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5 21:53:19 股吧网页版
两大光伏展热度超预期,大变局中的光伏产业如何破解内卷式竞争| 疫情后的他们
来源:第一财经

  从上海到慕尼黑,持续了半个月的全球光伏“巡展”终于落下帷幕。

  不同于二级市场的“阵阵寒意”,这两场超大规模的光伏展会现场人头攒动,显示出超预期的参展热情。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今年有超过3600家企业亮相SNEC上海光伏展,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参展人次创下新高。而9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慕尼黑吸引了近1000家中国光伏企业参展,中国展商数量超过东道主德国,首次成为该展会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国内光伏头部企业刚刚结束上海光伏展就“无缝衔接”远赴德国继续参展。

  不过,赶场子“卖力吆喝”的背后,难掩行业正面临“过度内卷”和企业正在“失血”的本质。截至目前,光伏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上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在本轮光伏产业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下降了70%左右。

  企业正在“失血”

  上海和慕尼黑两场光伏“盛会”举办的背景,是业绩极度“惨淡”的一季度。

  以产业链价格之“锚”硅料价格为例,2023年的硅料价格下跌七成,由年初的24万元/吨降至年末的6万元/吨,并且下跌趋势仍未“见底”。

  “今年对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而言都极具考验,”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预计今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前四家企业的市占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60%,预计今年公司的光伏组件的出货目标为100GW至110GW,海外预计占比为60%至70%。

  “行业周期已经体现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数据中。”钱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光伏前9大公司中仅3家公司维持盈利,6家出现净利润首亏,有的亏损幅度还比较大。

  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亏损23.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36.37亿元;通威股份亏损7.8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6.01亿元;晶澳科技亏损4.8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5.8亿元;天合光能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下降70.83%;晶科能源净利润为11.76亿元,同比下降29.09%。

  因而,“停止内卷”“破局”成为企业领军人们在光伏展会期间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卷是市场常态,但我们不能赢了面子,输掉裤子,把行业卷坏,把自己卷死。无底线的降本降价不可取,一定要摒弃短视主义,着眼于长远发展,找到保持合适利润区间的最大公约数。”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公开表示,产业链被迫内卷的关键问题是,行业现有技术溢价和发电增益边际减小,局部技术改善不足以抵御供应链失衡的趋势变化。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说,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礼,行业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制造端的产值快速下降,进出口金额大幅下滑。“在今年一季度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寻找根本原因,大家都在反思。”

  谈及光伏行业破解内卷式竞争之道,高纪凡认为,各方要下定决心破除行业无序竞争的乱象,中央政府要统筹规划,地方政府不能一哄而上,要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避免招商以后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另外,要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产学研要协同创新,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

  “这背后有一些共性原因,比如整体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单价下降,内因可能包括产品力下降导致订单量不足开工率低。”钱晶认为,P型产品市场竞争已经“过度内耗”,周期下行时只能不断降价促销,损害了企业盈利能力。在行业下行去库存的阶段,会放大企业创新竞争力不足或者技术路线的弱点。

  “6月份应该是价格底部了,三四季度价格应该会有所回升。”钱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整个产业链基本上很少可以盈利,即使是盈利也是非常薄的利润,因此低于现在的价格基本上不太可能。当然不能排除有一些“殊死一搏”的情况,硬要拼更低的价格。

  “行业拐点预计最早会在今年四季度出现。”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产业链的哪个环节出现拐点不会像过去那样非常清晰,可能是硅料、硅片或者是电池片环节,需要看最终产业链四个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中哪一个环节的低效产能率先出清。

  技术创新“破卷”

  当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时,技术差异化往往是“破卷”的关键抓手。

  随着当前P型PERC电池逐渐接近其理论效率极限,光伏企业争相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BC(背接触电池)、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技术)、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等技术路线电池效率持续快速刷新。

  第一财经记者在逛展期间注意到,在今年的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多家光伏厂商发布新技术新产品,0BB(无主栅)技术因降本优势正在加速导入市场。例如,晶澳科技(002459.SZ)新推出0BB(无主栅)高效光伏组件和专门针对分布式屋顶场景的单玻防积灰产品;BC技术龙头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推出Hi-MO X6别墅款光伏组件,在无栅线的设计下,光伏组件发电功率最高可达450 W。

  光伏行业的0BB技术,本质上是对栅线工艺的演进。

  区别于MBB(多主栅)和SMBB(超多主栅)技术,0BB技术通过在电池端不印刷主栅来提升受光面积。栅线越细越有利于减少银浆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对电池片的遮光、提升发电效率。

  目前在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和0BB技术方面,正泰集团已经完成GW级量产,晶科能源即将进入GW级量产,天合光能、一道新能源等企业也在布局中。在异质结和0BB技术方面,东方日升(300118.SZ)已经完成量产,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也在布局中。

  另外,光伏“巡展”期间也出现不少叠层电池技术领域的新消息。

  在今年的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太阳能展(Intersolar Europe 2024)期间,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经太阳电池领域认证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电池研究所(Fraunhofer ISE)第三方独立认证,隆基绿能叠层团队研制的商业化M6尺寸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实现30.1%的光电转换效率。

  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43%,远超单结太阳电池33.7%的极限效率,被认为是单结晶硅背接触电池(BC)之后的下一代超高效太阳电池,也是全球光伏业界竞相研究的新兴光伏技术。

  30.1%的电池效率,较该技术路线此前28.6%的电池效率纪录提升了1.5个百分点,意味着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取得全新进展。

  稍早之前,晶科能源(688223.SH)宣布其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现了33.24%的转换效率;协鑫集团旗下企业协鑫光电宣布其1.71平方米的钙钛矿叠层组件稳态效率达到26.36%。

  “唯有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带来光伏产业上限拓展和内卷生态改善。”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认为,钙钛矿叠层电池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有望实现几何倍增。他预测,“2025年钙钛矿叠层组件产能陆续放量,2026年实现大规模制造,2027年全面实现叠层产能大爆发。”

  “未来三年,预计TOPCon仍是市面主流的电池技术。”晶澳科技(002459.SZ)首席技术官欧阳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乐观来看,公司TOPCon技术平均量产转换效率预计可以做到27%。后续,公司的研发精力会向BC技术和叠层电池技术这两个大方向靠拢。公司预计今年BC的效率将超过27%,叠层技术的转换效率会达到30%。

  政策引导

  虽然当下的光伏产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的短暂“阵痛”,行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改变,政策端“有形的手”也已有所行动。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李创军强调,国家能源局将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适时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李创军表示,“我们还要持续提升光伏技术创新能力,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创新引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还注意到,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在北京召开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释放出有关行业发展的新信号。

  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具体举措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改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没有中国,就没有全球光伏市场。”国际能源署高级分析师海米·巴哈尔(Heymi Bahar)在SNEC上海光伏展期间表示,2023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在光伏领域高达90%。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继续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及光伏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光储是不够而不是过剩。”钱晶出席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光储是未来增长新前沿中的前沿,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一切的尽头。“我们已经掌握很强的技术能力让光伏成为今天最清洁、最经济、最高度可分布的能源,接下来要加快光储技术的应用和消纳,让气候责任成为每个组织新的价值观。”

  “长期看,这个(低谷)周期一定会过去。”通威股份(600438.SH)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展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伏行业一直在快速发展,只是呈现出螺旋式特征。每一个周期有每一个周期的特点,但发展是永恒的课题。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将超过3500GW,其中约71%将来自光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