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5:56:40 股吧网页版
直击MWC上海丨通信企业坐上“AI牌桌” 5G竞速来到下半场
来源:第一财经

  6月26日-28日,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如期而至。作为全球通信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展会,MWC一直是通信产业的风向标。今年的MWC上海以“未来先行”为主题,聚焦“超越5G”“人工智能经济”“数智制造”三大子主题,共有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公司参会。

  5G一直是MWC上炙手可热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全球已部署了320多张5G网络,服务了18亿用户。而随着5G-A(5G-Advanced,增强版5G)的第一个标准版本3GPP Rel-18冻结,商用场景的推进也成为了各家通信企业展示的重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5G市场,预计今年年底中国5G连接数将突破10亿大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会长Mats Granryd表示,中国正在为5G-A的演进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通信大模型、具身智能以及AI助理终端成为各大主题演讲中频频提到的热词。但在5G和AI产业如何碰撞的同时,安全和伦理问题、算力能耗等问题同样受到关注。

  从5G走向5G-A

  在5G商用五年后,5G-A(5G-Advanced)今年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第一财经记者从MWC上海了解到,目前已有全球30多家运营商完成5G-A技术验证,在终端设备方面,全球有近20款手机支持多载波聚合,多个机型已经支持了默认开启该功能。

  商用方面,截至目前,全球近10家运营商宣布了5G-A的商用计划,包括推出5G-A套餐等服务,并开始按照下行5Gbps目标进行5G-A三载波聚合(3CC)规模组网部署。以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目标为例,今年年底将在300个城市实现5G-A的商用部署。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表示,2024年作为5G-A商用元年,中国移动将分阶段推动5G-A网络建设,2025年加大核心技术的规模部署,力争“串点成链”,实现5G-A规模发展,至2026年完成对星地融合、新频率以及绿色低碳的技术探索,推动“聚链成片”,实现5G-A全量商用。

  MWC期间,多家通信设备企业也围绕5G-A做出动作,华为与全球多家运营商举行了5G-A商用领航计划的发布仪式,中兴通讯举行了GTI 5G-A x AI开放实验室的揭牌仪式。

  “5G-A是确定性的产业路径,一方面可以保护已有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拓宽商业边界。”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一场主题演讲中提到,当前5G网络流量增长放缓,5G-A和AI相结合将驱动流量重回快速增长。其次,5G-A将持续扩展业务边界,带来亿级行业新连接、新服务的机会。

  以通感一体化技术为例,它是5G-A网络的关键技术,整合了通信和感知的功能,通信网络在完成传统的通信任务外,实现类似于雷达的感知能力。中兴通讯相关技术人员对记者表示,面向高达距离地面300米的信息传输,借助5G-A技术的Cluster DRS+方案,无人机安防巡检过程中的高清视频可以以50Mbps速率稳定回传。

  5G-A具备的通感一体高精感知能力和基站内生智能算力,可以为无人机安检、配送进行航路规划,并提供全天候的轨迹监控和辅助导航。也可以按需设定电子禁飞区,实时感知禁飞区的低空状态,如有非授权无人机进入,可实时预警,并触发“雷视联动”的摄像头跟拍,无人机识别和锁定时间不超过3秒。

  随着5G-A的持续演进,类似的场景化探索仍在继续。5G-A的第一个标准版本3GPP Rel-18已于今年6月18日正式在上海冻结,在业内看来,这也将进一步推动5G进入下半场竞争阶段。

  AI发展路径逐渐明晰

  过去一年,在ChatGPT的推动下,生成AI(genAI)开始崭露头角,大多数运营商也在评估AI带来的机会窗口,并有所动作。SK电信发布“AI金字塔战略”,目标是到2028年将AI相关项目的投资增加近两倍。而在MWC上海期间,作为手握算力资源和数据资源的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同时围绕AI发展战略发声。

  在人工智能布局方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称,AI具备类人的特质,角色的属性,能够自主完成多种类型的任务,也正逐步成为信息服务的新入口。未来,中国移动将加快多域智能的集成应用,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推动计算智能感知、运动智能、认知智能的协同发展和交叉渗透,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的成熟。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同样将AI的发展方向放在了与垂直行业的结合上,推动AI在信息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的落地。

  德勤主管合伙人程中在展会现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运营商传统的语音、流量、短信等增值业务的增长已经遇到很大瓶颈。但是在5G市场,特别是在近年来AI的增持下,整个toB端和toC端的应用场景将发生较大变化,如在内容的生成端、流量场景的变现端等。

  “因为AI部署之后,它的多模态应用会对流量产生更多的需求。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to B还是toC,大家的内容消耗和生成,都可能会给运营商带来比较大的市场的红利。”程中说。

  除了运营商外,目前包括华为、中兴通讯在内的设备厂商也相继推出了自研通信大模型。

  中兴通讯副总裁郑鹏表示:“大模型的意图理解、自主学习、知识涌现、系统拉通能力等增强网络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运维模式从单域独立、被动的运维,升级为全域融合、意图主动的运维。系统架构迭代的同时,在系统中工作的工程师职责也会发生变化,从领域工程师,向着语料工程师、提示工程师,大模型训练师转变。整体来看,在大模型的时代,我们看到了人辅助机器,到机器辅助人,甚至机器与机器自主协同的希望。”

  但AI落地还需要解决不少挑战,除了幻觉、安全和伦理等问题外,生成式AI发展还面临算力、能耗、数据集、标准化及商业应用等问题。

  “当前全球已经进入AI驱动的产业革命阶段,但对于大模型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还需要解决专业性、准确性、鲁棒性(系统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生存的能力)和可追溯性等一系列刚性场景下的挑战,同时在基础大模型基础上构建领域模型时,专业数据治理、增量训练等工程经验和工具集等也至关重要。”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在演讲中表示,以电信自智网络场景为例,大小模型结合、多智能体(Agents)协同、数字孪生、多模态CoT等技术创新,都已经有所成效。但在AI应用商业化的征途上,训推并举是驱动实体经济腾飞的关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