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06:47:29 股吧网页版
监管层频释暖意 保险业发展迎诸多机遇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耐心资本全周期陪伴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赵白执南

  近期,监管层频频释放支持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暖意。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就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发表主题演讲;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

  机构人士、专家认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养老健康、应急安全等方面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保险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迎来新的机遇,将发挥更大作用。

  契合创新融资需求

  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是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业内人士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市场稀缺的耐心资本,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平认为,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保险资管投资业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一是尝试改变传统的风险-收益匹配框架,在个别、短周期的风险-收益匹配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整体、长周期的风险-收益匹配。二是提升投资能力,充分适应并有效把握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特定的价值创造模式。三是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强化新质生产力相关投资的机会挖掘、风险管控、业绩考核和信息披露。

  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万谊青认为,保险资金需充分挖掘自身属性优势,找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合点,发挥大资金优势对接重大项目,利用长期优势匹配成长项目。同时,为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优先考虑通过优先级、夹层等方式进行投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李明肖就此表示,将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释放了监管层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创投基金投资的信号。不过,一位大型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险资对此尚存一些后顾之忧。

  “还是要营造更为完善的市场环境,解决退出的问题。过去股权市场主要是通过上市实现退出,近两年出现并购等新的退出通道,但短时间内很难做出规模。《政策措施》提及,加快解决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企业的股权退出问题,我们很期待相关措施进一步推出。”上述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表示,“另外,允许创业投资机构发债的思路是可以考虑的,当然核心要看底层资产质量。”

  满足养老健康需要

  立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变迁将为保险业发展创造大量养老健康方面需求。

  “保险业可以在分散长寿风险、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对记者说,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提升了养老、健康、长期护理等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少子化趋势下,赡养率提升。可见,人口结构变迁使得老年群体日益庞大,需要保险提供包括养老、健康在内的全面保障和服务。

  要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保险业任重道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利明光表示,保险业应有针对性地不断丰富缴费灵活、保障适宜的具备养老属性的产品体系,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同时进一步探索“保险+养老服务”的特色保障模式。

  朱俊生认为,应全面拓展针对老年人、带病体的医疗险,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市场上针对65岁以上老年群体的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有限,产品供给深度不足,主要是防癌医疗、意外医疗、齿科救援医疗等比较简单的产品。商业健康保险的人群覆盖面亟待拓宽。同时,为弥补带病人群健康保障缺口,行业还需提升经营能力,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客户细分、差异化定位和产品设计、合适的渠道开发和拓展、高效理赔和运营管理,以及构建医院和医疗保健服务商网络等。”

  着眼安全应急保障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湖南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险业在灾前防范、灾中救助、灾后理赔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12时,相关地区保险机构累计接报案1.84万件,报损金额6.19亿元,已赔付和预赔付金额1.05亿元。

  事实上,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今年年初,全国首单全灾种的综合巨灾保险在河北正式落地。

  为助推国家巨灾应对稳健可持续,中国再保险集团总裁庄乾志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顶层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

  同时,他认为,应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再保险要加快推进巨灾模型开发,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让巨灾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