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04:03:00 股吧网页版
一场吊丝丹笋的集体盛宴一次美食文化的精神重塑
来源:广州日报

  “各位街坊,林岳吊丝丹笋,正!不吃你就吃亏,记得一定要来试试!”6月22日,香港艺人“非凡哥”麦长青打卡“端午季·趣桂城”系列活动之林岳吊丝丹笋美食节,尝鲜广东“笋王”,禁不住连连称道,“得得得!”

  究竟是何种美食,令“非凡哥”情不自禁频频点赞?原来,在林岳吊丝丹美食节上,广佛特色农产品吊丝丹笋“百变爆款”——不仅可以冰镇,当水果吃,还可以煎炒焖焗炸,二十多种烹调方式,风味独特,回味无穷。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美食不仅仅在于满足味蕾之欲,更是生活在一方水土之上的人们,在日积月累中创造的生活习惯和味蕾记忆。近年来,广东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此次活动是广东首次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吊丝丹笋举办美食节,融入美食、文旅、潮玩、研学等元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场吊丝丹的集体盛宴,更是一次美食文化的精神重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钰凤、王名润、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陈枫

  现场:吊丝丹美食“百变爆款”

  6月22日上午,广佛交界的桂城街道海宜达红木家具综合城人流如织、热闹非凡,百余市民游客在这里感受吊丝丹笋美食盛宴。

  识饮识食的广东人,将吊丝丹笋做成一道道美味,成为广佛地区独特的美食记忆。据介绍,吊丝丹笋最早出现在广州沙河,因其爽、脆、甜,完全没有渣,因而有了广东“笋王”之称。“冰镇吊丝丹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笋味,像水果一样,摘了就能吃。”三福酒家创始人何柏荣告诉记者,历经24年的发展,冰镇吊丝丹笋依然是该酒家长盛不衰的地道美味。

  “我出生在林岳,吊丝丹笋根植于我们林岳人的基因。”居民冯先生对冰镇吊丝丹笋念念不忘,他表示,冰镇和白灼的做法,最能体现吊丝丹笋的精髓,也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其本味。依托林岳吊丝丹美食节,他“一站式”品味众多笋味佳肴,更为林岳的特色农产品感到骄傲。

  不止于冰镇、白灼,更有椒盐蒸、煮、焖、炒、炖、烩、炸、酿、煎……一笋21味,味味皆精彩。记者在现场看到,经厨师的巧手演绎,吊丝丹笋“百变爆款”,成为饕客赏味的必备菜肴。冰镇吊丝丹笋、椒盐吊丝丹笋、蚝油吊丝丹笋、金沙吊丝丹笋、吊丝丹笋丝鱼蓉粥、吊丝丹笋烩鱼、吊丝丹笋春卷、吊丝丹笋焖鸭、吊丝丹笋浸鸡、高汤林岳笋王……现场,十大经典美味菜式“出炉”,备受关注。

  “民以食为天,以前人类吃东西是为了生存,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吃东西转变为享受食材的新鲜、厨师的烹饪功夫,发生这样的转变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了,是一件好事。”麦长青打卡林岳吊丝丹美食节接受采访时表示,厨师用心钻研烹饪,大家慢慢感受“食”文化。

  溯源:冬瓜窿河生生不息林岳吊丝丹笋孕育于此

  夏至时节,广佛交界的冬瓜窿河水汩汩而流,送来一丝丝清凉,滋养着拔节生长的吊丝丹笋。每年5月至9月,林岳吊丝丹笋是广佛交界的头号美食主角,备受人们喜爱。据《南海平洲地方志》记载,1925年,林岳西步村村民苏洪在广州销售农产品时,发现广州沙河“吊丝丹”口感极佳。于是,苏洪将沙河吊丝丹笋引回了南海桂城林岳西步村的南面沿冬瓜窿河岸的沙质泥土一带,并带动全村人种植。一时间,整个林岳地区,沿冬瓜窿河,包括南福村、西步村、墨盆村和南社村开始大面积种植吊丝丹笋。林岳吊丝丹笋的种植面积曾超3000亩。

  记者注意到,在林岳吊丝丹美食节启动仪式上,嘉宾们手持的新鲜吊丝丹笋,正是当天清晨从“冬瓜窿”河畔采摘的。如今,林岳社区仍有大面积吊丝丹笋种植基地,有不少林岳人默默耕耘,他们还做农户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掌握吊丝丹笋的种植技术,整合林岳吊丝丹笋全产业链,让“林岳吊丝丹笋”这一桂城美食品牌做大做强。

  探索:百年笋王焕生机 “趣桂城”展活力

  如今,吊丝丹笋早已不单单局限于种植、美食,乘着人文经济学、“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它成为桂城推动文旅发展的重要文化名片,成为打造“趣桂城”城市品牌的重要力量。现场,“吊丝丹笋”厨艺展示、“一笋21味”美食品鉴、“笋”友地图发布……这不仅是一个特色农产品,更是以文化、文旅、潮玩等形式为吊丝丹笋赋予更多的内涵,使之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目前,林岳“吊丝丹笋”正拟申请集体商标,有望成为广佛地区重要且独特的文化符号。同时,林岳社区正在为吊丝丹笋申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一步擦亮林岳吊丝丹笋品牌。

  本次吊丝丹笋美食节还吸引了近40家旅行社负责人的关注和参与。佛山市旅行社协会与桂城街道宣传文体办、林岳社区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强化林岳吊丝丹在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

  值得关注的是,吊丝丹笋美食节为长达1个月的“端午季·趣桂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其间,桂城充分展现了其在人文、美食、演艺、商业等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城市文化的丰富性。

  此外,上周末,桂城叠滘龙船成为端午节的顶流,全网流量近34亿人次。在亿元楼包围下的叠滘,充满原始张力的龙船漂移助威声、呐喊声响彻云霄。不管是吊丝丹笋,还是叠滘龙船,它们都在桂城传承上百年。作为佛山的城市界面、南海的中心城区,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烟火气与时尚感,在这方水土上融合发展、共生共长。这种极大的反差感让桂城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在文旅这条赛道上,桂城抓住有趣这个着眼点,生动地为人文经济写下桂城的注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