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03:46:19 股吧网页版
晶科能源缘何钟情TOPCon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张英英 吴可仲

K图 688223_0

  本报记者张英英 吴可仲上海报道

  在供需错配、价格下跌,以及内卷加剧和贸易壁垒升级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承压,甚至陷入亏损。

  面对这场光伏史上的第四次危机,晶科能源(688223.SH)却凭借率先杀出TOPCon技术路线和全球化市场优势,重回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的宝座,并表现出了强于同行的盈利水平。

  除此之外,晶科能源正加紧培育储能业务,并计划在未来3—5年内成为全球前三大储能供应商。在涉足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同时,晶科能源进一步加强电芯和“3S”(PCS、BMS和EMS)自研生产,打造全产业链布局。

  近日,在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上,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晶科能源储能事业部产品总经理吴殿峰接受了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采访。钱晶认为,从产能过剩到资本收紧,从价格下跌到利润下滑,全产业链正在遭遇新的周期体验,二季度以来产能出清速度明显加快,在目前价格水平下,像晶科能源这样还能保持盈利的企业已经微乎其微。

  钱晶还向记者表示,晶科能源技术重心只放在TOPCon以及未来围绕TOPCon的叠层技术上,包括TOPCon与钙钛矿叠层电池。至于晶科能源为何不像友商一样并行布局其他技术,原因很简单,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都不及TOPCon,专利风险也未能解决。

  “不会寄希望于别人退出”

  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截至目前各环节基本已跌破现金成本。究竟价格何时触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现在应该属于底部水位,SNEC以后两周内会有一波垂死挣扎的清盘价,月底基本就真正触底了。”钱晶判断。

  钱晶表示,晶科能源的组件平均价格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会略有回升。

  价格急剧下跌,叠加竞争激烈,倒逼着光伏行业各环节加速出清。实际上,过去一段时间,有关光伏企业裁员、放假、减产停产、项目延期或终止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钱晶表示,政策走向、产能出清、业绩分化等因素都会加速行业的重新洗牌,晶科不会寄希望于别人退出,只关注如何把自己做好。

  2024年第一季度,晶科能源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1.8亿元,光伏组件出货量约20GW,出货量和利润水平均位居行业之首。钱晶透露:“晶科能源的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在预期中。”

  过去20多年,光伏产业在高速发展中已历经三次危机,分别由2008年金融危机、2011—2012年欧美“双反”和2018年“5·31”政策引发。如今,可以说正在经历第四次危机,这再次考验着企业穿越周期的能力。

  在钱晶看来,晶科能源的竞争优势很多,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术领先,二是市场化能力,三是全球布局,四是企业责任。

  钱晶表示,第一,晶科能源TOPCon技术遥遥领先,26次打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并有能力将技术转化成量产产品,且保持较高的量产良率和成本控制能力,预计到6月底,晶科能源的N型组件出货量将超过100GW,其积累的制造能力和经验很难被超越。第二,在目前的政策和资本环境下,新增产能(含基于其他技术的产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也意味着其他技术失去了与TOPCon竞争的最佳时机。第三,当下,企业的市场化能力尤其重要。产能不代表产量,产量不代表销量。市场的多元化,客户数量和客户黏性,这些都很重要。

  “2024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约500GW—550GW,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目标是100GW—110GW,市占率有望第一个突破20%。”钱晶透露,目前公司的订单可见度已达到80%以上。

  明确新一代技术方向

  过去两年里,站在技术迭代升级的十字路口,每个企业做出了技术选择并展开规模化量产。其中,以晶科能源为代表的大多数光伏企业选择了TOPCon技术路线。

  在钱晶看来,TOPCon技术的市场空间还将持续三至五年。未来,TOPCon与钙钛矿叠层技术将是公司新一代的技术方向。

  “研发一代,量产一代,领先一代”是晶科能源的研发理念。钱晶表示:“晶科能源在光伏行业里比较务实。我们研发公布的技术就意味着是下一代要量产的。我们发布转换效率24%的TOPCon组件(基于电池转换效率26.3%),意味着该产品已经实现接单发货,并具有20GW产能,且成本极具竞争力,是一款商业化产品,而不仅仅是展会展品。”

  追求效率提升是光伏行业永远不变的话题。钱晶表示,今年晶科能源的TOPCon电池效率目标是26.5%—27%。“前两年,光伏企业一度比尺寸谁大、功率谁大,现在比的就是效率,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点。”

  在钱晶看来:“未来,钙钛矿可以与TOPCon、HJT、BC技术叠层,但最可行且最先实现商业化的,必定是钙钛矿叠合TOPCon。该技术现在需要继续突破包括材料稳定性、测试标准、工艺参数以及供应链等问题。从实验室走到产线还有一段距离,需要时间。”

  做系统集成只是第一步

  除了光伏领域,晶科能源还积极布局储能业务。作为一个跨界者,晶科能源正布局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并进一步切入电芯领域。在外界看来,这势必与宁德时代(300750.SZ)这些龙头形成直接竞争。

  吴殿峰表示,如果要把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做好,必须掌握电芯数据,关注不同温度、充放电倍率、一致性管理条件下对于储能电芯性能的影响。“我们通过自研电芯,掌握电芯数据,在控制策略上将更有信心把电芯性能发挥到最好状态,把效率、循环寿命做好,带给客户更高的价值,这是我们的初心。”

  在吴殿峰看来,储能系统集成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业务,而非设备的简单拼装。

  “晶科能源一直在扎实解决一些行业实际问题,比如最重要的储能安全问题。”吴殿峰举例称,“很多安全问题是因为电池设计不合理造成发热,从而影响了电池。晶科能源在电感连接上增加了感温探头,这样电缆的绝缘或松动造成发热便可以尽早被监测和发现。此外,通过漏电检测也可以尽早发现绝缘、短路问题。”

  过去数年,晶科能源在光伏组件制造上建立了先进制造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天然的制造优势。“通过借鉴光伏制造,晶科能源可以改变当前储能行业粗糙的制造方式,并提供具有质量和成本竞争力的储能产品。”吴殿峰说。

  吴殿峰表示,做系统集成只是晶科能源做储能的第一步,此后还会重点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将光伏和储能真正融合起来,形成聚合效应,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冲击,这也是公司的重要发力点。

  与光伏产业相似,储能产业链的价格下跌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吴殿峰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储能价格还会继续下探,将一直降至能源投资商安装储能具备收益的阶段。只有这样,储能行业才能真正迎来春天。

  钱晶补充道:“相比国内大储,工商业储能市场成熟更早一些。尤其是在峰谷电价差价较大的浙江、广东地区,工商业储能项目本身就具有营利模式。对于大储来讲,只有‘光伏+储能’的上网成本与火电成本持平,才更具有市场爆发的可能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