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9:45:30 股吧网页版
“转型金融”关注度不断蹿升 专家:蕴含巨大商机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明会

  “全球范围内,企业运营和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均面临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这其中蕴含巨大商机,可以催生金融创新。”6月25日,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理事长、商道融绿董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中国顾问郭沛源在2024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夏季峰会上如是说。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但一直以来,绿色金融侧重支持新能源、电动车和新能源设备组件等纯绿或接近纯绿的产业,难以破解“两高一剩”(高能耗、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绿色转型的融资难题。

  为弥补这一缺陷,转型金融应运而生,重点支持棕色产业和碳密集型产业,为其向低碳转型提供融资帮助,成为绿色金融的有效补充。

  绿色金融与国际接轨

  记者注意到,随着绿色低碳逐渐成为社会主旋律,金融机构在绿色转型中的参与度也越来越深,不仅提供资金助力别人变“绿”,更强化自身业务转型,“含绿量”持续提升。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促进低碳和可持续经济转型方面充满机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负责人Eric Usher在本届夏季峰会上表示,中国有26家银行签署了《负责任银行原则(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PRB)》,代表了超过28万亿美元的总资产。同时,中国也是签署这一原则银行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UNEP FI是联合国系统里最早推动绿色金融的组织,由该组织牵头、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全球30家银行组织的核心工作小组共同制定的《负责任银行原则》于2019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发布,签署银行承诺战略和实践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巴黎气候协定》。首批签署银行共130家,合计资产总额逾47万亿美元,约占全球银行业资产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此外,UNEP FI曾在2012年发起《可持续保险原则(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PSI)》,旨在为全球保险业提供一个应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风险与机遇的实践框架,如今已被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保险公司(占世界保费的25%)采纳。据悉,目前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友邦保险和鼎睿再保险均已签署了该原则。

  转型金融正当时

  据有关专家测算,未来30年,中国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融资需求将累计达到487万亿元,平均每年约16万亿元,而我们最近几年还远未满足这一融资需求,每年存在约6万亿元的缺口。

  特别是在一些高碳行业,有的碳密集型企业有转型意愿和可行的转型计划,但难以获得低碳化必要的资金支持。转型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自然延伸,可以为高碳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提供融资。

  在业内看来,中国是国际制造业中心,具有庞大的工业体系,有太多的碳密集、高环境影响行业和企业,需要通过各方面金融支持进行技术改造、商业转型,逐步实现减排、低碳、零排放。棕色企业和棕色资产也是我国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比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可以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满足经济能源结构转型,特别是重点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转型的资金需求。

  作为我国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浙江湖州对转型金融的探索实践极具示范意义。

  2023年,湖州对照《G20转型金融框架》五大支柱(界定标准、披露要求、金融工具、政策激励、公正转型),有序推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如针对企业转型目标设置不清晰的难点,编制《重点行业转型目标规划指南》,为全市重点高碳行业逐个制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引目标,引导企业设置优于行业指引目标的短期、中期、长期转型目标;该市将绿色项目分为“深绿”“绿色”“浅绿”,政府分别给予的贴息12%、9%、6%,在激励企业、银行参加绿色金融交易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信息披露上下功夫

  而要保证转型公平高效,避免“洗绿”“漂绿”“假转型”,信息披露尤为重要。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切实提高绿色金融投向精准度,提升信息披露和碳核算水平,防范“洗绿”“漂绿”“假转型”。

  本届峰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二级巡视员李晓文亦强调了转型过程中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她表示,金融机构需要客户的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评估项目和资产的气候风险。提升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有赖政策协同推动及科技金融的支撑。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汪义达也在演讲中指出,当前,转型金融仍面临公正转型问题,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升,配套激励机制亦有待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共识的达成,气候披露和气候行动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选项。随着面临的要求越来越高,气候披露也从承诺到行动,从指标到目标,到分阶段的进展和相关财务影响……推动企业ESG管理的持续深化。

  “气候信息披露对于所有利益相关方有效管理气候风险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可持续投资中国区总经理关睿提到,未来AI科技将提高气候模型精度,支持更多气候投融资产品创新。

  气候工作基金会中国区资深主任张晓华也表示,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转型计划、提高气候信息数据的治理和披露能力是推动有序零碳转型的核心和关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