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9:33:30 股吧网页版
人民来论:警惕直播卖“古董” 严打“坑老”骗局
来源:人民网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主播在直播间自称“儿子”“女儿”,称呼观众为“爸妈”,以暗示珠宝文玩在二手市场的高回报率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下单囤货。这些直播间的受众多为中老年人,多名受访者表示家中老人整日沉迷观看收藏品卖货直播,在直播间内疯狂下单,即使贷款也要消费。

  显而易见,这和此前被媒体曝光的在直播间编造苦情戏骗老人买所谓“神药”的营销策略如出一辙。且不说称呼观众“爹妈”这种销售方式有多老套,“几百元就能买到稀世珍品”这种口号怎么看都“一眼假”。但这类直播利用老年群体辨识能力弱,用高回报率的幌子来蛊惑消费,用“亲情营销”收割中老年消费者,导致他们被骗。

  虽然这类直播往往套路浅显、话术重复,但由于直播擅长打“擦边球”,用各种模糊用语、谐音词逃避审查,举报和维权极其困难。面对这种“坑老”行为绝不能放任不管,各方应行动起来,不能让骗子大行其道。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督促直播平台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处罚标准。平台方为直播提供土壤,理应对直播内容及售卖物品进行全程监管,对于故意模糊字眼、说缩略词等,以擦边形式来绕开平台的审核,以及更名或转移到二店等形式继续开播的直播间,平台应升级优化监管及惩处机制,强化对相关直播间和账号的审查,及时进行标记、预警或者作出处理。同时,应提供人性化的投诉处置机制,确保消费者投诉渠道的畅通,配合相关部门对其中可能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

  将深陷在收藏品直播间的中老年人拉出来,离不开现实中亲友及相关监管部门协同助力。帮助增强老年消费者对网络直播诈骗行为的辨识能力、加深对网络直播技术、第三方支付手段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等,全社会应长期坚持不懈的从多方面对老年群体加强教育宣传。此外,子女们也应及时关注老人的上网情况,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重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为老人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呵护。

  直播不应成为此类黑灰产业链的一环。我们在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安全健康且趣味性的老龄生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