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3 08:21:30 股吧网页版
多国央行宽松信号下 降息浪潮将如何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2024年这一万众瞩目的“降息之年”,更多宽松信号开始出现。

  当地时间6月20日,英国央行“鸽派暂停”,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25%不变,但暗示已接近首降,挪威央行等也选择保持利率不变。而瑞士央行则宣布连续两次降息,通胀压力减轻、欧洲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瑞郎升值,这是瑞士央行行动的重要原因。

  在近日一系列央行的利率决议中,英国央行的行动备受关注,连续七次会议“按兵不动”,9人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中有7名委员支持维持利率不变,2名认为应该降息,与5月会议的结果相同。

  但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央行会议纪要显示,对一些委员来说,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是“微妙平衡”的,这表明英国央行可能更接近降息。货币市场定价显示,英国央行8月份降息的可能性超过50%,而在决议公布之前仅为32%。交易员们还提高了年内降息幅度的预期,几乎消化了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行动。

  在英国央行按兵不动背后,降息的脚步实际上已经越来越近,全球越来越多的央行处于降息路上或者已经降息,放松货币政策已是大势所趋

  通胀“达标”英国央行为何按兵不动?

  2022年年底英国通胀率一度达到11.1%的峰值,如今已大幅好转。

  6月19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涨幅从4月份的2.3%降至2.0%,符合预期。剔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的核心通胀率从4月份的3.9%降至3.5%,也与预期一致。不过,英国央行一直密切关注的服务业通胀年率仅从5.9%降至5.7%。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英国5月CPI已降至2%,其主要贡献在于食品价格的下降,但5月核心通胀率为3.5%,服务通胀率为5.7%,仍处于较高水平,其背后是英国薪资增速仍处高位,最新公布的4月平均周薪同比增速为5.5%。英国央行要使通胀可持续地回到2%的目标,必须解决核心通胀高企的问题,目前的高薪资增速可能带来通胀反复的风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央行对降息继续保持偏谨慎的态度是合理的选择。

  在整体CPI回落至2%之际,英国央行预计今年下半年CPI将小幅上升,能源价格仍对通胀形成支撑。最近几个季度的失业率相对持平,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比官方数据显示的略紧。一些委员们认为,通胀持续性的关键指标“仍然偏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服务业价格、强劲的国内需求和工资增长可能带来的第二轮效应。

  服务业通胀和避嫌大选都是英国央行按兵不动的重要因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英国CPI虽然回落至央行目标区间,但服务通胀仍存在黏性。5月,餐饮和酒店价格同比上涨5.8%,较4月的6.1%仅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仍面临较高通胀压力。同时,英国大选在即,经济形势是保守党和工党竞选辩论的重要主题之一,降息会对英国经济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尽管英国央行强调不会由于大选影响利率决策,但避免大选期间对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可能仍是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一个因素

  虽然英国5月通胀率在近三年来首次放缓至英国央行2%的目标水平,但服务业价格增长仍接近这一水平的三倍,未来谨慎、间歇性降息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董忠云分析称,目前欧美央行均难以对后续货币政策走向给出确定性较高的前瞻性指引,主要模式是盯紧主要通胀和经济指标,相机抉择。因此,如果后续英国薪资增速和服务业通胀能够持续降温,英国大概率将步入降息周期。但预计薪资增速和服务业通胀难以出现非常迅速的回落,这意味着央行仍需要时刻平衡宽松的潜在风险,降息的过程不会十分顺畅和快速。

  瑞士央行意外两连降

  今年3月,瑞士央行出人意料地下调基准利率,成为第一家降息的发达经济体央行。如今,在主要央行犹豫不决之际,瑞士央行再次降低了利率。

  当地时间6月20日,瑞士央行公布最新货币政策决议,宣布再次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符合市场预期,决议公布后美元兑瑞郎走高。

  需要注意的是,瑞士5月通胀率稳定在1.4%,过去11个月的物价涨幅都在瑞士央行设定的0—2%的目标区间内,瑞士央行称当前物价稳定。瑞士央行同时宣布下调通胀预期,预计2024年通胀率为1.3%,2025年为1.1%,2026年为1%。

  经济展望方面,瑞士央行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约为1%,2025年将加速至1.5%左右。瑞士央行表示:“从中期来看,在海外需求略微增强的支撑下,经济活动应会逐步改善。”

  市场此前预计瑞士央行会在首降后暂时按兵不动,为何却意外连续降息?

  董忠云分析称,通胀压力的缓和为瑞士央行降息提供了可行性,而遏制瑞郎涨势、缓解出口压力、提振国内经济预期为瑞士央行降息提供了必要性,从瑞士央行的决策上也可以看出其决策重心在向稳定经济层面倾斜,通过放松货币条件来预防和应对外部风险

  此外,俄乌局势、欧洲政治“右转”都会增加未来欧洲政治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央行的连续降息可能会对其他欧洲主要央行产生连锁影响,提升其他央行年内降息的概率。

  最近瑞郎兑欧元走强可能是瑞士央行决定降息的一个重要因素。瑞银分析师Alessandro Bee表示,市场开始担心法国债务和即将到来的法国选举,这可能成为瑞士央行不希望瑞郎过度升值的一个因素。但未来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有限,瑞士越来越接近1%左右的名义中性利率水平。

  官方层面,瑞士央行行长乔丹表示,央行将继续把通胀问题作为其首要任务,利率是央行的主要工具,并辅以外汇干预措施。

  宽松浪潮能走多远?

  6月早些时候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涵盖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已经降息,超过半数的G7国家已经走上转向之路,除去“另类”的日本央行,接下来英国央行、美联储迟早也会降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大潮声势渐起。

  李颖婷分析称,目前看英国央行8月降息的概率较高。一是英国央行进一步释放“鸽派信号”。会议纪要称,在服务通胀上涨背后,主要是通胀篮子中部分指标仅反映年度变化以及部分指标短期波动较大,所以并未显著改变通胀下行的轨迹。二是劳动力市场走弱。2024年2—4月,英国劳动参与率为74.3%,低于2023年同期的75.9%。4月,英国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4%,劳动力市场降温将为英国央行降息提供更多空间。

  美联储则有可能在9月进行首降。近期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3.8万人,高于预期的23.5万人;5月份美国新屋开工量下降5.5%,为四年来的最低水平,新屋开工量从4月份的135万套下降至128万套。

  越来越多的央行已经降息或处于降息路上,这股降息浪潮最终可能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未来需要警惕的是,相对鹰派的美联储或将间接限制其他央行的降息空间。

  美联储6月发布的利率点阵图预计年内仅会降息一次,相对鹰派的货币政策也在支撑美元。6月20日,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上涨0.2%,收于1267.71点,为去年11月初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当前市场环境下美元正受到越来越多汇市交易员的青睐。

  与此同时,非美货币再度承压。以亚洲货币为例,近期包括日元、韩元在内的主要货币再度迎来新一轮贬值压力。6月20日,日元对美元连续六个交易日出现下跌,创下3月以来最长的连续跌幅,收盘时接近1美元兑159日元,为1990年4月以来最低收盘水平。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轮全球宽松浪潮可能不会走得太远。董忠云对记者分析称,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这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元的利率水平通过全球资金流动、汇率等渠道间接影响着非美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选择,这使得非美经济体的利率水平通常与美元利率走势趋同:美联储降息有望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而在美联储降息之前,非美央行实施宽松会存在一定的顾忌从长期来看,逆全球化趋势可能会抬高未来的全球通胀中枢,这可能意味着未来降息的终点水平会高于本轮加息之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