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6 16:12:10 股吧网页版
苏金奎履新华商基金董事长 新官上任先过“三座山”
来源:老狼财经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华商基金新任董事长苏金奎面对的是规模放缓、业绩滑坡、投研踩雷“三座山”。

  6月22日,华商基金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6月21日起,苏金奎出任董事长。原董事长陈牧原因董事会换届于同一天离任。

  华商基金成立于2005年,第一大股东为华龙证券,持股46%。深圳市五洲协和投资有限公司、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华商基金34%和20%的股份,分列第二、第三大股东。

  根据公告,苏金奎现任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曾任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项目经理,计划财务总部会计、副总经理、总经理,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副总经理。曾就职于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研究院、上海恒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华商基金前任董事长陈牧原同样来自华龙证券。在2019年7月陈牧原出任华商基金董事长时,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约为200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商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至约1300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超过1100亿元,成为一家行业腰部公司。

  1

告别规模高增长时代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自2021年第2季度起,华商基金的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特别是从2022年第3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即2022年第3季度、第4季度以及2023年第1季度)实现了环比两位数增长,但这一快速增长态势于2023年第2季度起戛然而止,2024年第1季度环比增速只有1.82%。

  在最近这三个季度中,华商基金公司股票型基金规模从15.83亿元增加到16.80亿元,增加了0.97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从604.74亿元减少到524.07亿元,减少了80.67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总计减少79.7亿元。

  同期,债券型基金规模从450.74亿元增加到592.92亿元,增加了142.18亿元;货币基金规模从117.92亿元增加到162.98亿元,增加了45.06亿元。固收类基金规模总计增加了187.24亿元。

  不难看出,华商基金规模位次主要依靠低风险产品来维持。近年A股表现低迷,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基金公司主打固收类产品,这也是行业通行的做法。然而,对于华商这家主打主动权益投资的基金公司来说,却意味着传统长板的削弱。

  2

知名基金经理业绩翻车

  市场对华商基金的定位,是一家以主动管理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老牌基金公司。

  但近年来,华商基金主动管理投资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如抛出“三无主义”投资理论的基金经理高兵,作为华商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高兵提出“无框架、无理念、无风格”的理念,也就是“不再想用任何框架和理念束缚自己,什么能涨就买什么,一切为了给产品净值服务”。

  近年来,市场整体低迷,结构性机会较多,风格快速轮动,不同资产分化加剧,这种市场环境不仅让普通投资者难以应对,也给机构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喝酒吃药”等传统配置策略失效,AI大模型等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产业投资机会。高兵提出的“三无主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市场偏好变化的思考,但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不等于信马由缰。即使是面对创新产业、新兴概念,专业投资者决策仍然要遵循理论框架和基本逻辑的方向性指引。

  截至6月25日,高兵投资业绩一览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高兵自2021年以来开始管理的8只基金,在任职期内全部为负收益,跌幅最小的华商双擎领航回报率为-36.39%,跌幅最大的华商新能源汽车混合C回报率为-58.78%。

  这8只基金中只有华商智能生活、华商新能源汽车A/C为行业主题基金,其余基金并没有明确的行业配置限制。特定行业板块走势对行业主题基金有决定性影响,除去这个因素,上述业绩数据表明高兵的行业配置策略的确出现了明显失误。

  狼叔复盘基金定期报告数据后发现,高兵今年主要重仓了计算机和医药行业,而这两个行业正是今年以来领跌市场的行业。事实表明,高兵所倡导的“把每个阶段能涨的股票找出来”,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变成了追高或是抄底抄在半山腰。

  同源数据显示,梁皓、何奇峰等多位华商旗下权益类基金经理,任职期也都出现了30%或以上的亏损。

  相比之下,华商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周海栋业绩表现稳健,先后管理10只基金,只有2只任职期负回报,且亏损幅度未超过15%。其余8只基金中有6只年化回报率上双,目前在管基金年化回报率最高的是华商新趋势优选,达到了16.48%。

  3

明星扛旗隐忧再现

  周海栋目前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300亿元,一个人扛起了华商基金权益类投资的半壁江山。明星基金经理在华商基金成长史上如同萧何,成败皆在于此。

  华商基金行业地位的第一次大幅提升,发生在2010年。当年华商基金“五虎将”王锋、孙建波、庄涛、田圣明、梁永强包揽了当年权益类基金年度冠亚军,打败了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当年,华商基金资产规模伴随业绩同步走高,第一次突破了200亿元,2015年超过了700亿元。但此后“五虎将”散场,庄涛、孙建波等投研核心人物先后离任。2018年7月,时任华商基金总经理的梁永强离职,此后多位基金经理也选择离开,当年华商基金规模重新回到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梁永强离职正是发生在陈牧原任职华商基金董事长的前一年。而在近期苏金奎走马上任前,华商基金又出现了高冰卸任多只基金的人事变动。

  相似的人事动荡、明星基金经理扛旗的隐忧,再次摆在了新任董事长面前。

  4

投研踩雷现隐患

  此番苏金奎接替陈牧原出任华商基金董事长,还面临着与前任相似的另一个问题——投研体系管理。

  2018年,华商双债丰利A/C等多只华商基金旗下债基踩雷,重仓持有的15华信债、11凯迪MTN1两只债券违约,导致相关基金净值大幅下跌。华商保本1号持有的上海华信国际集团16申信01债券,因为兑付危机问题,导致基金跌破面值。华商稳健双利、华商稳定增利两只基金踩雷*ST华泽,股票下调后估值为0.55元,下调比例高达95%。

  近两年,华商基金持仓中又一次出现了问题股票。软件企业东方通在2017年和2018年对外大笔收购扩张,积累了大量商誉泡沫,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净利润亏损达到6.73亿元,近年来该公司还因为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被交易所问询。2023年开始,华商基金重点投资东方通,最多时有五只华商旗下基金进入东方通季度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这样一家问题明显的公司是如何被选入基金公司股票池,并顺利成为重仓股的?

  华商基金投研体系管理的纰漏,有待新任董事长打补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