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19:50:09 股吧网页版
百亿补贴助力、零佣金惠农政策加持,仙居杨梅“领衔”致富路
来源:新京报

  在电商平台下单不到两天,北京白领韩暖就吃到了好吃的杨梅,这是她想念许久的南方初夏的酸甜味道。

  杨梅好吃,但不易得。每年的杨梅产季只有短暂一个月,最晚也只到7月上旬。但种植期却需一年,不仅要躲避春寒,还要躲避夏季的多雨。一颗小小的杨梅,需要农户凌晨两点就上山采摘,然后在冷库预冷两三个小时,再进行精密的保鲜处理,一番“折腾”,它才从枝头抵达食客的“心头”。

  杨梅产地很多,其中,浙江最懂杨梅,而浙江仙居又将东魁杨梅种到极致。近几年,当地农户还将暖棚技术应用在杨梅种植上,可以将杨梅产季提前15-20天。美味的杨梅,如今通过当地政府、农户、电商和快递等各方的努力,正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商家细心地将杨梅按照大小分等级售卖。平台数据显示,当季杨梅已热销十余天,订单量已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40%。得益于百亿补贴等资源支持,仙居杨梅已踏入国际市场。

  “从涌泉蜜桔到仙居杨梅,浙江是品质水果的重要货源地之一。为满足平台用户不断升级的需求,我们坚持农产品零佣金的惠农政策,并不断加大百亿补贴等资源对浙江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助其扎根乡土,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拼多多水果类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热点水果杨梅为例,新鲜度是它的生命,我们将加大投入,提升产消对接的效率,让消费者买好货,让农民多卖货,培育、发展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产品品牌。”

  早晨五点,正在山上采摘杨梅的工人。刘浩摄

  “仙梅”好吃不易得

  6月中旬正值杨梅产季,一进入浙江省仙居县城,就能看到路边连片的杨梅摊位。周末有大量外地牌照汽车停在路边,不少游客提着一篮篮杨梅塞满后备厢。

  不同于其他水果,杨梅的果肉直接裸露在外,咬一口软糯,嘴里瞬间饱满汁水,风味浓郁,酸甜可口。成熟的杨梅颜色红得发黑,越“黑”越甜。仙居杨梅也被称为“仙梅”。

  “仙梅”好吃,但采摘辛苦。露天杨梅产季集中在6月中旬后的一个月。其间,每天凌晨两点,山林里开始露出星星点点的探照灯光,那是上山采摘杨梅的农户。他们会通宵忙碌,直至太阳升高。如遇雨天,杨梅味道会变淡,卖不出好价钱,也不宜采摘。

  以前采摘杨梅,工人需要背着半人高的塑料筐爬上山。现在有电动“过山车”顺着铺好的轨道载人上去。尽管不用浪费体力爬山,但“过山车”缓慢爬升时,路过几近垂直的山体,依然令人心有余悸。到了目的地,工人提着篮子爬上杨梅树,采摘时要尽量保证梅子不掉在地上,否则就不能要了。山体陡峭,工人的采摘难度不小。一些树旁泥地里,有人还会插入梯子作为辅助。

  他们手脚麻利,大概两个小时,将所有塑料筐盛满后,便把塑料筐挂在“过山车”上送下山。

  引导杨梅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上世纪90年代,仙居县政府意识到杨梅作为经济作物的重要价值。自此,仙居县政府和当地农户开始了大范围种植杨梅的转型,并打造“仙居杨梅”的地标品牌,引导杨梅产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90后新农人郭帅从17岁开始接管家中的果园,到现在已经有16年种植经验。那木黑摄

  政府先是号召农户们改种杨梅,再在县里建立合作社,统一规划和管理种植技术。改种第四年时,郭帅接了父亲的班。郭帅今年33岁,从17岁起,便留在老家仙居县埠头镇大庄村种植杨梅。当年,他的父亲响应政府号召,将家中的橘树全推倒,改种了杨梅,“我们家15亩地一次性改种,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当地政府为了保持绿色生态和杨梅品质,还规定了更为严格的用药要求:在杨梅成熟前半个月,严禁使用农药。杨梅采摘前,当地镇政府还会派专人挨家挨户抽检杨梅表层是否有药物残留。那些从果园里采摘的杨梅样品被封在塑料袋里,外面标好姓名和果园地点。一旦样品检测不合格,果园里的杨梅将被悉数“处置”,不得流入市场。

  在杨梅的流通环节,农残检测依然严格。各个杨梅集市都专门设有免费的检测中心,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拿着杨梅去检测药物残留情况,“这样,我们卖得放心,大家吃得也安心。”郭帅说。

  传统农业免不了靠天吃饭。通常,春季是杨梅的授粉时节,而一场严重的倒春寒可能会让一棵杨梅树的产量从200斤骤降至5斤。为减少自然条件对产量的影响,现代科技已广泛应用于杨梅的种植中。

  王小法是当地最早采用大棚种植杨梅的农户之一。他今年已60岁,身型瘦削,种了一辈子杨梅。如今,他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App,就可以“看到”大棚里的杨梅树。2021年,王小法贷款50万元,把20亩地中的一半改成大棚种植。大棚搭建好之后,他就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温度、湿度、打药时间和剂量。有了这套智能种植系统,他不用每天上山盯着每一棵杨梅树。

  大棚里的恒温、恒湿可以让杨梅免受寒冷和多雨天气的影响,比露天生长的杨梅早成熟15-20天,5月底便可以上市了。相较露天种植,大棚培育的杨梅个头更大,味道更甜,汁水也更多。王小法说,现在大棚杨梅收购价高时可以卖到100多元一斤,今年,他的10亩大棚杨梅卖了几十万元。

  打通冷链配送,接轨世界市场

  王小法记得刚改种杨梅时,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杨梅成熟时,政府在西炉村开辟出杨梅集市,买家和卖家寥寥,他是少数骑着三轮车去集市卖杨梅的农户,每斤的售价是1-2元,“已经比橘子贵了几倍。”

  当时已有收购农户杨梅的大商家。他们带着乒乓球大小的模具测量杨梅尺寸,只有那些大到不会漏下去的杨梅才会被选中买走,而每斤杨梅价格不超过10元。剩余的杨梅,要么拉去集市卖,要么做成杨梅烧酒,要么只能白白扔掉。

  而现在,随着电商的发展,农户已经不再只盯着大商家,或干等着被低价收购。在仙居,每天早晨6点开始,他们会背着采摘的杨梅送到电商老板的家门口。一筐筐杨梅集中在门口的平台上,任老板认真地一个个分选,再按照杨梅的大小规格结账。

  早晨6点开始,王旭伟家门口就有很多农户带杨梅来交易。刘浩摄

  今年35岁的王旭伟是仙居县坎头村里有名的电商老板。10年来,他在坎头村教了六七个徒弟。王旭伟有生意头脑,大学期间就批发西瓜在宿舍卖。有一年暑假,他跑遍了老家仙居县所有的村子调研杨梅的产量和品质。毕业后,他回到老家,决定做杨梅电商。

  2013年,王旭伟成立合作社,跑通了“农户+合作社+电商”的模式。“没有销售渠道的农户可以把杨梅卖给我们,我们再通过电商平台,将杨梅销售到全国各地。”王旭伟说,“合作社的作用就是给农户兜底。”2019年,王旭伟开始在拼多多开店。拼多多的玩法简单、容易上手。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凭借优秀的杨梅品质积累起更多的发单量。现在,他每天的发单量大概有1000单,“好的杨梅供不应求,如果我们的供货更多,发单量应该会更多。”

  在探索电商的几年里,王旭伟已经研究出一套关于节省成本和杨梅保鲜的方法论。最初,杨梅只在江浙沪皖地区包邮,当时还没有冷链技术,发往广东等较远的地区只能通过空运,成本较高。慢慢地,随着仙居杨梅的热度越来越高,王旭伟和各家快递达成合作,冷链配送的成本也显著下降。

  在杨梅保鲜上,摘下来的杨梅要先放在冷库预冷。预冷后还要保鲜,最初的方法是采用真空密封篮子保鲜,而后是把杨梅每颗独立摆放并真空包装,现在王旭伟采用混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气调包装进行保鲜,抑制杨梅腐烂程度,延长保鲜时长。

  为了保证消费者到手的杨梅品质更好更鲜,王旭伟还会用更高的价格来收货,“每颗30g左右的果子,我们目前的收货价已经是几十块钱一斤了。”忙碌时节,王旭伟要雇用50-60名当地人帮忙打包,每人每小时有15元的工资。

  商家傅梦薇也只在拼多多上开店卖杨梅,每天大概1000单,杨梅主要来自郭帅的果园以及仙居当地的合作社。据郭帅统计,和傅梦薇合作后,70%的杨梅在线上销售,线下只占了30%,平均每斤比以前多挣七八元。

  如今,这口“夏日限定”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惦念。公开信息显示,仙居杨梅2003年踏入国际市场,如今已遍布阿联酋、西班牙、新加坡、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迪拜王室的仙居杨梅买家秀近日更是登上热搜。据销售商介绍,“王室同款”属于中果,15颗一盒,一盒90元人民币。

  同样的国际“梅”在拼多多上并不需要如此高的成本。得益于百亿补贴等资源的支持,让很多人有机会尝试并喜爱上这种浙江特色水果,仙居农户也能因此每斤多赚七八元。

  一直以来拼多多坚持农产品零佣金的惠农政策,并不断加大百亿补贴等资源对浙江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助力当地农产品做大做强。拼多多水果类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产消对接的效率,让消费者买好货,让农民多卖货,培育、发展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产品品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