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00:28:30 股吧网页版
三部门就迎峰度夏保供发声 能源央企备足备好发电“口粮”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杜雨萌

  在内蒙古的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现场,破碎效率达1810吨/小时的输煤系统正满负荷运行。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矿长贺希格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随着全国多地用电负荷持续提升,日均4.5万吨煤炭在这里装上火车运往电厂。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随着我国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全国用电负荷由此快速增长,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6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但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

  为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及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加紧部署,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与此同时,企业层面亦多措并举,通过加强生产、加大电煤储备力度等,将发电“口粮”备足备好。

  在电力保供过程中,生产供应与顶峰能力显然至关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6月17日表示,在抓生产供应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燃料供应协调保障,重点抓好煤炭稳产稳供,保障重点地区发电用煤用气需求;同时,抓紧补强局域电网、城中村老旧配电网等供电薄弱环节。在抓顶峰能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发电机组运行管理,尽可能减少非计划停运以及出力受阻等情况;同时,结合各类电源出力特性,推动水、核、风、光、火等各类电源多发满发和储能设施的科学充分调用,发挥顶峰支撑作用。

  《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面对连日来全国出现的大范围高温天气,国家能源集团加强生产组织,截至6月19日,月发电量达633.1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3.7%;自产煤月产量达3232.1万吨,有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记者另从国家电投集团获悉,在确保燃料库存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国家电投集团同时强化设备运行、检修管理,且积极发挥新能源项目保供作用,持续提升新能源预测及发电能力。今年以来,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发电量达1818.1亿千瓦时。截至目前,其整体电煤库存1669.3吨,可用天数44.9天。

  在黑龙江省的中广核新能源黑龙江兴凯湖风电场,正快速推进其3号风机发电机更换工作的同时,还同步对特种作业机械进行全面检查。3号风机发电机的顺利更换,将确保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风机能够在大负荷下“冷静”运行。

  需要指出的是,得益于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迅猛发展,尽管其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基本支撑,但坦白讲,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对于电力生产供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扰动。

  为此,杜忠明表示,国家能源局在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发挥高峰时段系统顶峰能力的同时,也加快了支撑性电源的建设。即按照清单管理机制推动安徽板集电厂二期、内蒙古达拉特电厂五期等支撑性电源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能源电力稳定运行,关系国计民生,惠及千家万户。时值迎峰度夏关键期,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6月20日到国家电投集团调研指导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时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将以更有效措施支持企业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终端用能电气化提升等因素,在气候正常情况下,预计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略高于8%。”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夏季气温已成为影响用电增长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在充分考虑跨省跨区电力互济的前提下,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区域中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部分时段可能需要实施需求侧响应等措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