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06:06:21 股吧网页版
城市“顶流”的变身时刻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肖雅文

  近几年,屋顶空间的改造和利用备受关注。屋顶运动场、屋顶露营地、屋顶市集等众多“向上而生”的业态为人们提供了打开城市的别样视角。

  焕新初期,屋顶空间往往能吸引大量人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审美疲劳与需求变化的双重挑战下,这些空间还能否持续火热?记者探访了上海几家颇具代表性的屋顶空间,尝试为其可持续发展找到一些新的可能。

  本报记者肖雅文

  当天空成为人们的日常

  2017年,“屋顶空间”的概念尚未被大众熟知。老杨却敏锐地意识到,对都市人群而言,天空将会是活动时绝佳的背景。

  而屋顶,就是人群与天空的连接点。

  于是,一片屋顶空间被他悄悄瞄准了。短短几个月内,这片屋顶从保安的韭菜地,变成了AIRPARK爱野运动公园。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着屋顶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聚拢。

  今天,这家名为“爱野”的户外运动公园品牌已成为上海屋顶业态的标杆之一,不仅积累了数十万粉丝,还在不同核心地段运营着三个不同定位的屋顶空间——位于丽园路的爱野户外运动公园(后称“爱野公园”)、位于淮海TX的爱野公园盒子和位于闵行海梦一方的爱野城市公园营地。

  三个不同的屋顶,分别清晰对应着三类不同的服务人群。运动公园主打日晒美黑、运动健身,公园盒子注重年轻、艺术潮流,城市露营地则聚焦家庭和亲子休闲。爱野人类友好公园凯德luone店月底也将面世,是写字楼的配套,以白领宠物日托为主要输出,服务对宠物陪伴有需求的人群。

  丽园路上的屋顶空间是“爱野”的起点,也见证了这些年人们对屋顶空间的需求变化,从最开始以健身、训练为主的运动主题空间,逐渐生长成一个包含运动、休闲、宠物、音乐、艺术市集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空间。

  爱野公园的常客斯诺告诉记者,尽管公园空间内部仍有不同功能区的划分,但各个功能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物理区隔,健身器械和休闲用具大多可以灵活移动。

  并且,这里消费与服务的观念被尽量模糊,所有人都以公园游客的身份相处,以一种开放和平等的态度进行互动。

  于是,来到这里的“游客”既可以选择在狗狗身边撸哑铃,也可以选择在野餐期间与工作人员交流格斗技术,一个打破边界的场域由此形成。

  在这种具有松弛感的氛围中,人群的聚集与交流变得顺其自然,老杨也因此了解到很多“游客”的真实需求,并能够通过内容的调整及时做出回应。

  “屋顶空间有一些特意的‘留白’,以便随时可以灵活调整,应对需求变化。例如,对宠物讨论增多时,我们会考虑办一场宠物相关活动。当大家觉得工作生活比较疲惫时,我们就会策划一场比较‘燃’的音乐会。”老杨说。

  类似这种紧密而正向的互动,在爱野公园比比皆是,整个屋顶空间变得越来越贴近当代人的需求,这种看似杂糅的屋顶业态,实际上找到了户外优势的关键,那就是包容、灵活、随时可变。

  这几年,“爱野”的品牌辨识度逐渐形成,不少商业楼宇也看到了屋顶空间背后的潜力,纷纷开始邀请老杨的团队合作打造。

  三年前,淮海TX开始与老杨接触合作事宜,直到去年,合作以AIR PARK公园盒子的调性正式落地。

  这是淮海TX三楼的一块露台区域,从商场区域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后,游客们会看到一块奇形怪状的草坪、一排金属阶梯、几个可移动的“盒子”空间,而这些构成了AIRPARK公园盒子的骨架。

  作为高度自主活跃的创意公司,“重内容,轻搭建”是AIRPARK的一贯原则。因此,除了在草坪的尖角处设置了一个具有氛围感的帐篷之外,AIRPARK对于其他搭建物的选择都十分慎重。

  据观察,“爱野”与淮海TX合作的“引流”效果十分明显。不少来到盒子公园的用户都表示,“爱野”成了他们进入商业体进行消费的契机。

  其实,内容对空间的带动作用已在丽园路的爱野公园身上验证过无数次。彼时,单场屋顶原创市集所带来的人流量也有数百人。

  与此同时,还有“游客”注意到,“爱野”进驻之后,商场也有了新变化,不仅在路线指引和设计等基础设施上进行提升,还将整体的商业空间向宠物开放,成为了一家宠物友好商场。

  基于此,老杨认为,屋顶和露台空间的打开可以看作“撬动”综合商业体进行革新的支点,通过增加内外空间的互联与互动,达到共赢。

  屋顶、露台都是“金角银边”

  户外社群品牌“Wander Park”主理人些切(网名)和屋顶农场My Farm负责人Vinia也有与老杨类似的感觉。

  去年,北外滩来福士屋顶花园完成改造,在原本的绿化用地中开辟出了新的空间。正是“Wander Park”举办的一场飞盘活动,让这场屋顶空间的改造得以“出圈”。在此之后,引力新星、MZ露营空间等更多新兴品牌入驻,让综合体的户外业态变得更加多元。

  My Farm入驻世贸滨江三年,从一个以亲子内容为主的屋顶农场变为一个以农场空间为背景的多元化活动空间。近年来,My Farm主办了许多关于成长和疗愈的交友活动,也由此成为周边楼宇各类人群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面对诸多商业综合体的运营需求,屋顶空间的运营人也并非来者不拒。“我们希望场地方可以有明确的诉求,也充分了解现状下的人群架构,这样我们配合起来会更准确更有想象空间,呈现的效果才会比较理想。”老杨说。

  在面对不同的需求时,运营者们也会有一个整体评估的过程,例如,商业综合体的外立面设计、楼层的业态、品牌类型、邻近街区的风格属性等。

  以闵行海梦一方为例,这幢商业综合体的特点在于商场4—5楼被打造成了海洋馆,再加上周边社区的住户以家庭为主,“爱野”特意调整了运营策略,针对亲子用户场景,在城市营地放入了布袋球等游戏道具,为家庭受众创造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与场景。

  纵观“爱野”运营的三个屋顶空间,所有的搭建都是“非标”状态,而空间的内容也始终会随着时间与受众的变化而变化。

  在老杨看来,屋顶公园就是屋顶空间利用的“终极形态”之一。因为当屋顶真正成为一座“公园”之后,来到这里的人们需要的就不再仅仅是固定的场地、咖啡、零售商品,而是自己与他人的互动,是人的行动与日常,以及由此带来的惬意、满足、休闲等一系列情绪价值。

  而情绪价值正是“爱野”能够持续运营7年并不断拓展的秘诀。

  “不赚一杯咖啡的钱,不赚一张门票的钱。”在消费端让利,用低于市场价的服务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人群聚集,打造公园式的陪伴场景,由此出发,情绪价值所带动的用户黏性让爱野公园备受品牌方欢迎。

  老杨从不认为屋顶、露台这类“边角料”空间是“消极空间”,反而觉得都是“金角银边”。他说:“场地越是奇形怪状,想象空间就越大。”开阔的想象空间也意味着,“爱野”的屋顶空间要随时做好“变身”的准备。

  不能褪色的“多巴胺”

  从运动空间变成公园,“爱野”走了七年。而另一些屋顶则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义成了一座公园。

  2018年年底,位于长风大悦城楼顶的高登公园(SKYPARK)正式亮相,粉色的跑道、黄色的攀爬区、蓝色的展示墙,“多巴胺”风格的活力配色让这里至今仍成为不少市民慕名前往的休闲打卡地。

  有意思的是,家住长风大悦城附近的朱女士告诉记者,高登公园是一个不能“褪色”的公园。一旦跑道和墙面的颜色斑驳,内部设施维护不及时,公园评价和口碑就会下降很多。

  某互联网平台的评论区也印证了朱女士的观察。在高登公园正式亮相之后的2—3年里,由于部分场景维护不到位,有不少市民集中表达出“没意思”“不好玩”“很失望”“拍照不出片”等评价。但到了2023年前后,随着跑道及其他空间的设施的焕新修复,类似的吐槽也消失了。

  建筑设计师Vivian告诉记者,对于高架桥下、屋顶天台这类消极空间,色彩鲜明度是驱散“消极感”最有效的方式。当人的注意力被色彩所吸引时,这类空间通达性差、视野受限、地块破碎等问题就往往容易被忽略。

  需要保持新鲜的,不只有颜色。

  朱女士还注意到,2019年前后,高登公园举办活动的频率比较高。“那时候,基本月月有活动,如吹泡泡、免费咖啡、各类主题跑等大型主题活动。”

  此时,伴随大型主题活动而来的是丰富的天台置景和好玩的打卡道具,几乎每次来到高登公园都会有新鲜的体验。

  但在这之后,高登公园的天台空间开始出现一些租赁收费项目,例如,儿童卡丁车、收费露营地等。这让公园的自由活动空间相应减少,大型主题活动的举办频率下降,空间的新鲜感也进一步减弱。

  没有了新鲜感,周边居民的热情自然也就消减了。

  那么,在“新鲜感”之外,屋顶空间能否多点“日常感”,真正成为周边居民每天都能去转一转的公共空间呢?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来到高登公园的市民,在他们看来,让高登公园走入日常,还需要在硬件和服务上做一些微更新。

  阿莲告诉记者,她希望高登公园的儿童游戏区多一些变化,并留出一些可供家长休息的小场景。

  “屋顶儿童游戏区的设施很有限,而且没有更新过,对孩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另外,孩子偶尔跑到其他区域玩耍时,希望有一些可移动的小凳子,能够更灵活地陪伴孩子。”阿莲说。

  李先生则希望屋顶空间多一些可移动的观景位。李先生喜欢站在屋顶眺望长风公园,但目前座椅的布置靠近走道内侧,且体积较大,难以挪动。他认为,在能够体现户外空间优势的地点,例如地标雕塑Ships猫咪所在的转角、面向长风公园的露台等都可以设置休憩区和消费点,放大户外场景优势。

  除此之外,李先生还建议运营管理方尽可能缩短区域维护的时间。“一旦进行修整或场景布置,跑道部分就不能形成连续的闭环,不论是跑步还是散步,连贯性一旦被打破,就很难继续停留。”

  几位市民都提到了一些共性问题:可达性与开放感。

  高登公园位于长风大悦城顶层,并不是每一部直梯都能顶楼。至于哪些直梯可以直达,并未见有明显的标识。如果乘坐扶梯,也需要找到能通达顶层的专门扶梯。

  另外,到达长风大悦城之后,高登公园的“存在感”也比较弱,在商场内部,很难看到相关路标进行指引,高登公园的活动内容也没有突出展现。

  其实,针对以上两点,刚刚焕新的西郊百联和北外滩来福士的部分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西郊百联为屋顶配备了直达电梯,且电梯间用较大的黑色门框进行突出,白色的“电梯间”字样比其他指示牌更加醒目。在顶层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出入口标识,不需要特别寻找。

  在动线设计上,西郊百联的入口处可以看到一路向上延伸的楼梯,楼梯的整体坡度较缓,给每个来到这里的市民带来“我可以去顶层看看”的开放感。

  而在北外滩来福士,顶层露台“来福公园”的导引指示非常显眼。不仅在1层直梯的门上做了全幅海报,进入电梯后,在楼层按键处也做了特殊的标签,黄色的沙滩椅和蓝色的公文包,配上“Gap Hour”的概念,引导人们的视觉停留。另外,商场的三部扶梯全部可以通向顶层,并且扶梯两边有绿色的海报,非常醒目。

  事实上,这些年,高登公园始终在进行自我调整。朱女士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高登公园重新开启了屋顶场景的整体策划,她曾带孩子参加过一场名为夏日天台节的活动,“当时,整个屋顶空间的氛围都很棒,大家逛着市集,和草坪上的立牌合影,有冰激凌试吃,有扇子作画,现场还有民谣弹唱,很有逛公园的感觉”。

  朱女士期待,在不远的未来,高登公园能“变身”成一座真正的屋顶公园,一座不仅提供新鲜动力,也能很好融入生活日常的屋顶公园。

  “难为”变成“可为”

  从单一到多元,从新鲜到日常,当屋顶空间的功能更丰富、自由度更大、细节更完善,可持续的力量也由此生长。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空间的利用和开拓的可能性是无穷的。

  室内空间容易受到层高、柱距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空间的开放性有所欠缺,较容易给消费者带来封闭感和沉闷感。而屋顶、露台等户外区域则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空间属性引入室内无法承载的业态,带来更加多元、有趣的互动体验。

  然而,却少有人谈到屋顶空间的“难为”之处。

  Vivian告诉记者,屋顶空间的利用相当复杂,不仅要解决好上下水、排风口遮挡、噪音消减等基础问题,还要考虑整体化的设计与定位、楼层间的联通与动线设计、景观与建筑风格的适配度等。

  对于运营者而言,屋顶最大的难点则是“能见度”有限。在商场中庭或者公园草地,活动本身就是天然的“广告”。屋顶空间就很难被直接看到。其次,建筑外墙风格与活动属性可能会出现“不搭”的情况,一些较为严肃或商业化程度太高的楼宇,可能会打消一部分人群的参与意愿。

  不过,换个视角,“难为”也能变成“可为”。

  事实上,在摩天大楼的夹缝中,出现一片可以晒太阳、遛狗、自由训练的悠闲场地,这种反差感天然就带有话题度,更有利于传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屋顶空间物理上“抵达难”的问题。

  另外,相比于复杂、成本高昂的置景,以阳光、天空、云朵等自然环境为底色,运营者们往往只需要投入小体量的资金、服务和设计,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而位于城市综合体、写字楼之上的屋顶空间通常便利程度较高,综合配套与服务质量较好,能够为户外空间的延伸、拓展提供较好的基础支持。

  Vinia在复盘My Farm的发展历程时提到,屋顶业态的百花齐放只是表面形式,无论是露营地还是农场地,都只有在洞察到人们对户外空间的真正需求后,才能走得长久。

  屋顶空间所谓多元、有趣的互动体验,并不是单纯地“嫁接”,将原本在公园、球场、农场的活动转移到屋顶,而更需要内容的牵引、主动“留白”和对人的真诚关心。

  因此,Vinia希望,能有更多的从业者看到,屋顶空间的价值是一个长链条,不只存在于一次活动、一张门票、一个产品里,更存在于周边生活、工作的人与空间、人与自然的联系之中。

  如今,零售与办公的面貌正在迅速变化,为新消费人群提供新的消费逻辑,为新办公人群找到新的社交场景,屋顶和露台或许是最好的切入点之一。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