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3 11:58:09 股吧网页版
IPO雷达|从A股转战港交所,佑驾创新:业务持续增长却连年亏损
来源:读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5月27日,智能驾驶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佑驾创新”或“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佑驾创新此前曾于2023年8月9日启动A股上市辅导,但在2024年5月23日,该公司终止了与辅导机构的上市前辅导委聘协议。从A股转战港交所,这家自动驾驶赛道的智驾公司采用的是横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车路协同的三位一体业务模式。在招股书中,佑驾创新自陈,公司实现了持续的业务增长,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据证监会官网最新信息,本周证监会国际司共对8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佑驾创新被要求补充说明公司2021年4月以来历次股份变动的定价依据及合理性、本次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有争议的情形等问题。

  ▲佑驾创新港交所招股申请书截图

  终止A股上市四天后即转战港交所,九年完成17轮融资

  佑驾创新创始人刘国清1987年出生。他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赴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之下,2013年回国创业,2014年在深圳正式创立佑驾创新。

  在资本背景方面,公司最初获得阿里巴巴现任CEO吴泳铭的天使轮投资,后来还获得了吴泳铭创建的元璟资本的投资。公司知名股东还包括四维图新、蔚来资本、东方富海等。2015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每年均有1-3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公司9年来完成了17轮融资。在IPO前最后一次融资中,由吴泳铭控制的杭州圆景乐驰向公司增资1000万元,投后估值达到53.48亿元,较8年前天使轮融资时的2500万元,大幅增长了213倍。

  佑驾创新此前曾于2023年8月9日启动A股上市辅导,但在2024年5月23日,该公司终止了与辅导机构的上市前辅导委聘协议。

  对此,佑驾创新认为,考虑到整体市场环境,以及把握国际市场机遇的未来战略,在联交所上市将更有利于公司发展。5月27日,佑驾创新便迅速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申请书。

  拥有全栈自研发能力,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64.9%

  在招股书中,佑驾创新称,基于在算法开发、软件工程以及硬件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优势,公司战略性地布局和推进了三大业务线。该策略符合自动驾驶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

  佑驾创新表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是公司业务的核心和基础。市场对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认可和采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也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渐进式发展策略。公司从基础的ADAS功能起步,逐步迭代升级。公司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组合涵盖了从L0到L4智能驾驶的各类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场景和车型的需求。公司这些积累的技术能力、经验、客户和口碑,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公司的产品组合包括集成了算法、软件和硬件的解决方案,横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和车路协同等业务线。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驾驶和乘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形成协同效应。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高级别化,各类驾驶及座舱解决方案联动的重要性凸显。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监测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行为及状态进行及时干预保障驾驶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具备交互智能的座舱功能,向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驾驶及乘车体验。基于双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能够顺应整车厂“跨域融合”的趋势,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

  车路协同是实现整体汽车智能化的关键要素。随着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发展,除聚焦于单车智能外,公司亦通过提供与车路协同相关的解决方案拓宽应用场景和新市场。车路协同通过互联互通和信息的交互,让车辆获得超视距感知,成为智能驾驶规模化应用的推动力。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解决方案部署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及自2024年1月1日起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分别与14、20、21及20家整车厂就20、36、51及35款车型开展定点项目的持续开发,并分别与9、19、26及29家整车厂就22、53、64及88款车型进行了量产。公司的收入从2021年的人民币1.75亿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2.79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4.76亿元,2021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9%。其中,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作为支柱性业务,收入占比八成至九成。

  在技术方面,佑驾创新表示,公司的全栈自研发能力为全面的技术进步和迭代奠定基础,增强了公司解决方案的自主性,并使公司能够延伸到不同的业务线。公司的自研能力使公司的研发成果更迅速商业化落地,形成了更灵活的解决方案交付模式。公司相信,全栈自研能力是公司能从自动驾驶智能解决方案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亦是公司未来研发成果商业化的基石。得益于全栈自研能力,公司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加强客户合作,建立竞争优势,并提升行业口碑。

  此外,在研发方面,佑驾创新也舍得投入。2021年到2023年的研发支出分别为8220.1万元、1.39亿元和1.50亿元。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连年产生亏损

  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称,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公司经营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倘公司未能成功与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竞争,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倘公司无法及时开发并推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及客户需求的新解决方案,公司的未来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竞争地位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已经并打算继续大量投资研发,这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结果,因此公司的短期现金流量、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录得净亏损及净经营现金流出;及公司无法保证公司为解决方案寻求定点所作的努力不会白费。

  公司所在自动驾驶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主要与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和车路协同的其他公司竞争。公司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公司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公司是否能继续及时开发、及时交付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并与现有和新晋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竞争,从而在公司的目标市场上崭露头角并保持领先地位。如果公司没有或将来没有获得较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务资源、更尖端的技术能力、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和更稳定的关系,公司可能无法较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地应对新的或不断变化的机遇、技术、监管要求或用户需求。

  在招股书中,佑驾创新自陈,公司实现了持续的业务增长,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披露的报告期内(2021年-2023年),佑驾创新净亏损分别为1.4亿元、2.21亿元、2.0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68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31亿元、2.06亿元、1.85亿元。对于连年产生亏损的原因,佑驾创新表示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研发投资及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综合影响。

  ▲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自陈,公司实现了持续的业务增长,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佑驾创新销售成本分别为1.58亿元、2.46亿元、4.0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90.3%、88%、85.7%,公司常年面临着成本控制的挑战。

  面临着现金流状况恶化等棘手问题

  除了连年亏损之外,佑驾创新同时面临着现金流状况恶化等棘手问题。在上述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52亿元、-2.55亿元和-2.76亿元。截至上述报告期末,佑驾创新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1.01亿元、2.18亿元、3.34亿元,2022年-2023年增速分别达115.84%、53.21%,2022年增速甚至超过营收增速;公司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2660万元、5556万元、7786万元,2024年3月末,这一数字突增至1.48亿元。同时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公司产生长期借款分别为1880万元、4793.6万元。

  按照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佑驾创新所有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于3.00%至4.90%之间,到期日为2024年4月至2025年10月。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023年末,公司投资于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及理财产品分别为1.35亿元、4458.1万元、2.11亿元。尤其在2023年底,其结构性存款及理财产品激增至2.11亿元,但其预期回报率仅为1%-2.8%。这些资金本可用于公司运营,佑驾创新为何却以更高的利率从银行贷款?

  据证监会官网最新信息,本周证监会国际司共对8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佑驾创新被要求补充说明公司2021年4月以来历次股份变动的定价依据及合理性、本次拟参与“全流通”的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有争议的情形等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培育了全球主要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市场。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3,050万辆,佔全球汽车销量的32.9%,预计2028年将达到3,500万辆。同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需求,进而促使汽车智能化功能的普及。汽车销售的稳定增长及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日益普及将推动中国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行业的持续发展。按收入计,中国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包括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于2023年达到人民币1,750亿元,预计于2028年将达到人民币4,3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8%。佑驾创新在这条赛道上能否获得终极成功,还需拭目以待。

  审读:汪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