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4 16:58:00 股吧网页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发展县域经济 要以县城和特色小镇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乡村振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攻克的最后难关。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最大的难点在农村。”

  在6月21-23日举办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2024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发式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作上述表示。

  郑新立强调,农业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发展县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县城和特色小镇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在大会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何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及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等话题,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热议的话题。

大会现场每经记者周逸斐摄

  发展县域经济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本盘。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1866个县域占国土面积约90%,县域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62.9%,地区生产总值占GDP的42.9%。县域有望成为此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报告》提出,未来,部分县域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突破千亿GDP级别的县域数量将增加,百强县总体实力将进一步突出。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根据《报告》,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产业整体发展层次较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县域依托区位等优势,形成了现代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县域依然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等特征。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空心化程度更为严重。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县域经济相对薄弱,产业不发达,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能力有限。

  未来该如何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在县域范围内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认为,需要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畅通青年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打破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天花板。此外,还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让分散的小农户融入大产业、走进大市场;催生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以科技创新和装备优化支撑,引领农业产业的转型和迭代升级。

  发展规模化、智慧化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县域经济涵盖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在县域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该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郑新立认为,当前需要发展规模化、智慧化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应当建立全国统一、城乡融合的土地市场,以土地变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黄剑辉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要选择符合国情和区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在东北、山东等平原较多、地域广阔、能实现规模经营的地方,可借鉴美国、德国模式,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来集中土地,推行机械化生产,实现规模经营;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精致农业来打造区域特色和品牌。”

  对于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形较复杂的云贵等地区,黄剑辉认为,可以采取集约和特色化经营,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加快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业发展的深度、广度,实行产业化生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