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3 20:22:19 股吧网页版
《大雷雨》唱响外高桥,沪剧传承美育基地揭牌
来源:上观新闻

  “人盼成双月盼圆”“悲凉世界”“你说我不肯原谅你”……随着沪剧《大雷雨》在上海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唱响,上海新添一方沪剧传承美育基地。为全面推广美育教育、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深入贯彻并融合上海社会大美育计划的核心理念,由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携手上海沪剧院共建的外高桥沪剧传承美育基地,6月23日揭牌。基地特聘上海沪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丁叶波、江紫珊、王涵馨为艺术指导。

  沪剧《大雷雨》根据吴琛话剧本《寒夜曲》改编,1950年由石筱英、邵滨孙、筱爱琴首次搬上沪剧舞台,1979年经过改编整理在舞台传唱至今,留下“夫妻会”“花园会”等经典折子戏。

  6月23日演出现场,既有家住外高桥的居民,也有不少戏迷从城市各个角落赶来。因儿子工作调动,从浦江镇搬来此地的曹阿姨是有50年戏龄的老戏迷,她原先居住的浦江镇是沪剧大镇,同学和周边邻居都喜欢听沪剧、唱沪剧。但随着儿子在外高桥落户,为帮忙带孙子,她离开了原先熟悉的环境,也渐渐远离了那个沪剧氛围浓郁的“心灵家园”。去年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成立后,她重新找到看戏的地方,听说这里要变成沪剧传承美育基地,以后常常会有沪剧听,她兴致勃勃地来捧场,还不忘拍照发朋友圈,招呼小姊妹有空来看戏。

  为助力基地打造,华人梦想和上海沪剧院精心策划“沪‘聚’外高桥”艺术普及系列演出。14场沪剧演出涵盖经典传统剧目、“点播率”极高的折子戏以及韵味悠长的清音会等多种形式。

  基地还将推出沪剧艺术鉴赏、沪剧艺术交流指导、沪语方言普及等一系列有趣味性的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沪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刘华带外孙女来看戏。专门选沪剧,外婆是用心良苦:“现在上海小囡从小讲普通话,乡音都要忘记了,我们在家虽然尽量帮她讲上海话,但说着说着就被她带跑。让她来听听沪剧,听听正宗的上海声音,希望她能多多感受上海话的魅力。”

  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由外高桥集团股份下属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CMC Inc.华人文化集团公司旗下上海华人梦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运营,自去年六月启幕以来,凭借一系列高质量演出和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成为深受周边市民观众喜爱的文艺据点。与此同时,这里也是青年艺术家的孵化地,中心推出支持和培育青年艺术家创作的“新生代”系列演出,让年轻艺术家得以圆梦舞台。

  剧院不应只是观看艺术表演的场所,也应该是市民共享的文化客堂间,更是新老观众感受上海魅力的一个窗口。之所以选择在外高桥建立沪剧传承美育基地,华人文化剧院运营负责人陈西加表示:“过去一年,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举办逾140场演出,其中沪剧演出尤为火爆,沪剧在外高桥有着比预期更庞大的受众群体,这让我们既意外又欣喜。”

  作为一座老百姓家门口的剧院,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在提供市民艺术养分的同时,也承担着助力社会大美育、传播上海声音的职责。陈西加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沪剧表演以及美育课堂,加大对沪剧特色文化社会大美育的建设,助力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丰硕成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