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21:17:00 股吧网页版
贵州黄牛、蓝莓等产品入粤,超六成湾区市民购买过贵州农产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6月20日,“贵品出山入粤进湾”——2024贵州品牌农产品大湾区系列推介活动在广州市举行。据当天发布的调研报告,超六成湾区居民买过贵州品牌农产品,湾区市民对贵州农产品的喜好具有多样性,包括贵州黄牛,遵义红茶叶、优质菌类、大方天麻、贵州菜心、兴仁薏仁、贵州刺梨等产品。同时现场还揭秘,最受湾区居民欢迎的贵州农产品包括关岭牛、麻江蓝莓等产品。

图片

  超六成湾区市民购买过贵州农产品

  据介绍,素有“山地公园省”之称的贵州省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2.5%,具有典型的山地立体农业特征。加之贵州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63%、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98.6%、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优良,因此十分有利于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是多种作物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

  近年来,贵州立足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成效显著。比如,贵州成为夏秋蔬菜南方第一大省,鲟鱼产量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规模、红托竹荪种植规模均列全国第一,梵净抹茶出口全国第一,镇宁蜂糖李、麻江蓝莓、大方天麻等生产规模全国第一。

  一大批贵州农产品也迅速成为网红产品,比如遵义朝天椒位列“中国十大名椒”之首,“老干妈”也因此驰名全球;贵州刺梨获钟南山院士打call点赞;“滚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畅销粤港澳大湾区,“跑山牛”贵州黄牛跑进长三角;贵州绿茶乃全国唯一的茶叶类省级地理标志农产品,兴仁薏仁米、从江香禾糯等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被纳入中欧地标互认协定;“都匀毛尖”等6个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贵州绿色农产品·吃出健康好味道”深入人心。

  根据大会现场发布的调研报告,65.8%的湾区市民了解并购买过贵州农产品,对贵州的农产品总体印象良好,综合评分为4.10分(5分制)。在全国各省份中,湾区市民购买贵州农产品占比最高。值得一提的是,湾区市民对贵州农产品的喜好具有多样性,涵盖了肉类、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多个品类,包括贵州黄牛,遵义红茶叶、优质菌类、大方天麻、贵州菜心、兴仁薏仁、贵州刺梨等。

  此外,本次调研还系统梳理了关岭牛、麻江蓝莓、梵净抹茶、镇宁蜂糖李等贵州特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潜力,遴选出了5类人气最高农产品、5类最具消费潜力农产品和8类公认风味农产品。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副领队刘正跃在现场表示,“近年来粤黔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生产端注重打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品牌,贵州每年数百亿的农畜牧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广东,粤黔协作消费帮扶金额连年实现几十个亿的量级增长。”

  自建供应链,贵州农产品跨境出海

  为做好“贵人服务”,在农业领域擦亮贵州营商环境品牌,贵州已编制出台《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投资指南》,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文旅融合、农机装备制造等领域招商推介项目205个,拟投资金额约278亿元。

  而贵州农产品除了正在“出山”,也在“出海”。贵茶集团营销中心销售中心李云就在现场表示,贵州抹茶已经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销售抹茶1000吨,产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抹茶因兼具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烘焙和餐饮渠道。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品质、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抹茶产品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敦促上游原料供应链发挥资源优势,在种植和生产环节上不断提升。

  为应用统一标准来研发产品、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早在2014年贵茶集团就牵头组建“贵茶联盟”,实施产业分工、实现抱团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农户种茶、联盟企业做碾茶初加工,贵茶做好抹茶精制,整个产业链从茶园种植、施肥、采收再到碾茶加工,贵茶集团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欧盟标准。

  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区经理张天学告诉南都记者,拼配技术也是贵茶能做大规模的关键所在。“古话说‘酒靠勾兑,茶靠拼配’。只有我们的研发团队对单一原料非常熟悉,才能在接到客户需求的时候快速响应,满足客户的需求”。

  据悉在贵茶集团龙头带动下,贵州全省22个县市区的61家茶企加入贵茶联盟,以欧盟标准对产业链生产环节实行严格把控管理,建成以江口为核心的抹茶基地3万亩、碾茶生产线53条,辐射带动建设14万亩符合欧标茶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