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1:04:59 股吧网页版
南财观察|打好特殊资产管理创新发展“组合拳” “广州模式”如何开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步入周期转换的关键时期,特殊资产管理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日前,2024广州特殊资产管理与发展论坛(下称“论坛”)在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现场举行。论坛围绕“特资新模式发展新动能”主题,积极探讨以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特殊资产“四梁八柱”体系建设,提升特殊资产处置效率,以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特殊资产管理探索“广州模式”,输出“广州经验”。

  论坛期间,有5场签约仪式及1个揭牌仪式举行,分别为广州市人民政府与10家特殊资产处置重要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揭牌、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与重要机构战略合作签约、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系机制成立签约、大湾区特殊资产研究院共建签约等重磅平台挂牌、签约仪式,广州特殊资产管理“四梁八柱”体系建设雏形渐显。现场超500人参与,近百家特殊资产管理行业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受邀参与见证。

  近百家机构齐聚,探讨特资管理新机遇

  广州市副市长赖志鸿表示,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以稳定为目标,为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在此背景下,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国际金融枢纽,高标准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这是全国地方政府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发展。

  而在论坛期间,围绕发挥好不同层次、不同属性机构的差异化作用,如何用好数字化转型机遇等话题,来自特殊资产行业上中下游的相关人士从各自领域,为广州如何聚集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工作建言献策。

  从产业链来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位于特殊资产行业产业链的需求端,承担着风险化解、支持实体经济、提供补位金融服务等职能,位居特殊资产行业核心位置。论坛期间,多位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人士认为,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特殊资产类型愈加丰富,处置模式更加多元,产业投资与企业纾困相结合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亟须转变思维。

  中国银河资产是国务院批准第五家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河资产王仁双副总经理表示,自2021年1月展业以来,银河资产坚持“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化发展定位,着力打造轻资产、轻资本和投行化、基金化的“两轻两化”资产管理模式,在“保交楼、稳民生”房地产纾困、上市公司及地方平台风险压降、中小金融机构化险方面落地一系列项目,服务实体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但王仁双也指出,中国特殊资产行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身处新形势下和新周期中,原来主要依靠周期轮动、一二级市场买卖,低进高出的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坚持投行化思维、基金化思维、产业化思维,做耐心的金融风险化解者、社会资源的配置者。

  广东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发牌照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该公司总经理李永胜认为,当前需要对特殊资产经营的介入范围、介入时机、介入手段、介入本质有全新的认识。“例如,特殊资产经营的介入范围。除了传统不良资产以外,所有的低效无效资产,我认为都属于特殊资产的范畴。包括企业纾困,都应该是我们这个行当应该从事的。此外,特殊资产管理机构在介入时机上,不能够等到企业已经死亡或者是进ICU才施救,而是一旦发现病症的苗头,我们就应该介入。”李永胜说。

  从事特殊资产管理行业近30年,广东省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兼亚太区特殊资产组主管合伙人彭富强也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特殊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可以为企业和金融机构从最早阶段的融资,再到贷前、贷中和贷后的风险管理赋能,做到潜在的债务问题早发现、早防范和早化解。当债务危机出现时,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预重组、预协商、预安排等方式化解,争取债务问题不恶化、不升级和不蔓延。此外,他还建议应利用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大湾区内的特殊资产机遇和需求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广发银行副行长林德明则认为,特殊资产管理涉及面广,参与的主体多,建议各方面携手共进,推动特殊资产经营管理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对此,林德明提出,银行机构可以围绕三个维度,深化与特殊资产行业上下游相关机构的合作。

  “一是深化政银合作,加强银行与各级政府机构的双向战略合作,发挥银行在提供专业化投融资顾问、 定制化方案设计等服务方面的优势。二是深化同业合作,对涉及债委会项目互通信息、 加强协作, 对特殊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 案例做好沟通分享,共同研究探讨特殊资产处置的新路径。三是深化与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可以进一步挖掘在抵债股权、 信托收益权等金融资产处置方面的合作空间。”林德明说。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亦为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带来新变化。在行业看来,大数据技术正逐渐被运用在特殊资产领域,而多维度场景的建设可以帮助投资者去触达其所需要的标的。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民法院以拍卖方式处置财产,应当采取网络司法拍卖方式”的相关规定后,大型互联网平台在特殊资产管理领域市场地位愈加突出。

  阿里资产南区业务负责人陈祺表示,阿里资产自2012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资产的高效配置,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线上资产交易平台,每年为全国31省350个城市盘活超220万件资产,横跨125多个品类,极大地促进国内生产要素大循环,促成特殊资产的高效配置和流通。面对如何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模式的广州品牌这一命题,她认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有这类型的资产管理都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在特殊资产行业人士看来,从多维度资产立体画像基础上,可以从拍卖数据、行为数据、地理位置对投资者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特殊资产智能、高效的匹配,这一发展趋势也被多家机构关注,并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深入探讨科技及数据的影响。

  数十家机构签约,穗特资行业“四梁八柱”体系渐显

  广州市领全国之先提出探索建立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的相关要求,也是加快广州特殊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进程,实现新旧产能转化和优化供给侧要素资源重组,推动广州加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6月21日,国内首个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正式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广州市推动特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特资十条”。

  根据“特资十条”,广州将以“五个一”的工作任务推动广州市特殊资产管理行业有序良性发展,即打造一个平台(赋能服务平台)、深化一个机制(府院联动机制)、提升一个营商环境指标(企业破产)、建设一个集聚区(特殊资产管理行业集聚区)和营造一个生态(汇集人才、机构、资本等各类要素)。

  其中,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是广州特殊资产“四梁八柱”体系建设的核心。近年来,特殊资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掣肘,诸如区域割裂、资金供给缺乏、信息不对称、数据分散、处置效率低下、多元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等。在此背景下,广州率先提出建设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尝试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答案。

  论坛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赖志鸿、副秘书长孟昊、广州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邱亿通和广州交易集团董事长葛群共同为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揭牌。随后,还举行了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与重要机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17家机构参与签约。

  据了解,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系由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依托广州交易集团现有交易所和拍卖资质、人才、科技等优势资源,组建以“1+5+N”为核心的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

  从具体功能来看,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可为金融不良资产、涉诉资产、企业改制或破产清算过程中的变现资产、罚没资产、商业不良或抵款资产等特殊机会资产,提供“线上+线下”、全链条、全周期、市场化、专业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业务范围涵盖:企业诊断分析、重组重整咨询、协同司法解纷、产融对接撮合、咨询服务见证、信息发布路演、资产处置交易等。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表示,大湾区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广州市积极响应中央鼓励粤港澳大湾区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要求,将有力支撑广州建设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推动大湾区特殊资产市场一体化探索。

  另一方面,广州市亦提出打造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工作机制,通过搭建政府与法院共同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其中,备受瞩目的是,此次论坛上举行了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席机制成立签约仪式。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广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广东省拍卖业协会、广州金融业协会等17家机构成为机制首批成员。

  据了解,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席机制由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牵头发起,作为连接政府、协会、金融机构、产业资本、服务机构等各方重组重整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协同各方提供专业化、高效化的特殊资产重组重整服务。

  据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会长闵卫国介绍,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联席机制基本职能包括:一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特殊资产重组重整质效;二是共同推进特殊资产重组重整标准体系建设;三是助力推动行业治理能力提升。

  此外,在论坛上述,广州市人民政府与10家特殊资产管理行业重要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家机构涵盖特殊资产处置链条上的资产管理、信托、银行、税务和咨询等各类行业主体。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在会上表示,广州希望通过深化与上述行业头部机构的全方位、多层次战略合作,以进一步聚焦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存量资产资源整合及价值提升、完善广州企业现代化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机制股权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等重点领域。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傅晓初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称,“特资十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集聚行业要素、跨境投资便利、消费保护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思路举措,提出要逐步完善以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特殊资产“四梁八柱”体系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广州市特殊资产处置效率,在全国率先打响特殊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广州品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