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5 04:57:39 股吧网页版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对无牌销售香港保险零容忍 消费者应选择持牌机构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苏向杲 冷翠华

  中国香港保险业持续火热。2023年,中国内地访客在香港新增业务保费同比飙涨27倍,达590亿港元;今年一季度,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险保费达156亿港元,同比大增62.6%。

  随着市场持续火爆,近两年一些无牌销售中介开始盯上这一市场,通过“转介绍”、给回扣等方式诱导内地访客购买香港保单,从而埋下风险隐患。通过无牌中介购买香港保险有哪些风险?如何判断保险中介是否持牌?内地访客购买香港保险,应如何防范风险?

  近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以下简称“香港保监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无牌销售持零容忍态度,消费者更应擦亮眼睛进行甄别,通过持牌机构和持牌人士,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并认真对待所投保险,防止购入不符合需要的保险产品。

  无牌销售为刑事犯罪

  近年来,一些并未持有香港保险中介牌照的中介人瞄准火热的香港保险市场,通过“转介绍”等方式诱导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保险。

  对此,香港保监局表示,“对无牌销售持零容忍态度。”从事香港保险的推荐或销售,相关保险中介人必须持有香港保险中介牌照。根据香港《保险业条例》,无牌销售保险涉及刑事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监禁两年及罚款100万港元。

  据介绍,近期,香港保监局和廉政公署合作,打击可疑无牌跨境销售的行动;并对中介人不当处理或挪用保费、提供错误的保险意见,以及不当处理客户投保和续保申请等个案进行跟进调查。

  香港保监局表示,通过无牌转介人(非持牌转介绍人)购买香港保险至少有三方面风险。

  一是非持牌人士不受香港监管机构监管,其资历成疑,很可能无法就保单为投保人提供专业正确的意见,甚至可能会向投保人提供回扣以分散其注意力,最终投保人可能买下完全不符合其需要的保单,成为不良销售的受害者。“事实上,提供回扣正是非持牌人士游说客户投保的不良销售惯用手法,以掩饰他们没有相关知识协助客户作出知情决定及提供适当意见。”香港保监局表示。

  二是在购买保单后,一旦出现有关保单的问题,内地投保人可能再无法联系非持牌人士进行查询,而持牌人士则必须为投保人持续提供意见和服务。

  三是在无牌销售的过程中,投保人可能会被非持牌人士要求签署声明书,谎称销售是由在香港的持牌人士进行。香港保监局表示,这一做法是为了保障非持牌人士自己而非投保人。“这份错误的声明书可以削弱保单的效力,一旦东窗事发,非持牌人士可以声明书作证据,谎称自己没有向投保人销售保单。”香港保监局表示。

  “香港要求所有销售保险和提供保险意见的人士持有牌照。任何人士要获得牌照,必须拥有相关保险资格,并且具备应有的道德和专业水平以向客户提供意见。”香港保监局表示。同时,获得牌照后,持牌人士必须符合香港保险业监管框架的标准,并以客户的最佳利益行事和公平对待客户。香港保监局通过有力的执法和纪律行动,在符合法治的情况下要求保险公司和中介人负责,以保障公众利益。此外,香港保监局也与廉政公署和香港警务处等其他执法机构开展合作,以加强消费者对香港保险市场的信心和信任。

  应查询牌照并遵循流程

  在采取强监管措施的同时,香港保监局也提醒消费者,购买香港保险要擦亮眼睛,首先要选择持牌机构进行香港保险咨询和购买;同时,要切记真正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而不要为了回扣购买保险;此外,对香港保险的特点和监管政策也要有清楚的认识。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查询提供保险咨询和销售服务的人士是否持牌呢?

  香港保监局表示,可以通过香港保监局网站上的持牌保险中介人登记册进行查询,或致电有关人士所属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确认推荐或销售保险人士的资格。

  “非持牌人士不得就任何保险产品向客户提供任何受监管的意见或建议,包括介绍或企图解释任何特定保险产品的条款,或游说客户购买特定保险产品。”香港保监局表示,这项规定对保障公众权益而言十分重要,因为非持牌人士的保险专业知识成疑,也没有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

  香港保监局提醒消费者,要对自称是香港持牌保险代理并在内地招揽客户购买保险的人士,持有怀疑态度。

  除了要满足持牌这一要求外,消费者投保香港保险的整个销售过程须在香港进行。内地访客赴港购买香港人寿保险,需签署一份《重要资料声明书——内地人士在港投购人身/寿险保单》,以了解在港投购人寿保险时的重要资料,并确认整个销售流程是在香港境内进行。此外,部分保险公司也可能在售后向客户进行电话回访,以核查保单是否在香港销售。如果消费者在声明书和售后电话中确认整个销售流程都在香港进行,但此后被发现这并非事实,则可能影响保单的效力。

  此外,香港保监局还提醒消费者,不要为了回扣购买保单。回扣往往容易让消费者分散注意力,忘记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投保人须经常遵循一项核心原则——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香港保监局表示,保险可以是相当复杂的产品,持牌保险中介人的工作和职责正是要向投保人提供适当的意见,协助他们了解自己购买的产品并作出知情决定。因此,在通过中介人购买保险时,投保人必须先确保这些中介人持有合适的牌照。

  据香港保监局介绍,香港保险市场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产品。多年来,内地访客特别热衷于在香港购买附有储蓄和投资成分的人寿保险产品。香港保监局表示,这些保单具有保险保障(例如包括因早逝而获得的身故赔偿以及医疗相关保障),以及可累积多年的储蓄或投资利益(以便退休或遗产规划),往往要求投保人长期缴纳保费,如果中断缴费则会失去保单累积的利益,或者在长期保单内锁定的利益。投保人必须留意这些长期保单的性质和缴费年期,以及保单利益须锁定多久才能领取,并向持牌保险中介人了解有关详情。

  此外,上述保单的储蓄和投资成分包括保证和非保证利益。保证利益的价值是固定的,也是确定的,但非保证利益则相反,可能受保险公司的投资表现和公司利润的影响。“因此,不要受产品章程标榜的高息吸引,因为最终结果可能天差地别。”香港保监局表示,投保人必须了解保证和非保证利益的区别,明白非保证利益的不确定性,也可向持牌保险中介人查询保险公司过往派发非保证利益的情况,以作参考。

  香港保监局表示,提醒内地访客的“赴港投保7件事”仍值得再次强调,一是必须亲身赴港购买香港保险,二是不要与无牌人士接洽,三是要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四是切勿与中介人协议回佣,五是了解产品的特点及风险,六是留意索赔事宜,七是了解香港保险业的监管规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