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05:08:41 股吧网页版
黄金内湾 聚势腾飞
来源:深圳商报

  深中通道项目示意图。

  深圳商报驻穗记者姚嘉莉

  18年前,深圳市政协委员开始呼吁推动深中通道的建设;18年后的盛夏,深中通道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以极具生命力的美丽姿态横跨伶仃洋上,熠熠生辉。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深中大桥之上,承载着珠江东西两岸人民的期待与美好愿景;深中隧道之中,湾区“鲲鹏”将从珠江口扶摇直上,飞向全世界。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深中通道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融合的同时,能够促进要素碰撞,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生产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深中通道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

  “硬联通”提供“硬核支撑”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周年。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8600万居民,在这5.6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上,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4万亿元。大湾区与世界一流湾区的差距正加速缩小。通过软硬联通的不断拓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引领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化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广东始终把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推动形成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根基”更坚实。持续改善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运输条件。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与中山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减为约30分钟。

  当交通犹如扩散到全身四通八达的血液,悄无声息涌入大湾区的每个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更加紧密,“1小时生活圈”从愿景走向实。截至2023年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公路通车里程约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9.7公里,与广西、湖南、江西、福建4个省(区)均有5条及以上高速公路通道连接,建成经粤东西北辐射泛珠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

  “黄金路”打造“黄金内湾”

  珠江入海口呈倒V字形,分为珠江口东西两岸。倒V的顶端有广州、佛山,西岸是中山、珠海、江门、肇庆等城市,东岸是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1997年,第一座跨越珠江口的虎门大桥建成通车,连接广州南沙与东莞虎门,建成时被称为“中国第一跨”。随后,珠江口陆续建成黄埔大桥、港珠澳大桥和南沙大桥3条跨江通道,珠江口两岸交通日益便捷。

  在珠江口两岸的中山与深圳,虽隔海相望,陆路却要绕行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通道,耗时往往在2个小时以上。2006年,致公党深圳市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推动深圳-中山大桥建设、确立深圳珠三角区域战略定位的建议》。从此,多名政协委员接力呼吁推动深中通道的建设,从未间断。

  万众瞩目的深中通道,从动工开建以来一路自带“顶流效应”,被誉为“大湾区交通骨架的重要一横”。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王康臣说:“珠江口虎门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之间60公里的范围之内,目前还没有一个通道,深中通道刚好弥补了这个空白,它的规划和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中通道不仅连通深圳和中山、广州三座城市,更是联通珠江东西两岸城市群的重要交通纽带。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围着珠江出海口形成了A字形布局,而深中通道正是“A”中的一横,将对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产生重大影响。

  2022年5月31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正式发布,首次提出“黄金内湾”,要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黄金内湾,指的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经济生态圈,包含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2023年9月,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再次聚焦环珠江口地区,提出将“黄金内湾”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湾区门户。

  一艘艘巨轮穿桥而过,一架架飞机从东边机场直冲云霄,一座座科技新城正在西岸拔节生长……深中通道在伶仃洋上画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正是环珠江口地区一道道耀眼的“黄金弧线”,将有力推动珠江两岸产业集群之间的交流,以及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各种要素的有效配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推动“黄金内湾”成为国际一流的湾区门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