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6 17:32:40 股吧网页版
华为汪涛:2024年进入5G-A商用元年 开启移动AI时代
来源:券商中国

  2024年进入5G-A的商用元年。

  “移动AI时代将带来人机交互、内容生产、移动终端三个方面的重要变革。”6月26日,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 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他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5G作为当前移动通信主流技术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与AI结合后新的发展前景。

  同时,汪涛认为,2024年,5G-A商用元年和AI入端元年碰撞,将开启‘移动AI时代’,让智能化服务无处不在。移动AI时代带来的改变,为人类社会注入全新的活力,也给移动产业带来广阔的机遇。

  进入5G-A商用元年

  6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3GPP RAN(无线接入网络项目)第104次会议上,5G-A的第一代技术标准R18标准正式冻结。R18标准从立项到冻结历时3年多,是5G标准的第四版,也是面向5G-Advanced(5G-A)的第一个版本,成为5G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5G-A商用的大门已经开启。

  在6月26日至28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 2024)上,5G-A商用开发、AI技术应用、相关产业链发展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在MWC 2024会议期间,汪涛在相关主题演讲中,他回顾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进程。

  “本月恰逢中国5G商用5周年,5年来,5G商用成果显著,对全球移动产业的影响前所未有。”汪涛说。5G以其高速率、低延时等特点,迅速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焦点。5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基础设施,赋能千行百业。

  汪涛介绍,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320张5G网络,服务了18亿用户,用户发展速度是4G同期的3倍,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5G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和市场需求。

  对于中国来说,可以清晰地看到,从3G到4G,再到如今的5G,中国一直以几乎5年一个代际的节奏快速发展。特别是在5G时代,中国不仅在全球率先发放了5G牌照,还积极推动5G技术的商用化进程。

  他表示,全行业需要持续推动5G-A技术的增强,推进5G产业健康发展,让5G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全面实现5G改变社会的愿景。

  开启移动AI时代

  汪涛表示,2024年,5G-A商用元年和AI入端元年碰撞,将开启移动AI时代,让智能化服务无处不在。

  实际上,在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是投资领域流量增长放缓已经成为全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而移动AI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与5G-A的结合,汪涛认为,将带来人机交互、内容生产、移动终端三个方面的重要变革,为人类社会注入全新的活力,也给移动产业带来广阔的机遇。

  具体而言,在交互方式上,随着AI技术的应用,交互方式将从传统的触控交互,发展到包括语音交互、视频交互、手势交互等多形态的自然交互方式,有望使得用户从现有每天5.3小时延长更多使用时长。

  在内容生成变化方面,传统的内容生成主要依赖用户生成内容,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内容生成将逐步转向以AI计算生成内容为主,这将带来码率的大幅度提升。

  在移动终端变化方面,传统手机将向多样化的AI智能终端转变。他认为,今年预计有AI功能的手机出货占比11%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0%,AI手机将成为标配。

  面向消费者,新通话、云手机、裸眼3D等对速率、时延等都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汪涛认为,需要从“Networks for AI”和“AI for Networks”两个维度加速5G-A发展,共同创造移动AI时代的商业新价值。华为期待与产业界携手,共同抓住移动AI时代的巨大机遇,构建美好的智能世界。

  据了解,在动态方面,迈向5G-A时代,领先运营商正在行动,全球30+家运营商已完成5G-A技术验证;在终端设备方面,全球有近20款手机支持多载波聚合,多个机型已经支持了默认开启该功能;在商业应用方面,全球近10家运营商已宣布了5G-A的商用计划,包括推出5G-A套餐等服务;中东、中国等多家运营商已开始按照下行5Gbps目标进行5G-A三载波聚合(3CC)规模组网部署,运营商的经营方式在向5G-A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引入体验经营的新模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