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5 13:27:30 股吧网页版
严锋:音乐是心可以安放的地方
来源:周到 作者:曾索狄

  6月24日至7月1日,柏林爱乐乐团在首席指挥基里尔·别特连科的率领下,展开将近十天的上海之行。当我们走近这个与上海缘分匪浅的全球顶尖乐团时,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了这座城市里众多个性迥异的爱乐之人。音乐与哲思,音乐与文学......无数的碰撞与激荡,凝练成他们对生活、 对世界的理解与感悟。6月25日,“柏林爱乐在上海——柏林爱乐铜管室内乐团”复旦专场音乐会即将开演,新闻晨报·周到采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一起来看看他与音乐的故事吧!

  好玩,是很多人对严锋的第一印象。既是为人“好玩”,也是“好”玩之人。除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学术身份,他也是有超过500万粉丝的网络大V,知名的游戏迷、技术控,古典音乐发烧友和吉他爱好者。

  而在众多的爱好中,音乐对他而言,又有别样意味——既是家学渊源,也是生活的滋养。

  “我始终认为,音乐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是对其内在品质的塑造,好的音乐可以给人慰藉,成为宣泄情感的出口。音乐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滋养心灵,激励人们更坚强快乐地生活下去。”在一次与新闻晨报·周到的对话中,严锋如此形容音乐之于自己的影响。

  那么,在这个变化而喧嚣的时代,音乐还意味着什么?在科技与音乐的关系越来越引发争论的时候,严锋又是怎么样看的?

  过去与现在

  严锋有关音乐的文字,常常能读出音乐的律动感,就像陈村所评价的,“他写得放松,将音乐和乐器谈得娓娓动听。”

  分享“听单”,他给出俏皮的主题,比如推荐“让人一大早从床上一跃而起的古典音乐”,瓦格纳《女武神》是“大杀器”一样的存在;看到钢琴家王羽佳获得格莱美最佳古典器乐独奏奖,他第一时间在音乐软件上打开获奖专辑,一边隔空庆祝,一边和网友分享软件对于音响发烧友的妙用;谈论为什么要听音乐,他说“音乐是所有这些声音中最好的一种”,“作为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神秘现象之一,音乐仍然令我们头皮发麻,肃然起敬”。

  这当然和父亲辛丰年(笔名,本名严格)的影响有关。作为影响了一代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乐评人,辛丰年提倡人们纯粹地听音乐,“有决心做一个真心的、动感情的听众,你才能自觉养成严肃倾听的习惯。”

  说来也巧,严锋与音乐,也有类似心路历程。大学时,他加入了在“校园里傲视群雄”的音乐俱乐部。起初,这是为着一点获得谈资、展现修养的朦胧渴望;后来,他越听越多,父亲早年偷偷录制的古典乐磁带、电台源源不断送来的音乐食粮,他一次次地聆听、录制,翻来覆去。直到有一天惊觉,能听的作品他几乎都听了,“我喜欢的作曲家和作品越来越少,我听的范围越来越窄,但是热爱的程度越来越深”。

  1980年代席卷全民的吉他潮,同样加深了严锋与音乐的联系。一开始,他上在学校的“初级班”学吉他,后来,他自学拿到了上海首届大学生吉他大赛的鼓励奖,现场弹奏的维拉·罗伯斯的前奏曲第一号,就是跟着电台里播放的音乐会录音学成的。

  如今回头看,他认同“听”和“演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听音乐与自己演奏音乐,这个差别就像看别人跳舞和自己跳舞,看别人玩游戏和自己玩游戏。”这种知行合一的感触,让他感悟音乐较其他艺术而言那份望尘莫及的“可重复性”——除了《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人们很难反复重读文学名著,但音乐爱好者却能把好作品听上成百上千次。“这就是为什么它几千年来常盛不衰的奥秘所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文学界一片‘巴尔扎克已死’的喧嚣的同时,音乐界却听不到任何‘贝多芬已死’的声音。没有人能解释音乐的这一惊人特性。”

  再后来,当他把视线投向人生,音乐又让他理解了父亲对精神世界的沉浸,理解他不管遭遇什么样的人生际遇,都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和快乐。而在严锋自己为人父时,他又从孩子身上看到了音乐治愈的力量,看到了一脉相承的、天性至真的美与善,“在历史上,永远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可能就是非常少数的,甚至被他人看作是一种另类、不合时宜的人,但他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选择与体验

  “过程”,是这两年严锋偏爱的词汇。用“过程”的概念看待文化艺术,往往能看到“创造”的发生。就好比AI等新技术之于音乐,并不仅仅意味着“取代”和“颠覆”,反而会让人更认识到体验本身的美好与意义。

  这份感悟,始于严锋与吉他的重逢。在漫长的暂别之后,他重新练习,会努力录下视频和网友分享,也会有点“较真”地请求至少戴上耳机再听。他形容自己终于豁然开朗地为爱琴一掷千金,“一琴在手,别无所求,越弹越爱”。对他来说,这是一件“自我的乐器”,“可以让人沉浸在喜欢的音乐中,拥有一个‘面对自我的时刻’。”

  去年春天,学钢琴的梦也唤醒了,原因则是电子钢琴技术的发展。早在1990年代就花1500元“巨款”买声卡搭配286电脑、尝试用BASIC语言写MIDI音乐的他,现在感受到了物理建模可能给钢琴演奏带来的突破性改变。于是,他翻出了雪藏了十几年的MIDI键盘,买下了能还原几十台世界名琴效果的最新软件,给电脑接上了音响,弹琴的念头挥之不去,“在自己家里尝尝斯坦威、贝希斯坦、波森道弗这些既买不起家里也放不下的世界名琴的滋味,尝尝在卡内基、金色大厅弹琴的感觉。”

  学吉他也好,学钢琴也罢,这是音乐与科技天然的魅力,亦是严锋在经历了挫折与黯淡时光后的主动选择。“我们选择我们喜欢的人,选择做对的事情。如果这些选择有困难,我们至少可以选择我们喜欢的东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选择一点我们喜欢的东西,那至少世上会多一些欢喜,多一些和谐,多一些积极的确定性。也许我们也会因此更容易接近我们喜欢的人,更有力气去做我们认为是对的事情。”

  这和他对音乐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在他眼中,音乐真正的奥秘是欢乐——即便,人们也能在音乐中听到痛苦,听到拼搏,听到拷问。“音乐的精髓是欢乐,但这不是粗俗的乐趣或‘喜洋洋’式的快乐,甚至可以说不是任何一种世俗的欢乐。这是一种神秘的、无可言状的、与天堂婚媾般的欢乐。”

  所以,在“被淘汰”成为现代人普遍的迷茫与恐惧的今天,身为音乐迷与技术控的严锋反而是乐观的。他相信,只要抓住艺术的本质,人永远不会被取代,艺术永远不会被消亡。“我知道AI已经给我带来什么,那就是我重新开始练琴,让我更珍惜自己的体验,身体的感觉,创造的乐趣,过程的意义。这些都是AI不能代替我做的。”

  他笃定,文学艺术会变成每个人自己的创造,“AI也许能代替我创造,但是它不能代替我来体验”。所以,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文学有什么用,音乐又有什么用?它们未必能创造GDP,也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

  但严锋说,这一切都“太有用”,甚至不能以“有用”来涵盖,“那其实是太小看了。它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是能够让我们安心,把我们的心能够安放的地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