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3 19:53:59 股吧网页版
华为终端再出海 全面回归全球市场
来源:中国经营网

  以Mate 60系列发布为起点,华为旗舰产品发布节奏在2023年全面回归正常,并成功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抢购热潮。研究机构Canalys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华为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暴增70%,市场份额攀升至17%,在经历了13个季度后,重新回到排行榜首位。

  尽管华为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但其何时全面回归全球市场一直是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华为目前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试图收复海外“失地”。日前,华为在迪拜发布了一系列穿戴、PC、平板新品,之后在拉美墨西哥、亚太吉隆坡、欧洲慕尼黑接力开启发布。不仅如此,华为终端在巴黎、米兰、慕尼黑、伊斯坦布尔、墨西哥城等这些国际都市也设立巨幅广告牌。

  欲演“王者归来”

  从2023年起,华为旗舰产品发布节奏全面回归,华为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华为也正在谋求重回全球舞台。2023年5月,华为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产品发布会,推出了P60系列手机、Mate X3折叠屏手机等产品,这是华为时隔近四年之后,首度在海外举办产品发布会,此后,凭借Mate60系列强势回归,华为正在逐步夺回自身的市场份额。

  进入2024年,华为吹响全面“进军”海外市场的号角,华为Pura 70系列于今年4月在中国开启先锋计划销售后,在欧洲、中东非、亚太、拉美等多区域上市销售。

  与此同时,刚刚过去的5月,华为在迪拜开启全球夏季新品campaign,发布了一系列穿戴、PC、平板新品,不仅如此,全球多个国际大都市的机场、商圈广告大牌都展示了华为产品。

  Pura 70系列一经上市就收获了一众好评,尤其在海外市场,诸如福布斯、CNET等多家海外媒体对于华为Pura 70 Ultra的影像实力与设计给予好评。福布斯表示华为Pura 70 Ultra的“相机硬件业界领先,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技术和功能”。在权威机构DXOMARK的全球影像排行榜上,Pura 70 Ultra以163分的总分名列第一。

  新品打包出海

  相比起手机,可穿戴、PC以及平板新品在全球市场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实际上,随着产品功能的持续创新,可穿戴设备尤其腕戴市场已逐渐超越简单作为手机延伸的定位,转变为一种具备独立性与独特功能的创新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与认可。

  据Canalys预测,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在2024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而到2025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的出货量有望达到2.17亿台。

  手机厂商也意识到可穿戴设备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保持稳定有序地开发迭代节奏,华为亦是如此,WATCH GT 4、WATCH FIT 3等成为华为在海外市场的主力产品,尤其是全新的WATCH FIT 3,作为华为的“小方表”,在方形设计、材质工艺、交互设计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成功重构了华为FIT系列的方形形态。

  华为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华为智能穿戴产品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1.5亿,连续5年稳居中国智能手表市场第一。Canalys最新发布报告显示,华为在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46%的增长率位居全球增速榜首。

  Canalys表示,前五名厂商中,华为在基础手表市场有重要影响。华为改进设计和材料质量,提升了基础手表的吸引力,进而强化了其高阶产品形象。

  除可穿戴设备外,华为PC平板也开始领跑市场,IDC报告显示,从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平板市场出货量TOP5的排名来看,华为市场份额增至36.3%,领先苹果近12个百分点。

  在今年5月份,华为迪拜创新产品发布会上,华为也将全新一代的HUAWEI MateBook X Pro、HUAWEI MatePad 11.5"S带到了全球市场,并收获了诸如Stuff、Expert Reviews、Android Authority等权威海外媒体的高度赞誉。

  华为对海外市场并不陌生,此次重返全球市场,华为几乎将所有旗舰产品全面推向市场,全球市场份额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苏态势。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可,实际上是对华为长期在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投入所带来产品先进性的肯定,以及对品牌长期以来正向积累过程的认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