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07:04:30 股吧网页版
事关城市安全感的产业如何培育“新兴”之势 广东抢抓“急”中生“智”风口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黄婷、伊梦瑶

  总策划:杜传贵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吴江

  统筹:孙晶刘佳宁

  羊城晚报记者黄婷实习生伊梦瑶

  既陌生又熟悉,是大众对于安全应急产业的印象。在产业的新旧交替下,这种冲突感几乎无处不在。

  比如,老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催生了新场景,一面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台风、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一面则是现代化图景下超特大城市绷紧的安全神经;又比如,新技术也在“接管”新旧场景,被称为安全应急产品的,可能是“傻大粗笨”的重型装备,也可能是无人机、无人船等身手敏捷的“黑科技”。

  2020年,安全应急产业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龙头带动、产业集聚、协同创新的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体系。

  “有别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有一脉相承的技术路线、清晰的产业链,安全应急产业链条复杂、涉及面广,横跨多个行业,它的发展需要多门类、多领域的制造业支撑。”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联盟主任王吉凯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新技术融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广东安全应急产业的优势所在。

  “跨”出新机

  促进多行业融合碰撞

  近期,梅州市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发生人员被困、房屋倒塌、道路冲毁等险情灾情,一大批安全应急“黑科技”在抢险救灾中被派上用场——无人机等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勘测现场,无人船、水面救援无人艇进行紧急救援,超短波手持电台、应急广播等应急通信设备可以在断电断网的情况下有效传递信息……

  安全应急产业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应急产业还能让不同领域的技术交融碰撞,打造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2022年广东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产业总营业收入达3058.46亿元,较2019年产业规模增长22.34%,发展较为迅速。

  “广东以轻工业为主,在大型装备制造方面较为薄弱,但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比较发达,因此在安全应急和电子信息融合交叉的领域比较强,无人机、智能监测系统等产品和技术领先。”广东广信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促进中心主管骆卓文表示。

  无人船艇应用于安全应急场景,是跨行业技术赋能的一大写照。成立于2010年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推动无人船在海上安防巡逻领域大展身手。

  以往,在海洋油气领域,海上石油平台只能依靠大型船舶补给物资和水面巡逻,而云洲智能的安防巡逻无人艇能完成物资运输、水面巡逻、水下探测等多项任务,让人员成本降低八成以上。在海上安全领域,安防巡逻无人艇能替代常规执法艇进行夜间巡航执法,解决了夜间巡航高危险、高强度、难取证等问题。

  无人船的“逐浪前行”,离不开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跨界融合。“珠海是‘百岛之市’,造船业发达,为无人船艇提供了很好的研发测试环境;更重要的是,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链非常发达,也便于我们开展高效的技术研发。”云洲智能总经理成亮告诉记者。

  成亮介绍,在控制方面,他们攻克了无人船艇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协同控制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让无人船变得越来越“聪明”;硬件研发则是让无人船变得越来越“健壮”,目前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续航能力、抗风浪能力和负载能力也越来越强。

  “急”聚发展

  广东聚焦小切口发力

  安全应急产业已经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小到一根口罩松紧带、一盏应急照明灯,大到一辆负压救护车、一艘抢险救援船等,都是这个产业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涉及面广的安全应急产业,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十分关键。

  目前,广东主要聚焦超高层灭火、城市安全、自然灾害、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将安全应急智能监测预警、智慧消防应急救援和洪涝灾害应急处置救援作为安全应急产业链上的“小切口”进行重点培育。

  “产业集聚不仅能降低安全应急产业链企业合作的成本,也便于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比如说一些客户被单家企业吸引到当地,在周边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上下游资源。”王吉凯认为。

  据了解,佛山南海工业园区是广东唯一入选的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广东还有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塘厦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聚集区2家创建单位。

  广东各地的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围绕各自的优势进行精准布局,形成错位发展态势。

  2023年11月,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这是中国安全产业大会继2018年、2019年两届在此举办之后,第三次来到南海区,与当地形成的产业集聚生态不无关系。目前,南海以城市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及现代服务业为抓手,以本质安全、工业安全产品生态链、安全管理与咨询服务平台为载体,形成研发、产品、集成、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安全应急产业。

  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永强表示,南海将加强引领示范,利用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的招牌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和稳定供应链。同时,要持续推进协同创新,利用南海的科创平台优势,重点围绕几大门类进行技术研发的统筹。

  2019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佛山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海丹灶。在南海应用场景和产业链条的支撑下,公司很快完成了前沿技术的产业孵化;2021年上半年,其新一代5G网联无人机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成投产。

  而在距离佛山南海50公里的江门市江海区,全省首个“安全应急特色产业园区”在这里落地生根,当地医疗救护保障能力突出、抢险救援装备种类丰富。随着近年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特色优势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江门也在监测预警装备领域集聚了一批特色企业。

  数智赋能

  把事故掐灭在萌芽状态

  “机器狗”不间断地进行安保巡逻,代替人工及时识别非法入侵或攻击行为;面对地道、小巷、车库等城市内涝最严重的狭小复杂地形,身材小巧灵活的排涝机器人可以驶入水淹区域,用水管将积水快速排干;对讲机搭载直通功能,在其断网、断电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与人之间不会失联……

  在6月16日至6月18日举办的2024广州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上,一大批“硬核”的智能化救援设备亮相。展会促进了国内外商贸对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壮大。据统计,在为期3天的展会中,供销双方意向交易额累计63.7亿元。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多种技术不断集成融合,拓展了安全应急产业的新空间。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宏认为,整个产业将会更多地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更多落实事前预防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力。

  在技术赋能下,广东的安全生产管理也由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延伸。例如,广东“两客一危一重”(“两客”指班线客车及旅游包车,“一危”指危化品运输车,“一重”指重型货车)重点车辆多、流动性大、风险多、监管压力大,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广东上线了“两客一危一重”重点车辆智能监控预警融合平台,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车辆运行轨迹、速度以及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实时可见可控。

  随着技术与应用不断创新,标准化建设也显得尤为迫切。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联盟正组织编制《安全应急装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聚焦安全应急装备新兴领域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化组织,适时提出、参与安全应急装备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动发展广东安全应急产业新质生产力。

  “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市场化销售,这个产业都很看重标准体系。”广东省安全应急产业联盟副主任杨燎原告诉记者,一方面,相关标准可以为政府和企业采购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也能拥有市场的入场证,进入政府、企业的采购库,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