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6 21:05:40 股吧网页版
中小基金人才流失加重!年内157位基金经理离任,老将出走后新人上场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邱利 陈锋

  随着公募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型基金公司人才流失频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共157位基金经理离任,创下近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且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的身影。

  从基金经理变更情况来看,公募“老将”卸任之后,许多产品都交给了“新生代”管理,有的甚至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5年来最高水平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今年以来共157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92家公募基金管理人。

  而从历年同期情况来看,这一数据创出近5年来最高水平,2019年至2023年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113人、123人、135人、125人和139人。在基金公告中披露的卸任原因来看,多为“个人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经理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业绩压力大、公司激励不足、市场行情低迷、新基发行遇冷、基金费率调降、出现违法违规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基金公司成了“重灾区”,今年以来离职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中科沃土基金年内有2位基金经理离职,公司最新基金经理总人数为4人,离职人数占比为一半,另外瑞达基金、恒越基金、江信基金、国新国证基金、格林基金等基金公司的离职率也位居前列。

  从数量来看,国泰君安资管离任人数最多,年内有5位基金经理离任;鹏扬基金、国联基金、格林基金、平安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在内的9家基金公司离任人数也位居前列,均有4位基金经理离任。

  多位百亿元老将出走

  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名单中,不乏颇有影响力的公募“老将”。

  例如,万家基金的李文宾、建信基金的姜锋、圆信永丰基金的范妍、中邮基金的国晓雯、招商基金的贾成东、泰信基金的董山青、中银基金的王伟等。

  从任职时间来看,姜锋早在2007年就加入建信基金,截至其离职长达17年,担任基金经理年限接近13年;董山青2004年加入泰信基金,基金经理任职时间也超过12年;范妍更是元老级人物,2014年加入圆信永丰基金,累计任职时间超8年。

  上述这些离任的知名基金经理,多数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有些已“清仓式”卸任后离职,还有一些“离任未离职”。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融通基金的范琨出现卸任,也成了市场关注焦点。6月21日,范琨卸任了发行刚满一年的融通明锐混合,任期收益率超过2%,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范琨是融通基金旗下“名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她在管基金数量为5只,管理规模达100.90亿元。

  融通基金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融通基金重视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6月21日,刘安坤接任融通明锐的基金经理,此举既为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也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其管理半径、提升其能力边界,从而更好地反哺持有人。

  基民该何去何从?

  一直以来,被基民广泛接受的投资名言是“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当基金经理突然换人,那些曾慕名而来的基民该怎么办,持有的基金是否应该赎回成了市场最关心的话题。

  从基金经理变更情况来看,公募“老将”卸任之后,许多产品都交给了“新生代”管理,有的甚至刚从研究员晋升为基金经理。

  例如,接管建信基金姜锋旗下产品的基金经理,有马牧青、黄子凌、蒋严泽、江映德,累计任职基金经理年限均不足4年;接管圆信永丰基金范妍旗下产品的基金经理,有汪萍、陈臣、陈彦辛、党伟等,任职基金经理年限均较短;而范琨离任融通明锐混合后,由刘安坤“接棒”,虽然接替者基金管理经验超过5年,但管理规模一直不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只有1.59亿元。

  公募“老将”离任为新锐基金经理带来机会,但背后也有隐忧,不少基民担忧这些接替者能否担起重任。

  一位资深基金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募“老将”扎堆卸任、离职,无疑会给基金公司带来损失,尤其是“顶流”基金经理的离任,会对产品业绩和投资者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投资者可能会对基金未来业绩感到担忧,从而降低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新任基金经理需要时间适应和调整,这可能会对基金的短期表现产生一定影响。

  “面对基金经理换人的情况,持有基金的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理性评估基金的投资价值和风险,并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该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大型基金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投研体系也日益成熟,个体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