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3 17:56:29 股吧网页版
“什么都往咖啡里放一放”!中式口味成亮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陈醋咖啡、糖葫芦冷萃、普洱茶咖、拍黄瓜咖啡……越来越多新奇的咖啡特调成为了当前咖啡店里消费者的“新宠”。6月22日,记者来到了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位于胡同中的咖啡店发现,店内最热门的咖啡是半棕半绿、添加了新鲜黄瓜汁的“拍黄瓜特调”。

  店主告诉记者,这款拍黄瓜特调是店里的“当红炸子鸡”,自推出后就广受欢迎。受到今年多种新奇咖啡新品的启发,上个月店里还推出了普洱咖啡、酒精咖啡和时令水果制作的果咖等新品。

“什么都往咖啡里放一放”

  “喝到过陈醋咖啡、米浆咖啡、伏特加咖啡、中药咖啡,之前还有往咖啡上放皮蛋、用青椒当杯子装咖啡的。”上海的小杨基本每周都会去不同的咖啡店“打卡”,她表示,除了品尝不同咖啡店里咖啡豆的口味,最感兴趣的就是店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新品,“感觉现在什么都能往咖啡里放一放。”

  她提到,自己一直很想尝试北京环球影城里的限定 “糖葫芦冷萃”咖啡,“因为很多咖啡都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他地方不一定有。就算都是咖啡加茶,不同地方偏好的茶叶种类也不完全一样。”

  到咖啡店小聚已经成为了不少城市居民的日常放松方式。6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北京东城区一家位于胡同中的咖啡店,发现店内所有位置都有顾客了。店员告诉记者,周末往往到晚上七八点就停止出餐了,但店里都还是满员状态。

  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中式风格咖啡馆人满为患。本报记者王婧涵摄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店内最热门的咖啡是一款半棕半绿、添加了新鲜黄瓜汁的“拍黄瓜特调”。店主告诉记者,这款拍黄瓜特调是店里的“当红炸子鸡”,自推出后就广受欢迎。受到今年多种新奇咖啡新品的启发,上个月店里还推出了普洱咖啡、酒精咖啡和时令水果制作的果咖等新品。

  店内点单量最高的“拍黄瓜特调”及中式茶店。本报记者王婧涵摄

  有顾客表示,最初是在网上看到了,怀着猎奇的心态来尝个鲜,到了之后发现店内的中式风格非常独特,饮品味道也很清新,有胡同里夏天的感觉,“这两年国潮也比较热吧,西式的咖啡搭配一些中式或者有地方特色的元素,会让人比较有尝试的想法。”某消费者表示。

咖啡“中国化”由外到内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人均咖啡消费杯数也由2016年的9杯上升到16.74杯。

  随着众多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有中式特色的咖啡特调数次出圈,成为各家咖啡品牌和咖啡店的“流量密码”。

  有餐饮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咖啡市场的需求培育不能寄希望于罐装咖啡和速溶咖啡。市场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是社交属性,因此,咖啡馆作为咖啡饮品的主要承载场景,在全国范围的持续渗透能够提升国内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度。而在国潮影响下,中式咖啡因其独特特色、新奇体验,能够帮助咖啡馆和连锁品牌打出知名度。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咖啡馆价格与全国青年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匹配程度,是影响中国咖啡需求天花板的关键。在咖啡供给推动下,咖啡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而中国咖啡市场核心目标群体“90后”“00后”和“10后”的收入将完全可以负担这样的价格水平。

  当前,全球超过70%的咖啡豆产自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五个国家。咖啡主要消费国大多不是咖啡生产国,产地和消费区域分离,导致全球咖啡消费主要依赖进口。

  在中国,巴西咖啡豆在咖啡豆市场中的占比达36%,进口咖啡整体占比超50%。而国内云南等地自产的咖啡豆产量和质量还在快速提升期。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数据,云南精品咖啡率、咖啡精深加工率在2021年仅为8%和20%,到2023年分别提升至22.7%和56%。星巴克、瑞幸、库迪咖啡、挪瓦咖啡等连锁品牌均开始使用云南咖啡豆作为原材料供应。

  这些连锁咖啡品牌在配方和品类上创新,以饮品化的咖啡风味为核心卖点,使市场上的咖啡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饮用习惯,由外到内的实现咖啡“中国化”,拓展了咖啡市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