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4-06-28 09:13:41 股吧网页版
南银理财黄艳红:理财应坚持逆向思维和长期主义 收益预期可参考贷款利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银行理财规模虽有波动,但仍呈现上涨趋势。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理财规模迎来增长机遇,但资金不断涌入的同时,资产荒加剧演绎。尤其是4月监管叫停手工补息,给银行短期限产品的资产配置和产品收益带来一定挑战。

  近期,21世纪资管研究院“对话资管30人”栏目专访了南银理财总经理黄艳红,其重点分享了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理财面临的挑战和对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建议。

  “理财产品收益预期可参考贷款利率趋势”

  《21世纪》:近期居民投资理财的风险偏好有哪些变化?

  黄艳红:目前来看理财客户还是更偏好低波稳健的理财产品。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债券市场的牛市持续到了2022年10月份,中间虽然有小幅度回撤,但没有影响市场业绩的持续展示。2022年10月之后银行理财开始负反馈,客户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消化,一段时间内抱着怀疑观望的态度,在业绩展示逐渐转好之后,才有更多的资金涌入进来。

  根据理财登记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R1、R2风险等级的产品规模占比非常高,接近94%。可以看出,客户的风险偏好还是偏低波稳健。近年来,市场的调整及客户预期的变化,都使得客户依然维持比较谨慎的投资思路。

  《21世纪》:目前理财市场的规模走势如何,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黄艳红:截至4月末,全市场理财规模较年初增长约2.3万亿元,4月单月增长近2.5万亿元,今年的理财规模增长主要在4月份实现,前三个月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略有回撤。4月份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各家银行开始压降高息存款,比如取消三年期大额存单报价和下调1年、2年期存款利率,理财收益率具有比价优势,形成资金从存款向理财“搬家”的趋势。另一方面,今年债券牛市继续演绎,从产品业绩看,给投资者带来了比较稳定的回报,投资者信心也相应提升。

  南银理财今年的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三类产品,一是封闭式产品,比如鑫逸稳系列,从去年底的1000亿元增长到了1300亿元的水平;二是短期灵活类产品,比如悦稳最低持有T+7天、T+14天、T+1个月的产品;三是定开类产品,由于标准化债券占比高,收益展示亮眼。

  南银理财规模增长策略是在降息的大周期里,保持与存款相对的收益优势。产品期限布局在长短两端,因为客户一方面需要短期的流动性资金,而短期灵活类产品收益率如果能在2.5%左右,也符合客户的投资收益预期,同时又兼顾流动性,因此目前短期的悦稳系列产品规模增长较快。而中长期稳健的产品以封闭式产品为抓手,继续采用低波稳健的绝对收益策略。

  《21世纪》: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理财产品收益波动?

  黄艳红:根据资管新规要求,目前银行理财已经基本实现净值化。银行理财底层一般是债券、股票或者项目类资产,以标准化资产为主,都具有周期性特征,所以理财产品收益也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考虑到债券整体的波动幅度远远小于股票且具有票息,理财还持有一些非标类资产,货币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一年期以上产品也可以使用低波策略熨平一定的净值波动,所以,理财产品整体的收益波动较低,比如中债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指数过去三年最大回撤仅有-0.7%。

  根据观察,很多客户还是会在理财产品展示收益高的时候买入,展示收益低的时候选择不买,其实这样容易追高。因为展示的高收益都是此前买入的投资者已经获得的收益,而非现在买入后能获得的收益。

  因此,我们建议,第一,客户应该采用逆向思维,在资产收益率较高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比如,去年一季度,市场上几乎所有债券的利率都到了5%,我们当时抓住时机,发了一些两年期封闭式产品,期限完全匹配,锁定了市场风险。第二,客户不要过分看重短期展示业绩,要坚持长期主义理念。银行理财投资债券资产的加权久期一般在两年左右,即便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回撤,拉长持有期限,债券到期还是会回归面值,理财收益会回来。第三,客户对理财产品收益树立合理预期,可以参考现行的贷款利率趋势。理财投资的资产虽然是债券,但是债券的流动性强于贷款,它的定价原则上应该比贷款低。比如,银行贷款利率刚刚从高位下调时,债券可能展开牛市,理财收益丰厚可以积极参与,但随着多次降息,贷款利率到3%甚至更低的时候,理财产品收益也会有所下降,就要相应调低收益回报预期。

  “比价效应依旧存在”

  《21世纪》:禁止手工补息之后,银行短期限产品在资产配置和收益上有何变化?

  黄艳红:存款贴息政策的取消,加大了资产的投放压力。从负债端看,禁止手工补息后,各家理财公司都有一定的资金回流,且多数流向短期限产品。因此,再投资的压力较大,非银机构资金宽裕,市场也罕见的出现了非银机构出钱给银行机构的现象。从资产端看,合意资产较为缺乏。

  因为需要考虑流动性,短期限产品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占比,这部分高流动性资产收益有限。考虑到今年信用债发行量不大,而利率债长端利率也达到极低水平,满足投资需求的债券资产较为稀缺。

  因此短期限产品收益面临继续下行压力,但当前市场普遍预期存款利率也存在下调空间,相对存款而言,理财仍有一定的比价效应。

  《21世纪》:目前对债券和股票的资产配置策略是怎样的?

  黄艳红:年初以来,债市总体延续牛市行情。10年期国债的估值利率从2023年末的2.56%最低下行到2.22%,3年期AA+中票的估值利率从2.85%最低下行到2.30%,且债券利率在低位已经徘徊较长时间,这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从过去20年债券市场历史经验看,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但因为经济基本面对债市构成支撑,使得收益率在短期内相对偏低。叠加市场资金较多,金融机构普遍呈现欠配状态,展望下半年,基本面没有大的风险,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可能会在区间窄幅震荡,所以配置盘还要忍受一段时间的煎熬。

  现在资产收益水平进入了最平淡的阶段,债券收益率、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来到历史低位。我们比较期望看到的结果是,随着地产政策的放松,股市有所反弹,从而带动债券市场有所调整,或随着财政政策发力,一级市场供给端发债增加,带动资产收益率的重新回升,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资产配置机会。但考虑到资管机构整体处于缺资产状态,我们预计,今年债券的收益率大概率呈现低位震荡,不排除三四季度债市有小幅的调整和修复,但是空间不会特别大。

  建议现在客户产品配置长短结合,配置一些短期限理财产品,等待投资机会,以备后期灵活调换策略,同时,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建议配置一些稳定的长期限产品锁定收益。

  《21世纪》:如何看待银行理财公司的渠道建设?

  黄艳红:去年以来,各家理财公司都高度重视渠道建设。截至2023年末,理财公司母行渠道代销理财占比约72%,较年初下降了12个百分点,行外代销占比提升明显。南银理财有100多家代销机构,从开业时候母行渠道占比基本100%,到现在不到70%的水平。我认为,母行和他行代销占比在7∶3或6∶4是比较正常的水平。

  渠道端适当的竞争可以给客户更多产品选择的机会,也给理财公司营造了一个相对良性的竞争环境。理财公司需做好与母行的协同,因为母行是基本盘,各家理财公司在母行客户资源上深耕多年,已经形成较高的品牌识别度。另一方面,需深化与行外渠道的合作。南银理财的代销行中有一部分股份行,城农商行更多一点,我们高度重视与各家渠道的合作,并在探索搭建更加广泛的合作生态圈,通过与各类银行渠道合作,输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提高品牌识别度。

  长期来看,实现渠道端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扎实的投研能力做好产品的长期业绩,为客户提供稳健、可持续的收益,也需要通过细致敏捷的下沉式服务,贴近渠道,提供支持。

  《21世纪》:在监管方向逐渐明确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基金、信托等各类资管产品存在收益特征、投资标的等趋同的情况,银行理财该如何定位?

  黄艳红:经历了2022年的债券市场调整后,我们还是比较清楚的看到银行理财和基金的区别。理财客户希望银行理财是稳健、低回撤的产品,能够解决他们的投资刚需问题,这就决定了银行理财的差异化特征。

  首先,在投资门槛上,理财公司更强调普惠金融,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服务个人投资者数量达1.13亿。可以说,20年来银行理财是中国家庭财富管理的必需品、压舱石。

  第二,在产品定位上,银行理财偏向于追求低波稳健,强调绝对收益,为老百姓美好生活追求提供保障,理财产品以R1、R2级低风险产品为主。

  第三,在客户结构上,银行理财对公客户和同业客户占比很低,绝大多数是个人投资者,截至2023年末,个人投资者持有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达89%,而基金有极大比例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净值占比达54%。

  第四,投资风格上,由于客户对波动的接受程度不同,促使理财更注重安全性、稳健性,基金的波动性、弹性会更大;从投资范围看,银行理财和基金现在唯一的不同,是项目类资产投资,这部分资产相比债券有一定的收益补偿,是银行理财的特色,也有助于提升理财产品净值的稳定性。

  基于此,银行理财需发挥自身优势,不盲从,一方面通过投研能力向客户提供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产品;另一方面,结合客户诉求,通过数据分析形成数据画像,提供收益和回撤特征契合客户诉求的相应产品。此外,理财公司也需要和渠道端做好沟通,根据市场走势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避免追涨杀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