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21:51:59 股吧网页版
Manner冲突事件启示录:小店模式无序扩张留下后遗症,到底谁“失控”了?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方凤娇

  近日,Manner咖啡师与顾客冲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Manner咖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Manner咖啡6月21日晚在官微发布致歉声明。

  与其说员工情绪失控,不如说是行业发展的失控。事件背后,国内咖啡市场近年来疯狂扩张,行业严重内卷,包括Manner在内的品牌早已陷入无序扩张的反噬。接下来行业如何慢下来,进而寻求高质量发展,或许值得整个行业深思。

  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一些品牌疯狂扩张后,会留下很多的后遗症,包括管理、运营、服务等跟不上。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Manner的模式是轻资产、小店为主,其人员配备较少,给员工工作强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其他大店模式分工协作的品牌不同。“把整个咖啡行业做精做透做细,才是未来整个咖啡商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失控的Manner

  6月17日,一段咖啡店内的监控视频显示,Manner咖啡上海一家门店的女店员突然情绪失控,将一杯粉状物泼向对方,并歇斯底里地大喊“你投诉呀”。监控视频位置显示为“威海路716号门店”。

  同日,另一段咖啡店内的监控视频显示,Manner上海一家门店有顾客因等待时间过久,向男店员发出抱怨,而店员回复表示“可退单”后,引发顾客不满,视频显示该店员与一名女顾客发生争执,双方一度发生肢体冲突。

  最新回应显示,向顾客泼咖啡粉的涉事女孩已被辞退,另一名男店员也已当面向顾客承认错误并道歉,双方已达成和解。

  而两起事件皆因出咖啡的效率太慢。

  值得注意的是,综合相关信息可知,事发两个门店店员数量较少,其中一个有两名店员,另一个只有一名店员。当订单涌来后,店员同时要承担点单、制作、理货、打包、清洗等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不可避免捉襟见肘。

  汪洪栋对记者分析认为,如果是一家门店出现此类问题,可能属于偶然性。但同一天事发两个门店,说明公司在管理方面确实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汪洪栋也注意到,在网上有很多声音,部分前员工吐槽工作的强度问题,还有排班工作压力大,以及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等问题。因此,员工的压力会较大,就可能会把不满或者一些情绪释放在门店上并给到顾客,从而产生这种矛盾。

  事实上,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情绪失控的店员背后,是Manner飞速扩张的“失控”。

  对于该事件,Manner官微6月21日晚发文称,对此深表歉意。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顾客致歉,也对当事咖啡师伙伴进行了安抚。公司将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尽可能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升顾客服务满意度。

  疯狂扩张的咖啡店

  官网显示,Manner coffee隶属于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有拿铁咖啡、浓缩咖啡、意式咖啡,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15元到25元。基于上海本土Coffee文化向全国辐射,发展至今已是中国最大的精品咖啡连锁品牌之一。

  据天眼查,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韩玉龙,注册资本约403万人民币,由韩玉龙、陆剑霞、深圳龙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该公司拥有380余家门店,其中,6月17日一天就成立4家,此前也多次出现一天成立3家、4家门店的情况,今年4月一个月就成立了17家门店。

  截至6月10日,Manner在全国拥有1295家直营门店,其中上海市门店数量最多,为544家,其次为广东省,189家。

  上述事件发生后,目前Manner在抖音平台的两个官方账号内容均已清空,两个账号的粉丝量分别为46.3万和12.5万。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Manner30天的销售额近750万元,主要售卖商品是其挂耳咖啡粉。

  疯狂扩张的不只是Manner,还有库迪等品牌。库迪成立于2022年。2023年,库迪极速拓店,据其招商手册,2022年12月其门店数为137家,2023年其门店则增加了超6800家,直冲7000家门店目标。

  近几年我国咖啡市场规模增长迅猛。6月21日,据天眼查,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22.12万家。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显著增长态势。自2014年的1.79万家增长至2023年的6.01万家,增速在5%—40%的区间内上下波动。

  在汪洪栋看来,咖啡之所以被看好,一是跟茶饮相比,咖啡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很多人看到其市场增长潜力,有机会能打造一些新品牌,因此疯狂去开店;二是与所谓的价格战或咖啡市场补贴有一定关系。咖啡市场的补贴最大的功能就是会培养咖啡市场的一些消费者,培养其消费习惯。

  此外,咖啡产品本身也做了一些改进,变成了咖啡风味的饮料,也因此扩大了受众群体。

  上述原因促成了过去几年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当然还有一点是很多人认为咖啡相对于奶茶而言更为健康,并且咖啡成瘾属性更强,一旦习惯喝咖啡可能就很难摆脱。”汪洪栋补充说,这也是很多业内比较看好咖啡市场的重要原因。

  如何解决后遗症

  飞速扩张的同时,不可避免会留下后遗症。

  在朱丹蓬看来,我国咖啡市场步入高速增长、高速发展、高速扩容的大的消费红利期 ,越来越多的咖啡品牌都在高速扩张,整体而言,这背后也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及模式短板。

  朱丹蓬介绍,以Manner为例,其模式是轻资产、小店为主,其人员配备较少,给员工工作强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其他大店模式品牌不同。大店模式的品牌是更多有分工协作。而Manner咖啡5000元营业额以下的门店人员只有一个人,这种人员配备是不合理也不科学的。这对于消费者的体验感、对消费者的服务体系、客户黏性也存在很大的短板。

  据朱丹蓬分析,从此次Manner事件不难看出,我国咖啡行业步入大消费红利的节点,品牌方要更多地去全方位、多维度地解决行业发展的态势与自身定位的矛盾,解决消费者消费愉悦感及店员工作强度的矛盾。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整个咖啡步入高强度竞争节点,品牌方如何能在场景创新、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保证以及服务体系升级、客户黏性等方面去发力,否则企业运营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或危机。

  汪洪栋同样表示,疯狂扩张会引发价格战,导致很多咖啡门店出现倒闭潮。还有些品牌疯狂扩张了以后留下很多的后遗症,包括公司管理跟不上、对加盟商的扶持不到位等乱象。

  汪洪栋认为,不能盲目追求规模上的增长,而要看重开店的质量和门店的存活率。咖啡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一定是在要求品牌在各方面没有短板,包括产品定价、供应链内部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如果某一个环节有明显漏洞,早晚会出事。

  “把整个咖啡行业做精做透做细,才是未来整个咖啡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朱丹蓬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