土方;铭泰富项目有序清表……一座湾区北制造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不只龙山镇,在新一轮产业有序转移的大背景下,立足粤北,眺望湾区,已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清远各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课题。

  实际上,除了石角镇和龙山镇,清远的多个镇也具有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其中,清新区太和镇位于广州都市圈内,在空间上具有靠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阳山县阳城镇生态优势突出,镇域发展潜力强大。

  优农

  “绿”色赋能 “金”色前景

  灿烂六月,万物生长。行走在英德市英红镇的大小茶园,入目皆翠,娇嫩欲滴。随着茶农的五指翻飞,茶青被娴熟地采摘下来,而后进入生产车间,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终成“英德红茶”。

  视线转移,阳光照进竹林,一棵棵“小绿胖子”争先恐后破土而出,扑鼻而来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西牛麻竹笋即将迎来丰收季。

  清远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优良的农产品品质,但受制于产业规模、销售方式等原因,当地农业发展存在“增产不增收、优质不优价”的问题。

  把做强做大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作为狠抓“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清远坚持以工业思维、系统思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夯实种业基础、扩增产业规模、推行标准生产等十大举措,以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带动百万农民持续增收。

  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其中蕴含着清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也蕴藏着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与各区域紧密相连。

  着眼于此,连山永和镇着重引进头部企业,由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清远市金爵食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省级专业合作社农丰良种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农田2000多亩,并与约150户农户签订丝苗米种植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做精做细做强“连山大米”品牌。

  当前,永和镇丝苗米品质位居全省前列,稻米平均零售价超过6元/斤;2022年,永和镇(丝苗米)荣获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2023年4月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连州菜心基地落户连州市西岸镇。采用全自动喷洒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农民坐在家里就能完成喷淋,一人一天可以管理约500亩地。

  清城区飞来峡镇坐拥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依托该龙头企业,在加强清远麻鸡遗传资源保护、健全清远麻鸡良种繁育体系等方面均实现突破,为清远麻鸡从基因上判别、保护、溯源等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清远麻鸡育种和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增长超30%。2024年,清远市委、市政府明确,力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增长20%,清远鸡和西牛麻竹笋2个产业突破百亿产值。

  进击“百亿”的良好态势,也坚定了各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致富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一方面,各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与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在市县支持镇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背景下,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推出“自选动作”,形成了个性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

  佛冈县水头镇打造魔芋特色农业产业园,已形成魔芋育种、种植、精加工、产品研发制造、产业体验等全产业链,通过农光旅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延伸魔芋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清新区三坑镇主导成立清远联兴投资有限公司,探索跨村联营乡村运营模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通过建立质量数字化品控体系,实现桂花鱼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关键环节的质量数字化。

  阳山县江英镇已建成可全年出产西洋菜参观示范基地,当地所产的西洋菜口感“爽、脆、甜”,味道清香,已经成为专供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良农特产品。

  农业旺起来,农村富起来,生活火起来,镇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既为城区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条件,也为清远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活文旅

  美丽风景 “美丽经济”

  日前,来自全省21个地市和全国多个景区的参赛队伍齐聚清新区太和镇,上演一场秀美山水与激情漂流的文旅体盛宴,吸引近2000名游客围观打卡,并由此拉开广东·清远漂流文化旅游季的序幕。

  北靠南岭生态屏障,南部面向大湾区,太和镇182.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8个村、7个社区星罗棋布,城区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重要的城乡融合核心点。

  2023年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排广东“百强镇”第35名,为粤北第二、清远市第一,荣获“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2024年,太和镇被认定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并以397名的排名闯入2024镇域经济全国500强。

  作为地方的“领头羊”,深挖文旅体资源,打造文旅体产业品牌,是太和镇做强镇域的重要一环。但工作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

  拥有天然林场和山水资源的笔架山片区是周边群众的避暑胜地,但也存在农家乐、民宿“粗放生长”、质量参差不齐的短板;辖内多元旅游业态发展,除了生态旅游,还有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但景点分散,未成规模效应……

  对此,太和镇着力推动旅游提档升级,完善笔架山、太和洞等景区设施配套,大力支持古龙峡创建国家5A级景区;狠抓漂流核心项目升级,积极协办“漂流季”“山水狂欢节”各类旅游文化活动。此外,太和镇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和专业营运团队,打造与“趁圩”、非遗等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集聚区——“清新潮墟”,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丰富消费形态、带动灵活就业。

  抬头见绿,苍劲的大榕树和斑驳的古建筑诉说着历史与乡愁,一村一落皆风景;华灯初上,悠悠连江灯光璀璨,栋栋楼宇鳞次栉比,城市活力尽显。作为连州市的中心城镇、市区扩容提质的“主阵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连州镇如何处理“旧与新”的关系,推动历史与现代碰撞,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引人关注。

  连州镇围绕“深挖历史,对话文物,文化赋能”思路,深入挖掘和整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以共和沙坊村为核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合示范片建设。

  展望未来,连州镇计划建成集旅游观光、悠闲购物、教育基地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活用连州古“八景”文旅资源,串联周边多个美丽乡村,绘就“碧道+美丽乡村”美丽画卷,提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转化率。

  贤令山脚,放眼望去,是冒出的青郁起伏的小竹林,是错落有致的民宿庭院,是抢眼的“我们是如此热爱阳山”打卡点,彼此相映成景。这是阳山民宿的后起之秀——慢点儿·伴山民宿,也是阳山县阳城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阳城镇紧抓发展机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立足乡村资源优势,打造文旅融合特色产业,拓展乡村文旅发展新业态。

  泥砖瓦房变成了“连乡别院”庭院餐厅,“山上”集自然、餐饮、休闲、零售于一体,为阳山年轻人搭建交流娱乐平台……“美丽资源”蝶变“美丽经济”的故事还在上演,阳城镇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乡村文旅经济发展的热潮当中。截至目前,全镇共有民宿9间、网红打卡点3个、乡村旅游景点10个。

  行走清远,如人在画中走,画在景中游。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24年“五一”假期,清远5天累计接待游客119.23万人次,旅游收入为8.88亿元,较2023年增长4.45%。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