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5 22:37:10 股吧网页版
2024高招系列报道 中山大学:学校新增4个新生二次遴选项目
来源:人民网

  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在新的形势下,高考生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各类专业对口哪些职业?又有哪些发展前景?人民网特别推出“2024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为广大考生解读专业特色与就业方向,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是985、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山大学是一所拥有光荣革命传统、鲜亮红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的大学。学校传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中山大学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三座核心城市广州、珠海、深圳办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拥有70个院系和10家直属附属医院,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4年,学校还将到香港设立高等研究院。

  人民网: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及特色专业。

  中山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之一,中山大学现已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强大的学科实力和顶尖的教学研究水平,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坚强后盾。

  学校有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所有招生专业都是一流本科专业。

  人民网:2024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或新变化?招生专业有无增减?

  中山大学:2024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55人,以及华侨港澳台学生500人,招生规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稳定,略有增长。入校途径除了高考普通录取,还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

  今年,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继续按院系专业招生,学生录取的时候即确定了被录取的院系。学校普通本科录取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招生政策,那就是:“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即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专业、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采用“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的山东、浙江、辽宁、河北、重庆、贵州等省份无调剂。

  在传统高考省份填报志愿时,以河南为例,普通批理工类计划投放12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填写学校5个不重复的专业,且需要符合所填专业的体检要求(比如,有色盲色弱的学生则不能填写临床医学),学生要勾选好服从调剂选项。学校保证学生可录取至自己填写的5个专业中,而不调剂到未填写的剩下7个专业。在新高考省份填报志愿时,以广东为例,选择中大的某个院校专业组后,学生可以填写6个不重复的专业,不会被录取到本专业组其他未填写的专业。

  大一新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进行大类培养,来自7大学部最优秀的师资组团给新生上课,学生从大二开始进入各自专业所在的校园学习。新生入校即可在多个特色院系专业中二次遴选,选择新专业,总名额超200个。学校后续还提供了一系列转专业、辅修等跨学科学习方式,支持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领域。

  人民网: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中山大学:填报志愿的目标,就是要选到与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相匹配的大学和专业,从而专心而持久地投入该领域,最后取得成功、服务社会。对于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来说,要充分利用好平行志愿中的“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在院校选择上,要把握好“冲稳保”合理搭配策略。在专业选择上,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程度依次排序,从而最大可能地被录取到心仪的院校专业。学校在普通录取中实施的“零调剂”政策,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家的专业志愿。

  人民网:请介绍一下校内二次遴选和转专业政策。

  中山大学:今年,学校新增了4个新生二次遴选项目。目前,新生入校即可参与遴选的项目有8个:博雅学院,政治学、经济学、哲学(PPE),整合科学,保密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慧交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永銮创新班本研一体化)等。部分二次遴选项目,打破了原有高考选考科目的限制,文理兼招,给全校新生更大选择空间。之后还有优中选优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个院系专业实行入校二次遴选。

  近年来,中山大学完善跨院系、跨专业和跨学科学习制度,赋予了学生更多选择和学习自主权,相关制度还包括三级辅修制度和转专业制度。

  三级辅修制度:学校72%的院系开办了辅修课程,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就可以获得辅修微专业(12个学分)、辅修专业(25个学分)、辅修学士学位(6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等不同层级的证书,拓宽自己的跨学科视野。

  转专业制度:学生1-4年级的春季学期均可申请转专业,转出申请零门槛,各专业可以按本专业同年级人数的30%为上限接收学生,全校转专业成功率超六成。如果原专业设置辅修,可申请将原专业作为辅修。灵活的转专业制度有助于学生们选己所爱,更好地投入学习。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进行跨院系选课,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荣誉学位项目以及参加本研贯通培养。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为学生跨专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学生明确目标,持续努力,就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学科专业,获得很好的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