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02:42:40 股吧网页版
大宗商品波动加剧 企业急寻套期保值避险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郝亚娟 张荣旺

  本报记者郝亚娟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受地缘政治冲突、气候风险等影响,大宗商品市场出现高度波动性,对企业原材料成本影响逐渐加大。

  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强烈,并主动利用期货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应建立自身风险管理和套期保值制度,合理利用期货和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在对应的金融市场以风险中性为原则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避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及利润带来的风险。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产业链

  近日,通灵股份(301168.SZ)发布公告指出,由于公司对原材料铜的需求量较大,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为有效规避或降低因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的潜在风险,公司拟开展大宗原材料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提升整体抵御风险能力,增强盈利稳定性,促进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套期保值业务。中国银行(601988.SH)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向记者分析,近几个月来,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出现波动上涨态势,表明了我国经济景气度回升,企业生产持续向好,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对于处于生产不同环节的行业和企业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上游资源及相关生产部门相对利好,将带来一定的盈利增长;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定价无法完全跟随上游成本变化,制约盈利增长。

  在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看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工业企业影响最大,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而这当中又尤其以商品价格背靠国际市场定价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比如,2021年的煤炭及煤化工下游商品、2022年上半年俄乌冲突导致的原油和石油化工下游商品以及包括碳酸锂在内的有色金属。

  “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都会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比如大宗商品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型企业,如矿山、能源开采型企业等,此类企业从前期投资到后期产出的周期通常较长,在生产期间持续持有资产或库存,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会造成影响。而加工制造型企业从采购原材料生产到完成销售需要一定的加工周期,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有可能对企业利润空间造成挤压。”杨京告诉记者。

  从行业来看,邵科分析,有色金属、橡胶、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会影响电子信息、机电、汽车、电力、机械、金属加工等行业,能源价格则会影响煤电、天然气供应、炼油和光伏发电等行业,消费品生产行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较大。此外,仓储物流行业也会受到大宗商品交易量的深刻影响。

  除了地缘政治、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气候风险也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普华永道发布的《九种关键大宗商品面临气候风险,企业需采取行动参与保障社会繁荣》指出,日常生产和生活所依赖九种大宗商品都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锂、钴和铜等重要矿物;小麦、玉米和大米等农作物;铁、铜和铝土矿(用于制造铝)等重要金属。

  在此背景下,企业通过金融手段有效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既能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稳定日常经营。

  上海经邑产业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沈佳庆指出,许多大宗商品具有原材料属性,而原材料的全球供应链在当前多变的国际形势之下,正在变得更加脆弱,其价格波动不仅来源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还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一些关键领域,高品质原材料的稳定持续供给,成了除技术突破之外的又一“卡脖子”领域。

  那么,企业如何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邵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优化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通过“少量多次”的采购方式平滑价格波动,根据价格变化动态控制原材料和中间品库存规模,同时减少对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原材料使用效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从销售端缓解成本压力;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交易,提前锁定原材料价格,规避大宗商品波动风险;强化行业供应链管理,上下游企业共同应对和分担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银行与期货公司联动定制产品

  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是企业普遍采取的手段之一。

  避险网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套期保值评价年度白皮书(2023年)》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应对原材料价格、汇率和利率的波动的挑战和风险,认识到套期保值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2023年有1311家实体行业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与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这一数字相较于2022年的1133家增加了15.71%。同时,参与套期保值的公司的比例也从2022年的22.95%上升到了2023年的25.18%。

  中信期货研究所宏观与商品策略组负责人张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可以采取科学库存管理,使用期货和期权套期保值的方法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库存是连接和缓冲现货价和期货价的中转站,在价格意外波动时,库存经常出现与价格波动方向相反的特征,使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加大。企业可以优化库存管理制度,建立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最低库存,对此部分库存使用期货或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使生产经营不受到价格波动风险影响,保护现金流。对于中游和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买入期货和认购期权的形式,提前建立虚拟库存,规避未来意外涨价风险,同时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可以关注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趋势,及早掌握未来价格可能的变化信息,优化自身生产经营决策,提升经营稳定性的同时,带来决策优化收益。

  杨敬昊补充表示,如果企业采购的原料是外汇计价而企业资质或体量不足以直接在海外市场直接进行套保,则企业在内盘进行原料套保以外,还需要考虑在银行以外汇远期合约的方式对外汇波动进行套保。

  “银行可以在期货衍生品业务中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开户和结算交割等基础金融服务,以及各类大宗商品的基本面研究、期货衍生品咨询和交易、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方案设计、相关汇率风险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等增值服务。”邵科指出,相对而言,银行资金实力雄厚、客户基础夯实,专业人才众多、业务经验丰富,运营和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具备强大的产品设计、客户服务和交易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多元化的大宗商品衍生金融工具。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沈佳庆表示,国家鼓励传统金融业加大“产融结合”推动力度,深入产业发展一线,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与金融活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两者能够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在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中,银行、期货公司对企业经营和市场风险的关注点不同,两者结合将有效破除各方信息壁垒,有助于建立更客观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期货公司也更能充分发挥期货衍生品的价格发现与风险分散功能。

  “除了通过外汇套保帮助原料或产成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的企业外,银行还可以支持外贸出口企业。对于现货生产贸易企业而言,银行也可以和期货交易所合作,为他们量身定制降低交易和仓储成本、短期流动性成本的工具,比如大商所的非标准仓单期转现、郑商所的仓单质押逆回购。银行在这当中都是重要的环节。”杨敬昊表示。

  展望未来,沈佳庆建议,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单一业务种类越来越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的需要,这方面,不少期货公司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从只向客户提供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升级为向客户提供一揽子风险管理方案,含权贸易、“保险+期货”等,业务模式愈加丰富。商业银行推出期货衍生品业务过程中,在合规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要更好把握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