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6 06:31:30 股吧网页版
“经济体检”精准有力
来源:经济日报

  6月25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侯凯审计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沉甸甸”的报告聚焦中央财政管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精准揭示问题和风险,展现“经济体检”的权威专业,彰显以民为本的责任担当。

  揭示最严重最突出问题

  记者从审计署获悉,2023年度共审计了140多个部门、单位和省份。“我们坚持以推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纲,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审计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海告诉记者,审计一个领域或单位,就力争把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揭示出来,形成实质性震慑。

  比如,《报告》在“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指出主要问题向部门所属单位下沉转移的趋势。2023年度重点审计的41个部门及所属346家单位2023年收到财政预算拨款5824.04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26.26亿元。其中部门本级36.29亿元(占16%),所属单位189.97亿元(占84%)。“这说明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升事业单位管理质效,规范资金使用。”林海表示。

  节庆论坛展会加重基层负担是此次审计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审计部门持续加大对部门及所属单位违规举办节庆论坛展会的审计力度,同步关注了19个省市活动管理举办情况,发现24个部门的283个活动和217个地区的377个活动相关问题,共涉及金额25.32亿元。比如有的未经上级批准自行越权审批,有的报小开大规避审批,有的违规发放高档礼品或支付高昂出场费等。

  此外,利用政务数据牟利成为新苗头。按要求,部门应有序开放所掌握的全国性政务和公共数据,降低社会公众获取成本。但一些部门监管不严,所属系统运维单位利用政务数据违规经营收费。4个部门所属7家运维单位未经审批自定数据内容、服务形式和收费标准,依托13个系统数据对外收费2.48亿元。

  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审计在不断加强。“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玉德表示,审计署连续第4年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作为审计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继续关注中央企业会计信息和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报告》看,国有企业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紧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靶向发力。

  比如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重点审计的12家国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0.43万亿元、负债总额47.48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0.78%到18.57%。审计发现一些金融机构存在信贷数据不实、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如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其中5167亿元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还有的等额存贷,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此外,一些银行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金融资源供给在重点领域“加”的成色不足、限制领域“减”的力度不够。

  瞄准群众关切强化监督

  “一年来,审计机关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注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开展民生审计,注重从就业、教育、食品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审计切入点。”林海表示。

  比如,《报告》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板块,深入揭示部分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等不够规范严格等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晨认为:“审计机关及时揭露上述问题,充分体现了国家审计服务党和国家民生大计的主动性、专业性、务实性,充分体现了国家审计坚持人民至上和问题导向,切实关心人民群众利益,解决民生问题的担当与使命。”

  此次审计紧盯民生资金发放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揭示资金应发未发和被多头骗取套取,倒逼有关部门严格加强对就业补助资金的监管,有力推动了补贴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如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板块,《报告》反映社会保险补贴资金发放不精准、部分劳务派遣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等问题。一些劳务派遣企业偏离补充用工定位,串通用工单位非法经营,有的表面抬高中介费、暗中将用工单位多付部分予以返还,被用工单位用于设立“小金库”;有的在未提供劳务派遣的情况下,为用工单位虚开增值税发票并收受好处费。

  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审计”板块,《报告》反映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未兜实兜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关举措未落实或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审计”板块,反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未全面落实财政投入保障政策等问题。

  审计还发现引入社会资本下乡在一些地方跑偏。相关社会资本方拖欠11.11万户农户土地流转费等2.13亿元,将农民所投资金等1843.65万元卷款“跑路”,收购农产品时恶意压价等560.64万元。此外,一些村庄规划不符合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存在盲目照搬照抄等问题。

  协同联动推动审计整改

  查出问题只是手段,推动整改才是目的。《报告》认为,从审计掌握的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原因,也与一些地方财经法纪意识淡薄、缺乏担当实干精神、本领不够能力不足、落实改革发展举措不到位等相关。

  据了解,审计部门将在今年7月底前向所有被审单位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其在9月底前报送整改结果。“国家审计历来注重发挥覆盖全面、反应快速、专业精准等优势,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具体部署,在各个审计领域充分揭示影响发展和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夯实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近年来审计查出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交织,整改难度相应加大,这就需要各方加强协同,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整改落细落实。

  《报告》提出了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兼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力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等五方面审计建议。比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严格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更好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更好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在货币政策方面,建议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出清“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避免信贷资金空转。在政策协调配合方面,建议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制定宏观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

  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报告》建议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企做强做优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建议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目前,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更加成熟定型。至2024年4月,针对2022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已整改1.07万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840多项,追责问责2820多人。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牵头开展专项整改,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打出一套审计整改“组合拳”,有效形成整改合力。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查处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中央组织部将审计及整改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开展跟踪监督,把审计及整改情况作为监督政府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参考;中央审计办、审计署开展审计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压实整改责任、增强整改质效。

  在重点督办方面,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制定关于完善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的工作流程,以审计监督为起点、以案件查办为切入点、以地方主体责任落实为落脚点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铲除了一些严重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惩治了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

  “下一步,审计机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况将于年底前依法公告。”林海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