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7 23:04:39 股吧网页版
北京举行道路客运行业安全应急演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吕少威)北京市交通委27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河校区举行北京市道路行业安全应急演练。本次演练为近几年北京最大规模的道路客运应急演练,全市各区道路客运行业管理部门、客运企业、客运站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360余人现场参加了演练及观摩。

  演练涉及多行业模拟多项关键环节

  27日下午2时许,公安大学团河校区内烟雾升腾,一辆满载乘客的旅游大客车在行驶途中忽然冒出浓烟,车尾发动机舱火光隐现。司机立即靠边停车,快速疏散乘客展开自救,同时迅速拨打119、120请求救援。

  这是北京市道路客运行业安全应急演练的一幕。参演力量囊括了道路客运企业、客车生产厂家、公安交管、应急消防、医疗救护等多个方面。演练模拟车辆自燃险情的火情发现、人员疏散、破窗逃生、火情扑救、信息报送、伤员救护、人员转运等关键环节。

  据了解,本次演练是北京市道路客运行业贯彻落实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个个讲安全、人人会应急”要求的重要活动,旨在通过模拟客运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检验行业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测试应急处置全要素、全流程协作机制运转情况,提高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

  各部门梯次应对避免次生灾害

  险情出现后,车辆驾驶员立即靠边停车,会同导游第一时间疏散乘客紧急避险,同时迅速沿路侧逆行150米放置了警告标识,提示后车规避。疏散过程中尽量把握老人、儿童、女士优先原则,充分利用车门、应急门分流,迅速有序撤离。因乘客较多,驾驶员提示年轻乘客果断破窗逃生,并安排人员在车外接应,以减少损伤。从现场看,全车成员在2分钟内成功脱离车辆抵达路侧安全区。

  在乘客撤离的同时,驾驶员靠近发动机舱观测火情,立即向企业报告情况,并取出车载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有几名乘客积极参与到灭火行动中。导游在指挥乘客撤离后随即拨打了报警和急救电话。

  在车辆自救过程中,驾驶员提示全体灭火人员,保持距离防止热辐射伤害及烟雾吸入。但因火势较大,仅4分钟火势已蔓延到客舱,全车火焰升腾无法扑灭,灭火人员退出险区,保障自身安全。大兴区消防支队接警后迅速抵达现场,使用泡沫灭火枪和水枪分别对发动机舱、客舱火情进行扑救,不到20分钟,明火被扑灭。

  公安交管部门接警后对事发路段实施了交通管控。大兴区急救站及时派出急救车赴现场,并模拟伤员佩戴颈托,抬上担架现场固定,转运至医疗机构救治。车属企业按照驾驶员报告和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显示,就近派出车辆转运未受伤乘客,并派出应急处置组赶赴现场,协调清障力量实施后续处置。整个险情在30分钟内顺利处置完毕。

  在后续的演练中,还设置了现场处置回放点评、车辆安全装置讲解、防御性驾驶授课等内容,深化演练效果,采取演练与培训相结合、处置与预防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

  多举措保障道路客运行业安全

  近年来,北京道路客运行业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的思路,切实保障行业运行安全。一方面,组织全市道路客运企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紧贴实际开展应急演练,同时关注自身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力量建设,各区均明确了应急运力储备单位,并实施全市联动、就近保障机制。

  另一方面,北京督促客运企业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格落实车辆检验制度,严把安全管理“两类人员”考试关口,强化驾驶员应急处置和特情驾驶培训,关心关爱驾驶员身心健康,并积极推进营运客车智能视频监控装置的安装与系统应用,提高车辆动态监控“透明度”,缩短突发事件的“信息差”,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履职尽责基础。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演练是对北京市道路客运行业安全应急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行业、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提升。通过此次演练,不仅强化了“个个讲安全、人人会应急”安全生产意识,更使行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学习了应急标准流程和处置措施,积累了实战经验。

  下一步,北京市交通委还将制作演练全程视频教材发放到全市道路客运企业,用于全体从业人员教育,并将继续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细化完善应急预案,积极推广演练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道路客运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