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0:47:50 股吧网页版
吴川探索“鹅稻共作”生态循环模式 鹅肥了,田也肥了
来源:南方日报

  眼下,正值夏收的时节。灿烂的阳光洒在田野上,扬起丰收的希望。收割机穿梭其间,将饱满的稻穗齐齐收割下,留下一片整齐的稻桩。下午四五点,一群特别的“客人”徒步到此,发出“咯咯咯”的声音冲进稻桩里觅食,品尝丰收的余味。

  稻在水中长,鹅在稻中嬉。这幅宜人的田园风光画卷,就出现在吴川樟铺镇下村村委会博厚村。位于该村的中稻农业白鲨鹅孵化养殖基地是吴川较大的肉鹅孵化养殖基地,面积约120亩。养殖基地处于连片的稻田中,水稻收割后可以大面积放养鹅群,形成“鹅稻共作”的新型种养模式。

  在此模式下,白鲨鹅养殖成为下村村委会“一村一品”产业,年产值超900万元,奏响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欢歌。

  一养双收

  循环生态绿色高效

  日落前是白鲨鹅们徒步去稻田的最佳时间。此时,养鹅人陈德声在池塘里划着小船,边大喊边用桨板打水。听到声音,几千只鹅仿佛有组织般摇摇晃晃地跳上岸,赶去稻田。稻田里,鹅一会儿追逐嬉戏,一会儿停下来啄杂草和虫子。享受完一片的“美味”,陈德声会带着他们走向下一片稻田。

  被收割后,这些稻田就进入了闲置的状态。鹅吃掉里面的杂草和虫子,起到除草除虫的作用。“它们的排泄物能为稻田提供天然有机的养料,代替传统化肥。同时,我们会用养鹅的池塘水灌溉稻田,充分实现稻—鹅生态循环种养。”陈德声看着池塘里悠闲自在的鹅,露出了笑容。

  以粪肥田、以稻养鹅,一养双收,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天然肥料和富有营养的池塘水滋润下,稻田的肥料成本降低,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亩效益随即提高,产出的大米品质更优。

  据下村党支部书记陈胜伟透露,“鹅稻共作”的稻田位于中稻农业水稻种植基地,约1100亩,主要种植香粘米,每年两造,平均亩产约850斤,年产稻谷900多吨(大米约585吨),年产值超300万元。

  稻桩里的天然饲料,喂养出来的白鲨鹅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我们每天大概这样喂养白鲨鹅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一般都能吃饱。现在这批是种鹅,肉鹅要等到八月左右才开始孵化。”

  目前,白鲨鹅孵化养殖基地有种鹅6500羽,年孵化鹅苗约20万羽,肉鹅存栏约5000羽。肉鹅养殖周期120天,平均每只重量15斤,年销售约20万羽(含鹅苗)。

  每年的夏收和秋收之际,鹅和稻田的故事都会上演,“鹅稻共作”的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大米供不应求,肉鹅也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不仅在省内销售,也运往广西等地。”陈胜伟高兴地说。

  村企合作

  走上致富“稻”路

  “80后”陈胜伟是下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中稻农业白鲨鹅孵化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在家乡,他实现了自己的田园梦。

  博厚村位于樟铺镇北部,东靠鉴江,地处平原地带,耕地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种植。陈胜伟刚回来的时候,发现村里丢荒的农地很多。2016年,秉承着不浪费田地的想法,他返乡成为一名“新农人”,打造博厚村特色农业品牌。从此,乡村不止是记忆中的故乡,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中稻农业白鲨鹅孵化养殖基地里,常见农户过来购买鹅苗,请教养鹅技巧。“我们基地会优先聘请本村农户就业,大力发展下游养殖分基地,共带动农户建立13个养殖分基地。”

  总基地指导和协助分基地建设,垫付分基地所需的鹅苗和养殖过程所需资金(包括鹅苗、饲料、疫苗等),做好养殖分基地的技术管理、饲料配送、成品回收等。

  农户的笑声是丰收季节最动听的乐章。在陈胜伟的带领下,下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化规模化高效水稻种植和肉鹅养殖,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减少农田撂荒,提供就业岗位约35个,每人每年增收约13000元,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下村的水稻种植面积也从2016年的700余亩发展到1100亩,并逐步完善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希望形成完整的肉鹅产业链,实现规模化肉鹅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储存等一体化建设,实现效益最大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品牌宣传,深化本土品牌特色,促进乡村振兴,推进‘百千万工程’。”陈胜伟说。

  “鹅稻共作”的种养模式,是湛江农业由粗放型到精细化转变的精彩缩影。如今,在希望的田野上,“鸭稻共作”“虾稻共作”等更多“稻田+”养殖模式正在发展壮大。

  文:姚瑶图:吴东俊(除署名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