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1:00:09 股吧网页版
近年来南澳岛年均旅游总收入近30亿元 海岛乡村游绣山绘海开新路
来源:南方日报

  初夏,来自广东深圳的许舒晴与家人初次探访南澳。本是冲着阳光沙滩、海滨浴场而来,却为南澳能满足“上山下海农家乐一条龙”全体验而惊喜,用她的话说,“想不到南澳的乡村各有特色。”

  在南澳这个北回归线穿过的海岛县上,分布着41个行政村、5个社区,2023年末户籍总人口仅约7.5万人。岛上居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些年又借着海岛游的热度,红红火火发展起了旅游业。2020年—2023年间,全县年均接待游客838.5万人次,年均旅游总收入达到29.4亿元。

  南澳的旅游业发展不仅为海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也为乡村旅游的兴起提供了有力支撑。乡村旅游的兴起,则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南澳发展乡村旅游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那么,依山傍海的南澳如何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向山图进、向海图强”?南澳乡村游如何形成全域化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记者在走访中探寻答案。

  ●南方日报记者陈斐仪张伟炜

  南澳“后花园”连点成线

  经跨海大桥驱车驶入南澳岛,沿着山路一路蜿蜒向上,抵达深澳镇后花园村。尽管炎炎夏日已经来临,但在后花园村下车,游人仍感受到一股凉意。环顾四周,水汽氤氲、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的茶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一派山间田园风光。

  坐落山景中的后花园村,山林覆盖率超过85%,冬暖夏凉,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据后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程江介绍,这几年,后花园村得益于舒适宜居的地理生态环境,先后建设了生态乡村旅游区及多个观景点位,打造生态旅游。其中,以风景优美的“海阔天空”观光平台最受游客欢迎。

  家住汕头市区的刘先生热衷于挖掘“冷门”景点。他告诉记者,自己10年前便到过后花园村,“那时候后花园村还没作为收费景区营业,我逛了一圈后十分惊叹,南澳竟隐藏着一个世外桃源。”刘先生表示,后花园村静谧的山林景色让人久久难忘。

  如今,后花园村已定位为“后花园生态旅游度假村”收费景区,将牛头岭古村、龙潭瀑布、风车观景台等景点纳入其中,近年来也成为许多游客畅游南澳时的必打卡景点。从“海阔天空”的平台上远眺,深澳湾一览无余,海面上大面积的渔排整齐有序,还有闻名遐迩的“宋茶”茶园、300多年的古楠木等自然景观使人赏心悦目。

  余程江向记者介绍,后花园生态旅游度假村收费每人20元,游客可步行上山,也可搭乘电瓶车,电瓶车收费一人5元。据介绍,2023年,后花园村共接待了20多万游客。但余程江表示,对比去年整个南澳岛共接待982万游客,后花园村的接待量处于下游。

  一名在后花园村经营农家乐餐厅的老板向记者透露,他的农家餐厅最多可容纳接近300人同时就餐,主要经营当地农家菜,即后花园特色菜粿、土窑鸡、金薯、时菜等,“我们以接待团建客人为主要收入来源,散客的客流量更多取决于天气,例如今年雨水较多或遇台风天气,客流量减少便会大幅减收。”

  目前后花园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困境,也是南澳岛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难题。作为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澳岛在借助原始自然生态资源和当地社会人文发展全域旅游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景化打造不全面、全时化实现困难、全业化融合度不高、全域化服务不完善等挑战。

  余程江表示,后花园村目前仍集中于观光旅游,仅配套了一些农家乐餐厅、喝茶歇脚的营地,游玩体验的项目较单调,最主要是缺乏民宿酒店等配套以留客过夜,“接下来我们也会针对游客的‘住、购、娱’等方面引进项目,如对老厝进行改造建成民宿、提供茶叶产业体验等。”

  精品民宿村靠“山”发力

  目光落到隶属青澳旅游度假区的后兰村。与后花园村相似,后兰村四面环山,平均海拔约90米,山林覆盖率在85%左右。漫步在后兰村,犹如走在静谧的山林间,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溪流、池塘、农田、林阴等综合生态资源丰富。

  不同的是,谈起后兰村值得称道的便是其特色民宿。据后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合弟介绍,后兰村将茶叶种植和特色民宿作为主产业,围绕“党建+文旅+产业”探索了一条以特色民宿品牌为引领的旅游发展新路径,引导村民盘活闲置民房,培育了“疯子的店”“书野家”等一批网红精品民宿。

  “目前,后兰村内有民宿经营户12家,客房总数136间。”薛合弟介绍。记者了解到,除了精品民宿,后兰村内还有村民自建房民宿,全村民宿数量总计34户、农家乐6户,民宿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这对一个常住人口仅有160人的村落来说,是良好的业态。

  “疯子的店”是第一家入驻后兰村的民宿。店长小林向记者介绍,店铺之所以选址在后兰村,是因为创始人骑行落脚在后兰村时,深深被其风土人文、秀美风景和热情的村民打动,便在此处开一家有情怀的民宿,“后兰村民风淳朴,村内绿植遍布、老树盘根,潺潺溪流穿越村庄,静谧安然,让人很想待多一会儿。”

  “疯子的店”坐落于山林深处,室内风格独特,融合了艺术气息与藏式禅意。创始人特设猫房供游客亲近猫咪,肥美慵懒的猫在店内悠闲踱步、静坐躺卧,与“疯子的店”和后兰村的宁静惬意氛围相得益彰。

  小林向记者透露,“疯子的店”共有28间客房,吸引了不少游客和驴友前来入住,店内还提供观影、桌游等多种娱乐活动。然而她也告诉记者,许多住客反映过周边游玩娱乐形式、风光景色单调的问题,“游客想要看海或者体验游乐项目的话,得下山出村,这也会导致流失一部分注重旅游一体化体验的游客。”

  薛合弟表示,后兰村有山海互通的地理优势,距离青澳湾只有2公里,车程仅需5分钟,“青澳湾是南澳的网红打卡点,后兰村的民宿群主打闹中取静。”

  汕头市旅游协会会长、民宿“书野家”创始人林雁明认为,后兰村作为民宿村的发展优势是能够与青澳湾景区形成动静互补,“青澳湾游客集中,后兰村独处安静,能够推动民宿村发展,形成民宿集中村的品牌效应。”

  林雁明的民宿在原有潮汕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运用大量落地玻璃,就地取景设计为山景房。但他也指出,相比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澳缺乏更多的游乐项目配套,主题式乐园、运动场、海上游玩项目缺乏开发,导致海岛的可玩性偏低。作为民宿经营者,林雁明希望能有更多的游玩场景吸引游客,以缩小淡旺季游客的数量差。

  山水田园与渔港风情交汇

  南澳县划分为后宅、云澳、深澳3个镇和青澳旅游度假区、海岛国家森林公园2个管委会,各区块发挥着独特的优势,相映生辉。后花园村所在的深澳镇山林葱郁、空气清新,这里的村落依托旅游风景道、古驿道等,将乡村自然景观、茶园风光等元素串珠成链,形成特色山村旅游线路。

  后兰村所在的青澳旅游度假区则是南澳县生态旅游的重要区域。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则以高素质的海滨沙滩为特色自然资源,具有“湾美、坡缓、水清、沙白”的特点,数十米内海水仅米余深,是海浴的理想场所,也被誉为“泳者天池”。

  位于南澳东南部的云澳镇是南澳的渔业大镇,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近年来开发了海鲜美食、渔家乐等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渔文化和海洋文化。记者来到云澳镇刚刚完成改造建设的“台湾街”,沿街动漫IP形象的墙绘、网红打卡点和慢行步道的营造,无不突显云澳的渔港风情。

  云澳本地人杨小姐的咖啡店“热岛咖啡”就开在“台湾街”上。去年回到家乡后,她先是在景点三囱崖灯塔附近摆摊经营咖啡车,有了客流和名气后便决定开一家实体店。说起“台湾街”的建设,杨小姐充满期待地说:“政府对于云澳的旅游规划十分重视,‘台湾街’的改造不仅沿环岛公路,还延伸到村子里,深得当地人的支持。”

  杨小姐认为,云澳镇的旅游属性不如青澳湾,“如果能够深入挖掘云澳镇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旅游特色,如通过做大岛上最大渔港云澳镇渔港的宣传,发展渔村旅游就能有差异化的优势。”

  海洋渔业是海岛渔村村民的主要生计来源,渔民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传统文化和仪式等都与海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海岛渔村的全域旅游只靠旅游部门的运作显然不够,更要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作用,给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才可以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岛上做生意,许多物资都要靠外面运输进来,旅游旺季的时候便出现物资紧张、物价上涨等情况。”杨小姐认为,应当对本地岛民多一些关怀、关注岛民诉求,激发大家共同发展旅游经济的动力。

  可以看出,南澳各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特色。因此南澳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但也共同面临着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宣传推广不足、土地要素供应不足等问题,使集体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招商引资等受到制约。

  如何真正将村与村之间的资源串联起来,让全域旅游在实施的过程中带给游客全景化的体验、全天候的服务、全产业链产品供给,整合资源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让游客有更好体验的同时也让当地居民在参与中获得收益、提升生活,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局面,则是问策南澳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

  专家问策

  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教授张伟强:

  发展全域旅游不断做大蛋糕

  乡村旅游主要以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旅游主要吸引物,例如自然环境、乡土建筑和当地的风土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的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体验旅游,及商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型旅游。

  海岛上的乡村(渔村)占据独特的空间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岛自然景观资源,但同时也会因海岛的独立性、封闭性和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而面临一系列挑战。那么,南澳岛要如何走出一条独特适宜的高质量乡村旅游之路呢?记者专访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教授张伟强,为南澳的乡村游出谋划策。

  问如何做好旅游产品的顶层设计?

  策以“高端”定位南澳乡村游

  如今,人们旅游出行讲究体验至上,从旅游产品的开发角度来看,休闲旅游产品正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更高端的消费模式——体验旅游过渡。这种趋势意味着旅游产品设计应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体验,因为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名曾出游南澳的游客,他们对南澳的自然风光赞不绝口,但纷纷表示旅游体验感未达到预期,认为存在包括吃住行等基础配套不足、旅游服务行业不够规范、游玩购物等一体化旅游体验较差等问题。

  张伟强指出,南澳所面临的旅游体验难题,破题点在于正视南澳的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条件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

  张伟强认为,如今游客不是付不起费用,而是不乐意付费换不来应有的服务和体验,“因此南澳的旅游承载力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由南澳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旅游、民宿等协会和企业,做通村民工作,形成承载力共识。”

  “这是一个共同做蛋糕的思路。”张伟强表示,需要强化全域旅游的思维,从南澳的区域关系入手,以村集体为小单位,到镇域、县域等。全域旅游突破了景点景区的界限,更加注重全局性、更多关注旅游者的感官体验和旅游的质量,整合资源,让相关产业融合、让村民都参与其中。

  问发展乡村旅游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策将文化产权转为经济效益

  在张伟强看来,全域旅游应该兼顾结构性群体,即村民的整体利益。“举个例子,有些村民并不开民宿和农家乐,如何让他们也能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受益是很重要的问题。”张伟强指出,应该将南澳视为一个社区,在这个海岛社区中旅游的发展要具备可持续性,应该将村民们自我管理、自我求发展的动力挖掘出来。

  张伟强表示,这一策略与海岛岛民的文化基因相关,海岛具有“海丝、海港、海岛”等文化特征。“以当地文脉为基础,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等赋予文化产权,进而进行价值评估,再转化为股权给予村等集体单位,让村民共同享有。”张伟强用文化产权一词为其定义。

  他指出,村企之间、村与村之间存在矛盾,无法达成利益共识,原因在于产权不明晰。“文化产权不同于物质产权,它以共有为核心,指一种群体间的共识。”张伟强举例,地理标志如后花园村的“海阔天空”,非遗文化如深澳镇的麒麟舞,此类有形文化物质产品和无形文化载体都是文化产权载体的具象化。

  而文化产权的共有主体在此指村民。张伟强表示,提出文化产权是要通过利用文化资源等要素让村民形成共识,以激发村民自觉保护、共商管理的信念,共护共享文化资源所产生的利益。

  他山之石

  舟山群岛以独特风情展全域旅游宏图

  “海岛旅游+”拓空间

  说到海岛乡村游,不得不提著名的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的舟山,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背靠长三角广阔的经济腹地,拥有2085个岛屿和270多公里深水岸线,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和重要港口城市。

  舟山的海岛渔村旅游主要是依托海岛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在“吃渔农家饭、住渔农家屋、干渔农家活、享渔农家乐”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模。2016年,舟山成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海岛的全域旅游注重空间、行业、时间、社会、发展方面的全域,是海岛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海岛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海岛旅游业,全面推动海岛旅游产业的建设和海岛居民的经济提升。

  近年来,舟山依托“海岛、海鲜、海滩”三大自然资源和“佛教文化、民俗文化、节事文化”等三大人文资源,不仅实现量的飞跃式增长,更注重质的有效提升,逐渐重点形成了海岛民宿、运动健康、海鲜美食、渔家风情、特色文化、禅修体验六大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整合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产业基础。

  之后旅游业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产业集聚、项目投资、消费拉动、生态建设、环境改善、惠民富民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海岛旅游+”溢出效益明显,激发舟山海岛渔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

  近日,舟山出台《关于支持现代海洋旅游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多项奖补政策,给予在舟山从事旅游体育文化产业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奖励补助最高达200万元,其中包括加快海洋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加强海洋旅游新业态开发等五个方面。致力于丰富海洋旅游和体育新产品与新业态的供给,进一步释放产业扩投资、促消费的潜力,让全域旅游落到实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