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03:16:39 股吧网页版
海利生物拟跨界口腔再生医学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苏浩 曹学平

  本报记者苏浩曹学平北京报道

  兽用生物制品公司海利生物(603718.SH)欲进军口腔赛道。

  近期,海利生物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美伦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伦管理”)购买其持有的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盛生物”)55%股权,交易预估值为8.8亿—9.6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6月12日,海利生物开盘涨停,报涨停价7.70元/股,涨幅为10%。

  针对此次收购进展及后续安排,《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向海利生物方面致函采访。海利生物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瑞盛项目,公司正在按照相关规定,聘请中介机构开展包括但不限于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并将根据本次交易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有关的决策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预计自提示性公告披露之日起六个月内披露本次交易相关的预案或报告书(草案)。”

  超8亿元跨界收购

  相关资料显示,海利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动保”和“人保”两个不同板块。其中,“动保”业务是指动物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以猪用疫苗为主;“人保”业务即人用体外诊断试剂研究、开发和生产。

  而瑞盛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体组织器官修复与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产品及研发涉及口腔、皮肤、肛肠、美容、整形、普外等多个临床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口腔可吸收生物膜、脱细胞肛瘘修复基质。

  海利生物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瑞盛生物将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预计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将有所提升,有利于加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瑞盛生物与海利生物在主业上尚未有交集,收购后公司又该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拉升业绩?对此,海利生物方面告诉记者,瑞盛生物所在行业大类与公司“人保”业务所在的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同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本次收购也是公司进一步向“人保”业务发展的重要部署,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符合公司战略的发展。

  据悉,此次对瑞盛生物的收购案预计交易价值在8.8亿—9.6亿元。这个估值不仅与海利生物在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总和相当,而且远远超过公司多年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和。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2023年,海利生物的营业收入依次为3.47亿元、3亿元和2.41亿元,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5385.67万元增长至1.22亿元,随后下降至6287.02万元。

  “由于本次签署的协议仅为意向性协议,最终交易价格尚需在完成审计、评估后,由交易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并以各方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海利生物方面提示。

  此外,美伦管理目前持有瑞盛生物100%股份,其在本次交易中也提供了业绩承诺。在2024—2026年的业绩承诺期内,美伦管理对瑞盛生物的净利润预期分别设定为1.25亿元、1.375亿元和1.5125亿元。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承诺数暂定为不低于4.1375亿元。但目前尚未有关于瑞盛生物近期财务状况的详细信息在公告中披露。

  拟贷款6亿元

  实际上,此次海利生物抛出重组方案背后,是公司近年来业绩承压的现实。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海利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19.76%;对应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87.02万元,同比下降48.3%。

  分行业来看,2023年,海利生物在“动保”和体外诊断(IVD)领域的收入分别为1.23亿元和1.08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动物保健收入下降35.61%,而体外诊断收入则增长7.40%,毛利率分别为39.73%和62.34%。

  对于2023年业绩下滑,海利生物表示,由于相关资产剥离及“动保”业务受到上游养殖业景气度下降的影响,导致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

  进入到2024年,海利生物业绩下滑趋势并未得到改善,第一季度净利润甚至出现了亏损。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30.44万元,同比下降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1.94万元,同比跌幅高达126.13%。

  海利生物对此解释称,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系公司计提股权激励费用所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报告期内,公司计提股权激励费用1429.56万元,导致净利润降低1151.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海利生物拟采用现金方式支付,虽然公司称最终交易价格尚需在完成审计、评估后,由交易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并以各方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但8.8亿—9.6亿元的收购估值对于海利生物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海利生物账上的货币资金仅剩6026.12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78亿元。

  就在上述公告披露的同日,海利生物发布《关于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公告》称,拟向银行申请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委托贷款、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

  海利生物方面表示,公司取得该项授信额度有利于促进公司现有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新业务的拓展和新项目的推进,通过银行授信的融资方式补充公司资金需求,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增强公司实力,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不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