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02:28:30 股吧网页版
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AB面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秦玉芳

  本报记者秦玉芳广州报道

  2024年,随着万亿元规模的陆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下简称“特别国债”)正在成为投资配置新热选项。

  自5月下旬以来,接连三期特别国债上市首发,引来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抢购,其在二级市场的交投涨幅也备受关注。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相比历史上多次特别国债发行,本轮特别国债的发行呈现“超长期”“节奏缓”等特点,叠加存款利率不断调降、市场上优质可配置资产缺乏等因素影响,使得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配置意愿更高。不过,市场普遍认为,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加剧,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一级银行柜台市场仍是购买的主要途径。长期来看,还需要加快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互联互通。

  特别国债“重出江湖”

  6月14日,50年期特别国债首次发行,实际发行金额350亿元,经招标确定的票面利率为2.53%。这也是5月以来发行的2024年第三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财政部公告显示,2024年特别国债一、二期分别为30年期和20年期,均于5月份发行,实际发行面值金额均为40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2.57%和2.49%。此外,2024年特别国债(二期)第一次续发行已完成招标工作。

  根据财政部5月13日公布的发行计划,2024年拟发行特别国债的期限为20年、30年、50年,从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将分22次发行完毕。

  相比一般性国债,特别国债具有发行审批灵活、不列入赤字等“特别”之处,是在特殊背景下发行的用于服务重大政策目标或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专款专用债券。

  此前,我国共计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其中,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补充四大行注册资本金;2007年发行特别国债1.55万亿元用于购买外汇作为资本组建中投公司进行海外投资;2020年发行特别国债1万亿元用于支持受疫情冲击的企业和个人、加强公共卫生等基建和抗疫等相关支出。此外,2017年和2022年,部分特别国债进行了续发延期。

  粤开证券(830899.NQ)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存量特别国债规模达到50936.9亿元,占存量国债的比重达到16.9%。其中15年期、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占比分别为0.1%、1.6%、11.6%和3.6%。研报指出,在海外市场上,主要经济体几乎都选择发行超长期国债作为财政融资的手段。相比之下,我国特别国债占比偏低,仅为16.9%,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4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建信期货在研报中表示,过去三次发行的特别国债主要是为解决特殊背景下的具体问题,带有一定应急特征,而今年开始将连续几年发行特别国债,主要用于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与1998年~2008年我国连续发行的主要投向基建、农业、环保、技术改造等领域的10年期长期建设国债较为相似。

  从期限上看,本次特别国债存在“超长期”特征。建信期货方面认为,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与建设周期长但短期收益较弱的项目进行配套,为中长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缓解短期偿债压力,通过中央加杠杆、延长债务期限、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平衡经济发展需要和地方债务压力。

  财通证券(601108.SH)认为,在地产行业偏弱、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的背景下,政府债的紧缩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因此,特别国债的发行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今年地方政府债融资的缺位,通过中央加杠杆的方式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相比于降准降息,财政发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金空转,形成直接的提振效果。

  市场互联互通待加强

  在配置端,投资者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热情也在持续高涨。

  在各家银行代销柜台,近来发行的特别国债多数是上线后很快就显示售罄,尤其30年期和20年期品种的特别国债,部分分销银行屡次追加额度依然很快售空,个人投资者认购尤为积极。

  同时,特别国债二级市场交投活跃。上交所上市的“24特国01”上市首日最大涨幅达25%,两次触发临时停牌。深交所上市的“特国2401”上市首日内最大涨幅也达到23%,同样两次触发临时停牌。

  九泰基金报告显示,截至6月14日超长债表现强势,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临近2.5%关口。

  针对近来投资者对国债尤为青睐的原因,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认为,在利率中枢下行、优质资产稀缺、各类金融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国债以其零风险、综合收益高、流动性强、免征利息所得税等特点而受到投资者追捧。

  “以2024年特别国债一期为例 ,其票面利率为2.57%、期限为30年,这意味着投资者每年可获得2.57%的收益,高于三年期定期存款。而与定期存款不同,其流动性更高,可以随时卖出。此外,特别国债还可通过买入卖出获得票面利率以外的资本利得并享受免征利息所得税。因此,无论从收益率水平,还是从灵活性来看,其高投资性价比非常突出。”李佩珈表示。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也表示,在普通储户眼中,存款和国债都被视作无风险投资品,更多情况下是利率更高者更受欢迎。“近期,随着存款利率不断调降,特别国债利率具备相对优势,受欢迎程度有所提升。”

  在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杨晓东看来,根据投资者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者对国债类资产的配置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国债更受老年投资者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投资者的青睐。不过,近来配置国债类资产的投资人群范围逐渐扩大,趋向年轻化,在资产配置中的比例也在逐步提升。”

  普益标准研究员何雨芮认为,特别国债在市场上较为罕见,可能吸引特定投资者群体的关注,“较30年期国债,50年期国债提供了更长的投资期限,适合寻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在何雨芮看来,特别国债的发行不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产品线,也为投资者和理财机构带来了新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选择,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其吸引力尤为显著。

  不过,在投资趋热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关注其市场波动风险。

  在杨晓东看来,投资者配置上市交易型记账式国债,会面临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尤其对于特别国债而言,必须面对未来利率升息周期中,债券收益率上升、债券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李佩珈也指出,尽管国债投资具有安全性强、收益稳定特点,但过度地追涨杀跌也容易加大投资者风险。作为记账式国债的一种,特别国债的购买价格随行就市,一旦利率大幅上行,个人投资者也将面临亏损风险。因此,投资者需要高度关注利率波动风险。

  薛洪言也表示,不确定性来自中长期,若市场利率系统性上行,国债市场价格下跌,退出时要承担票面价值折扣风险。在他看来,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30年的期限太长,很难做到持有到期,必然涉及中途转让退出的问题。届时,投资者需承担票面价值波动的风险,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薛洪言认为,整体上看,特别国债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能力的投资者购买。对于普通储户,建议在存款类产品中寻找相对高息的产品来满足对高息投资的需求。

  在李佩珈看来,通过一级市场购买对普通投资者更合适。一级市场即银行柜台市场,是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的主要途径,其可以以国债面值进行购买,不需要在买入时就判断利率点位及走势。而在二级市场买入时,投资者需要对利率走势及点位进行判断,以确定买入价格是高估还是低估,需要投资者有相当的投资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通过银行购买的特别国债,如需要上市交易的话,则需要通过银行的跨市场转托管转到证券交易所进行二级市场买卖交易。”杨晓东指出。

  李佩珈进一步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规模较小,且与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相对分割,造成不同市场上同种债券的价格和利率可能存在差异,既影响了债券流动性,又降低了整个债券市场的运行效率。

  在李佩珈看来,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居民购买金融产品最熟悉、最便利的渠道,未来应继续扩大规模。“从长期看,还需要加快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互联互通,使债券无论在何处交易,投资人均能便利买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