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02:56:30 股吧网页版
信用评级连遭降级 西安建工债务压力凸显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王登海

  本报记者王登海北京报道

  受净利润亏损、票据逾期、股权冻结、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信贷逾期等多项负面舆情影响,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建工”)今年以来连续2次被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下调信用等级评级。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到,西安建工是在西安本土崛起的大型国有建设企业,2017年,绿地控股参与西安建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西安建工的业绩曾连续5年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司的债务负担也急剧增加。但是,到了2022年,西安建工的业绩增长势头开始放缓,进入2023年,公司业绩断崖式下降,出现了首次亏损。

  对于公司经营情况,记者多次拨打西安建工披露信息以及披露信息负责人等公开电话,均处于欠费停机状态。6月19日,记者前往西安建工办公地采访,公司前台工作人员以没有预约为由,拒绝记者进入。另外,记者还向西安建工披露的邮箱发送了采访函,但是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净利润大幅亏损

  资料显示,西安建工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西安市建筑工程管理局。1996年按照西安市政府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撤销西安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成立西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成为西安市政府旗下的施工管理企业。

  2009年6月,西安市委、市政府以西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为基础,合并西安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组建了西安建工集团。

  2017年,绿地控股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正式参与西安建工混合所有制改革,以现金10.7亿元对西安建工集团进行增资并持有66%股权,西安建工成为绿地控股集团成员企业。

  截至目前,西安建工由绿地大基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西安市国资委)、西安合思合行企业管理中心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其中绿地大基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00%股份,为西安建工的控股股东,西安市国资委持有34%的股权。

  混改之后,西安建工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在2017年至2021年的5年时间内营业收入从120.07亿元增长至434.32亿元,年均增长率39.5%,利润总额从2.26亿元增长至11.6亿元,年均增长率60%。净利润也从2017年的1.77亿元增长到了2021年的9.63亿元。

  但是到了2022年,西安建工的快速发展戛然而止。这一年,西安建工全年承揽项目总金额为1303亿元,涵盖城市更新、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园、新能源等项目。营业收入为351.12亿元,较上年减少83.2亿元,同比下降19.16%。利润总额为9.53亿元,较上年减少2.10亿元,同比下降18.05%,净利润8.04亿元,较上年减少1.59亿元,同比下降16.48%。

  2023年,西安建工经营业绩再次断崖式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1.89亿元,同比下降59.59%;净利润亏损9.07亿元,同比下降212.15%,这也是西安建工自2009年组建以来的首次亏损。

  偿债压力增大

  混改之后,西安建工提出了千亿规模的发展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虽然呈爆发式增长,但是公司的债务水平也水涨船高。2017年时,西安建工的负债合计为136.49亿元,到了2021年,公司的负债合计达到了751.83亿元。

  2022年、2023年,西安建工的负债合计为759.66亿元、615.6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2.77%和81.63%,其中,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5.75%和91.91%。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0.2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68亿元,对短期有息债务的覆盖程度较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此外,大公国际还指出,西安建工房建业务涉及已发生债务违约的房企,相关款项存在坏账及资产减值风险,未来项目回款进度及规模存在不确定性。同时,2023年6月末,公司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度较2023年3月末出现下降。

  在西安建工2023年的年度报告中,公司也表示,近年来陆续出现金融机构控制贷款、缩减授信的情况,公司面临较大的融资到期还付压力。

  西安建工年报还显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合并口径除债券外的其他有息债务逾期金额为8.24亿元,融资主体有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工交建集团有限公司等,目前已被进出口银行、恒丰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四家金融机构起诉。

  此外,2021年、2022年、2023年,西安建工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195.81亿元、166.73亿元和101.2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3.16%、19.41%和14.49%。同期,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金额分别为90.73亿元、64.83亿元和59.30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0.73%、7.55%和8.49%。

  上述3年期间,西安建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余额分别为5.43亿元、7.72亿元、9.75亿元;西安建工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余额分别为3.22亿元、3.56亿元、3.97亿元。

  西安建工表示,由于建筑行业垫资施工情况较为普遍,若客户不能按时付款或保证金款项不能及时退还,将降低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并导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金额增加,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被连续下调评级

  受多项因素影响,今年以来西安建工信用等级评级一降再降。

  6月12日,大公国际发布公告称,决定调整西安建工主体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并将“21西安建工MTN001”信用等级同步调整为A。

  大公国际表示,2023年,西安建工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净利润大幅亏损;同时,西安建工工程施工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大幅减少,票据逾期、股权冻结、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信贷逾期等多项负面舆情长期未解决,上述情形对西安建工的信用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在票据逾期方面,西安建工不仅自身有票据逾期的情况,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也出现了票据逾期。

  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信息披露平台披露的信息,截至2024年5月31日,西安建工本部票据逾期余额为0.63亿元,子公司西安市建总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为0.29亿元,子公司西安建工物流设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为0.25亿元,子公司西安建工集团三建(贵州)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为0.23亿元,子公司绿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票据逾期余额为0.55亿元。

  在股权冻结方面,西安建工持有的西安建工站改项目建设有限公司及旗下的多家子公司股权被冻结。

  此外,西安建工仍有多家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信息,截至6月5日,公司子公司西安建工交建集团有限公司、绿建集团、西安建工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工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五建集团、西安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工建筑设计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西藏秦都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大公国际第二次下调西安建工的信用等级。今年3月19日,大公国际就发布了对西安建工信用评级下调的公告。根据公告,在此之前,大公国际评定西安建工主体信用等级为AA+,“21西安建工MTN001”信用等级为AA+,西安建工主体及“21西安建工MTN001”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此次调整后,西安建工及其债券“21西安建工MTN001”一并被下调至AA-。

  经过上述2次调整,西安建工及其债券“21西安建工MTN001”的信用等级均由AA+下降至A。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