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5 15:09:00 股吧网页版
10年47城市探索改变糖尿病 未来三年聚焦“健康城市”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城市能够成为行动的最前沿。城市的领导者处于一个最佳的位置,通过推动变革改善居民的健康,触及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群体。我们祝贺‘城市改变糖尿病’升级为‘驱动改变健康城市’,专注于更广泛的慢性病预防。”近日,丹麦驻华大使马磊在“驱动改变,健康城市”慢病防控圆桌会上表示。

  上述提到的“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自2014年发起并引入中国至2024年已经走过10年,至今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厦门6个中国城市在内的全球47个城市加入其中,中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参与“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而升级后的“驱动改变健康城市”合作平台在中国将聚焦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将“健康体重、健康膳食、健康运动”作为其未来三年的主题。

  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应对健康挑战远不止局限于糖尿病,需要扩展至更多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治,以更加全面、综合的视角应对城市健康的问题。此次,项目变革旨在继续扩展焦点领域和提升健康目标:倡导驱动改变,加强慢性病防治;倡导健康公平,关注重点人群;倡导共建宜居环境,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2024年亦是诺和诺德中国成立的30周年,在此期间为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诺和诺德进行了长期的研发投入,持续引进创新药物,扩大药物的可及性,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诺和诺德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致力于为中国慢性病防控作出更大的贡献,提高慢性病防控的效率,推动慢性病防控的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助力医生赋能患者,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更好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同时携手各方不断扩大战胜糖尿病和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生态圈,协力推动慢性病防控的创新和进步。

  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应对健康挑战远不止局限于糖尿病,需要扩展至更多重大慢性疾病的防治,要以更全面、更综合的视角来应对城市健康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70%,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相关工作人员在会上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以肥胖防控为抓手,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肥胖加重慢病负担

  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疾病负担日益加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70%,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我国有超过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具体来看,以糖尿病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从9.7% 迅速增加到11.9% 。

  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上升也大幅增加了医疗预算。瑞再研究院报告中指出,针对糖尿病前期相关的医疗费用的研究发现,每个成年人每年增加的医疗支出为443美元。额外费用主要来自于高血压、内分泌和一般疾病等导致的更高门诊就诊率。

  一方面,慢病负担的加重与人口老龄化息息相关,老龄化会使社会面临更大的慢病压力。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文献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程度深及速度快的特点,健康老龄化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老年人是易患慢病和伴发残疾的群体,健康状况不佳的寿命可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WHO指出,肥胖也是许多慢性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即使是轻微超重,健康问题的风险也会出现,而随着体重增加,出现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近年来中国超重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2002年到2018年,BMI的变化显示,目前我国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半的人口,达到50.7%。总体而言,城市地区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大于农村,但近几年来农村地区的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同时男性的情况高于女性。

  而肥胖与慢性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以糖尿病为例,据了解,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是超重和肥胖的,其中有一半属于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成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控制肥胖已成为减轻慢性病负担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如果体重能够减少5%至10%,实际上可以降低患者的长期慢性病早死率。此外,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也将通过营养和运动达到体重减轻5%的目标写入治疗2型糖尿病的指南中。

  然而,体重管理并非一蹴而就,它面临诸多挑战。疾病患者往往缺乏足够的知识来管理慢性疾病,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对患者来说极为重要。

  健康城市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糖尿病与城市息息相关。

  2015年,有将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城市,2017年则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城市。城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方式都有可能对公民的健康产生威胁。城市化以后,糖尿病风险提高了10%。

  基于此,2017年休斯顿市长西尔威斯特·特纳(Sylvester Turner)在第二届“城市改变糖尿病”全球峰会上表示:“抗击糖尿病的行动必须从城市开始。城市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方式导致了城市肥胖症和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的流行,缩短了许多人的寿命,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医疗开支数额巨大。”

  根据“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预测模型,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045年全球将有14亿成年人(22.4%的成年人口)患上肥胖症。这将导致1/9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达到7.36亿人),比现在患者数量约增加3亿。将导致每年与糖尿病相关的医疗开支由现在的7750亿美元增加39%至2045年的1.076万亿美元以上,若进行干预则将节省2040亿美元医疗支出。

  糖尿病预测模型显示,2017年上海市11%以上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45年,其患病率将达到17%。而在天津约有9.7%的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到2045年,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14%。

  上述“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便是在此背景下,由诺和诺德、伦敦大学学院和哥本哈根Steno糖尿病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的。十年间,参与“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的中国城市数量已达六个,包括四大直辖市,成为全球范围内参与城市最多的国家。

  对此,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表示,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提倡跨领域的多方合作,与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推广平台的融合将项目影响力推向新的高度。”这一合作使得项目快速覆盖到全国77个城市的98个示范区,100多个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也参与其中。通过在疾病防控、健康传播方面分享研究数据、策略模型、传播工具以及实践经验,项目切实地帮助地方城市和示范区提高了糖尿病的管理能力。

  2024年,该计划升级为“驱动改变健康城市”项目,升级后的合作平台将在中国聚焦于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管理,贡献于“多病共防、多病共管”的综合防治策略,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慢性病防控目标。

  项目发起方代表、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谈到:“‘城市改变糖尿病’项目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众多合作伙伴之智、之力。新十年、新起点,升级后的‘驱动改变健康城市’合作平台在中国将聚焦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贡献于‘多病共防、多病共管’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助力健康中国慢性病防控目标的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贾伟平教授也在会上表示,项目升级后提出的健康体重、健康膳食和健康运动,非常明确地提示公众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善,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人们的健康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要素对健康的影响愈加凸显。在大健康时代,慢性病防控要全社会综合治理:国家要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南;社会要能够提供健康的饮食、运动以及教育;个人要慢慢养成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行为。贾伟平教授补充道,“希望‘驱动改变健康城市’平台能够吸引更多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伙伴加入进来,共同探讨及分享更有效、更创新、可持续的慢性病防治方案,共同增进居民健康福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