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2 22:21:50 股吧网页版
2024明水古城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开幕
来源:海报新闻

  诗如清泉涌,诗歌照见生活。6月21日,时值李清照诞辰940周年之际,如泉涌·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在山东济南章丘明水古城启幕。

  诗词歌赋、古建风骨、儒商精神、非遗传承,如今在这里又一如百脉泉涌,荣光重现。清照诗歌艺术节依托章丘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得天独厚的泉水自然生态,以诗歌之名,焕发和重塑当代文化景观。

  开幕式上,中共章丘区委书记马志勇在致辞中表示,百脉此泉古,章丘名士多。古往今来,章丘的“山泉河湖城”备受历代文人雅士推崇,这座城市从未离开过诗歌。李清照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成就,千古传扬,照拂未来。可以说,清照因诗词而闻名,章丘因清照而厚重,自然灵动、泉韵山情的章丘是孕育墨客的福地,更是诗歌创作的宝地。

  作为特别合作伙伴,清照诗歌艺术节得到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等机构的特别支持。两国驻华文化机构与清照诗歌艺术节的深入交流,无疑为中外诗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开幕式还荣幸地邀请到专程从英国来参加诗歌节的诗人萨拉·豪,同处一个时代、不同国家和背景的诗人们在明水古城将会激发绚烂火花。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顶度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明水古城项目的总规划师和总设计师的陈向宏在致辞中指出,清照诗歌艺术节要办下去,一定要在“三个拥抱”上下功夫。

  “拥抱生活”。采诗、写诗可以知民情、观风俗。“诗与远方”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发展,诗歌艺术节是泉水之上精致美好生活的生动呈现,诗歌节将以打造明水古城与众不同的“诗城”为目标,让“泉”和“诗”,成为融入“好客山东”豪迈中的柔软的自由生活方式,通过与明水古城丰富的人文历史风情民俗传统的融合,构建全国古城中独特而美好的诗意生活意境,让所有来明水古城、爱明水古城的百姓对美好生活拥有更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拥抱艺术”。诗歌是人类思想感情和丰富想象中最美的语言。无诗意,不艺术,明水古城要走出古城古镇古村的“同质化”,必须既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又是一个融合世界性现代艺术萌生出彩的艺术之城。清照诗歌艺术节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诗人作品,更是开放给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未来将在文学、音乐、当代艺术各个领域引入更丰富的业态,每周末在明水古城街头的“易安诗会”就是明水古城打开的一扇“诗歌之窗”“艺术之窗”。

  “拥抱青年”。以诗为歌,张扬青春的活力,明水古城的未来是青年的认可,人的青春,需要与诗相伴。清照诗歌艺术节将聚焦青年文化的热点,在已组建的山东高校艺术联盟的基础上,通过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青年诗会、文学沙龙等多种符合青年人兴趣和爱好的活动举办,不断引导和培育年轻游客在文化消费上的新需求,增强青年族群的话题度和参与热情,使明水古城成为年轻人探索自我、展现自我、丰富自我的理想之城。

  活动现场,还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不同国家的六十余位诗人代表,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大家一同用双眼、用听觉来相遇诗人,来感受诗歌,重返我们诗意的生活,精神的家园。

  据悉,如泉涌·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将持续至6月26日,以“诗歌+”的形式,围绕诗歌、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科技、舞蹈、出版、大赛、市集、教育等30余场活动,秉持着专业的学术态度,以青年性、实验性和未来性为底色,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面向,践行诗歌的公共化,为诗歌和公众、诗歌与生活建立起通道和桥梁。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清照诗歌艺术节是一个可以让大众近距离沉浸在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特有的诗意生活价值的艺术节庆,期待这个“名城名节”在未来的岁月中,不断焕发异彩,成为一张“讲好中国故事”的世界文化名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